(文章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有不少熊孩子喜歡和父母對着幹。父母讓孩子幹什麼,他就不幹什麼。就像一句老話説的:父母要讓孩子往東走,孩子就偏偏往西走。面對孩子的叛逆,多數父母會以暴力來糾正孩子,但過度的暴力會使孩子越來越叛逆,得不償失。
不知從何時起,脾氣變得非常古怪。有時,父母叫他吃飯時,就是偏偏不吃。只有等別人吃完之後,他才自己拿起碗筷夾着吃。並且也非常的不聽話,只要其父母説一句話,就能和父母抬槓並與之作對。
之後這類情況愈演愈烈,以至於造成了很多的家庭矛盾。其父母實在受不了的種種表現,便帶他去看了心理醫生。根據心理醫生説,這些行為是白熊效應的反應。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只要通過科學的手段糾正孩子,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一、什麼是白熊效應?
曾經有一個美國的新聞專家做過這樣的測試:在進行測試之前,專家要求每個參與者都不要去幻想一隻白熊。但測試結果卻恰恰相反,每個參與者的腦海中會立刻出現一隻白熊的想象。
這種現象就叫做白熊效應。簡單而言,白熊效應也叫反彈效應。一個人越是不想做某件事兒,其潛意識裏就會不自覺地做這件事兒。
1.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叛逆,甚至難以管教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現象:在喂嬰兒吃飯時,父母經常對孩子説,飯不能吐出來,要嚥進肚子裏。但事實上孩子聽到父母的嘮叨後,不僅不會把飯嚥進肚子,還會變本加厲地把飯吐出來,給父母添亂。從給孩子餵飯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父母越是制止孩子做某件事兒,其結果越是事與願違。
也只是説,父母在逼迫孩子不做某件事兒時,孩子在潛意識裏就會極其渴望做這件事兒。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愈加叛逆,甚至難以管教。
2.不利於孩子的更好的發展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用過來人的思維去考量孩子的事情。當孩子在做某件事兒時,多數家長會對孩子的行為指手畫腳,並且美名其曰:這都是為你好。
這些在父母眼中看起來極其正確的行為,但在孩子眼裏,卻顯得那樣苛刻與殘忍。有些小朋友喜歡看動畫片或者玩玩具,但其父母卻逼迫孩子學習。這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也不利於孩子自身的發展。
3.造成家庭矛盾
父母畢竟與孩子年齡相差太大,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父母不一定能夠真正地瞭解。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會讓孩子覺得非常不適,而這種不理解會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漸冷。
更有甚者,孩子越是不聽,父母越會變本加厲地教育孩子,而孩子也會更加肆無忌憚地犯錯,從而形成一個邏輯死循環,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家庭矛盾。
三、家長應該怎樣做呢?
1.教育孩要避免嘮叨,直奔主題
孩子犯了錯誤或是做得不夠好,父母應該給予他們正確的教育和指導。但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要避免嘮叨。因為父母的嘮叨過多會使孩子產生厭惡心,聽不進父母的諄諄教誨。而父母直奔主題,能夠給孩子以警醒,也能使孩子記得更加明白。因此父母在教育孩,要避免嘮叨直奔主題。
2.父母在與孩子交談時,不要給孩子假設負面影響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會經常性地給孩子説一些道理。並且父母在説道理的時候,還會假設孩子如果不這樣做會造成哪些後果。當然這些後果肯定是較為負面的,對孩子的心理成長非常不利。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給他們假設太多的負面影響。
3.父母應該尊重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思考能力和行為方法。如果自家孩子與別的孩子不同,父母也不要大驚小怪,應該給孩子應有的尊重。並在此基礎上去了解他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
四、總結
白熊效應也就是反彈效應。父母想讓孩子做什麼,那孩子便和父母對着幹,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還會使孩子越來越叛逆。所以父母要想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便要拋棄白熊效應,不能用這種理念來教育孩子。
,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