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都在大把花錢抓教育,為啥有的家長收穫“牛娃”,有的卻被割了“韭菜”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健康

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朋友家的孩子,在魔都現在5歲,已經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週末沒有休息。

基本上是連軸轉各種課外班。累了餓了就是轉戰的路上車上睡一會,吃一點零食。

前幾天她來找我聊,和我説,這一年來其實自己也很累啊,每個週末都需要陪着孩子,給支持給鼓勵。

這些班也都是自己做了各種對比,看了很多測評文章後的精挑細選,每一個都不是瞎報的。

她家女兒的情況我很瞭解,基本上每次刷到朋友圈我都會默默感嘆,真的不容易。

從3歲多開始,鋼琴、樂高、HABA桌遊、英語、芭蕾舞、編程,一點點加碼,真的很多班。除了這些線下課,她女兒還有好幾個網課,都是為了幼小銜接做準備的。

套用我朋友的原話,“光成績好,是遠遠不夠的。現在的孩子哪個不聰明,家長抓一抓,實在不行請個老師突擊一下,成績都能上去。我們現在這些興趣班,也是投資的一種,多一些經歷總是加分項”。

雖然我並不完全認同,但我也尊重每個家庭的選擇,而且朋友真的不容易,不是報了班就全脱手,真的是盡心盡力地在陪伴。

所以她來找我聊,我還蠻驚訝的,一直覺得她是個非常有主見,而且都是籌劃好的。

朋友和我説,前段時間,疫情關係,很多線下課都停了,難得多了一點時間,沒那麼忙了。她就準備給女兒寫個簡歷,作為回顧總結。

她算了算孩子教育上的投資,再回頭看孩子的進步,開始疑惑了,到底“搶跑”這件事存在嗎?

她和我説,我們當年都是求職過的,明白簡歷上面的“經歷”和“獎勵”是要怎樣才能有含金量的,小孩子的確可以降低要求,但自己這關都過不去,總不行吧。

她給我舉了幾個例子説,好幾個課外班都是才上了三四次,老師就開始鼓勵張羅去參加比賽了。本來她覺得挺好啊,鍛鍊鍛鍊,以賽代練,也是見見世面。

現在細想,發現不對啊。

就拿芭蕾舞課來説,才上了3節課,老師就提議組隊參賽了,每個小朋友報名費800元,大老遠跑去比賽,家長在下面拍幾張照片,然後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證書。

她説,你説這些證書一疊,當時還熱血沸騰的,現在看看壓根沒用啊。

我後來和她聊了挺多的,也徵得了她的同意,把她的故事一部分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1

小心“割韭菜”的搶跑班

看完我朋友的故事後,我希望大家不要先急着説,“智商税”、或者“這麼雞孩子不累嗎”。

捫心自問,對育兒完全沒追求沒期望的父母,其實是少之又少的。所以,“搶跑”這件事,大家或多或少都在做,都焦慮過,只是程度不同。

在金融領域有這樣的説法,“你無法賺到你認知以外的錢”,那麼在育兒中,我也相信這句話,“你無法雞出你格局以外的娃”。

我從來不是鼓吹大家不要報班,啥都自己來。如果孩子感興趣,家裏也有條件,學一點挺好的。

但現在有一些班純粹就是拿“搶跑”和“捷徑”做誘餌,大把大把地賺父母的錢。

有一些“顯而易見”的,但也有不少父母去參加的,比如下面這個“量子波動速讀法”,就是號稱下面這樣的翻翻書,幾分鐘就能把一本書的內容都記住。

大家別笑,這個方法走紅就是因為還是個教育機構舉辦了“量子波動速讀比賽”。

而有一些就比較“隱秘”了,比如我朋友分享的,比賽費用比上課費用貴得多,而且大部分比賽都沒啥含金量,就是人人發證書。

再比如,虛報謊報部分內容,以收取更高的費用。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外教英語課,而“外教”兩字只滿足其中之一。

比如有的的確是老外,但來中國前完全不是教師;也有的確是教師,但所謂的“外”,就是東南亞的“外國”。

而就是“外教”兩字,這樣的線下英文班也許收費就要比普通的高出好幾倍。

冷靜下來其實都懂,但為人父母的我們,掏錢的都不是那些課程本身,而是我們腦海中幻想的孩子“閃閃發光”的未來啊。

2

你大把投資的“未來教育”

可能現在已經貶值了

現在大家都愛把教育稱為“投資”,我其實完全不懂理財,但我有個常識,就是誰都開始炒股了,那麼就儘快撤。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教育“投資”。

如果任何一個教育產品都成了“商品”,每一個都有價碼,而且都還不是天價,那麼就會被迅速鋪開。

如果每個技能都有無數比賽和證書,而且門檻越來越低,那麼取得的所謂‘成績“也就貶值了。

我們都是普通人,既沒有足夠多的錢,也不是規則制定者,那麼這一點“困境”是需要儘早看明白的。

如果你仍然覺得教育是“投資”,那麼這時唯一的出路就是,光有經歷本身遠遠不夠,必須有更加“卓越不凡”的結果,才能脱穎而出。

可試問,這樣的“天才”又有多少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心過,前段時間包括哈佛在內的很多藤校改變了招生原則。

其中有一條是不單隻考慮孩子的學業成績和特長,而是有了一個“難度加權係數”,就是這個孩子需要克服所在環境的障礙。

舉個簡單例子,A在富裕的學區,B在貧窮的學區,如果名額有限的情況下,同樣成績下,B會優先A錄取。這個背後的邏輯是,A獲得的分數是除了課堂教學外,更多的課外班家教換來的,那麼長遠看,反而是B的潛力更大。

這個改變一時之間對很多北美華人影響巨大,一心規劃好的成績加特長的路徑被動搖了。不少朋友甚至都説,華人孩子的路越來越窄了。

雖然是美國的情況,其實也是值得我們每個父母思考的,是因為政策改變導致的路窄了嗎?

這樣的情況同樣適用於我們現在。

想想我們當年,鋼琴八級,那是多罕見多了不起的特長啊,考試還能加分;而如今呢?至少我身邊隨便抓一把,鋼琴八級的孩子很多很多。

我們現在拼了命去追逐的,會不會也是“虛無”呢?我們現在花大價錢去投資教育,會不會回頭看,都“不值錢”呢?

2

“紅利”看着吸引人

其實是“蠅頭小利”

現在都在談“搶跑”,覺得多一些經歷、提前學一點,“贏在起跑線的孩子”就能比同齡孩子更有優勢,獲得“紅利”。

我一聽到“紅利”就笑了,為什麼啊?

稍微有一點點股權知識的朋友都知道,股利包含股息和紅利,股息佔大頭,是優先給少部分優先股股東的;而剩下的那些就是紅利,卻要分給數量巨大的普通股民。

這段話大家不知道看明白了嗎?大白話就是大塊利潤早就一小部分人瓜分了,剩下的那些都是蠅頭小利,還是“粥多僧少”。

肯定有人會説,那麼“搶跑”了,才有可能性獲得“紅利”啊,總比“一無所有”強吧?

同意這句話,但搶跑的賽道對每個人來説都是捷徑,捷徑註定是擁擠的。那麼在你踏上這條又急又窄的跑道上,需要自我評估一下,

這條搶跑的賽道,你和你孩子有什麼優勢和能力可以跑在前面?

你願意花費的投資和願意承擔的風險有多大?

萬一這條賽道最終沒有前景,你和孩子轉換跑道的靈活性有多高?

我並不反對“搶跑”,這是每個家庭的自己決定,但我希望大家決定“搶跑”時回答一下上面三個問題。

股市大熱的時候,散户瘋狂進入,最終都成了“韭菜”,收益的還是大户。

在教育上,我們也要警惕,追逐搶跑紅利時,不自覺地成了“韭菜”,最終成了陪跑的而已,還“損兵折將”。

3

迴歸本質

投資“核心價值”

我從不投資,因為自認自己沒那能力。我不眼紅身邊賺到的人,因為我知道還有很多虧了本沒吱聲的。

那教育中,我也自認能力不是最強、運氣也不會最好,所以我也不眼紅身邊拼命搶跑而且雞娃小有成效的朋友。

我對育兒目標迷茫時,我會回顧自己的經歷,還會去看身邊的人,瞭解他們一路成長的關鍵節點。

我們這代成長經歷都是看重成績的,但同樣名牌大學畢業的,為什麼也會有兩極分化的現狀?

這麼挖掘一下,那些長久不衰,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能力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會有哪些呢?每個人定義不同,對我來説是兩類。

1、學習任何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方法論。

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們會有感覺,我經常會説“解題思路”,而不是説“怎麼辦”。如果只學“怎麼辦”,下次遇到新問題,肯定仍然還不會。

但如果有了方法論,那麼對於任何新知識、新問題,我們都有一套自己的拆解之道。

這是我非常看重的核心能力,而這些只靠“刷題”,靠“清單式”育兒,肯定無法打造。為什麼啊?我們都不給孩子自我優化的機會。

家長都是恨不得趕緊玩具通關、趕緊練習冊刷完、趕緊讀完XX本繪本,卻從未留白,讓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去琢磨,除了這麼做,還有其他方法嗎?

人一浮躁,所謂的“學到”永遠都是“背誦的答案”,而不是“為我所用”的思維和方法論。

2、從任何環境中學習的靈活性

有一點我們一定要認清,這代孩子的未來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如今在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其中80%的職業都是現在不會有的。

如果我們打造的孩子,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中才能被推着“成功”,那麼我們就只能祝福自己,可以長壽同時可以永遠跟上時代的變化。

我們現在拼命抓住的“確定”,恰恰就是未來“不確定”的最大敵人。

所以要打造“從任何環境中學習的靈活性”。

任何時候,都能從當下,踏踏實實地做好眼前的事情,不找捷徑,相信花慢功夫“長在自己身上的本事”,才是最安心的。

任何環境,都能思考反思,我可以怎麼做,我會怎麼做,把生活變成真正的考場,每天都有題目,讓我和孩子去面對。

在暫時得不到最優環境(比如沒上好的幼兒園)時,我們也不會覺得世界垮了,而是知道這樣的“不順”才是未來的常態。那麼如何帶着孩子不抱怨環境,從環境裏學習成長。

方法論加上靈活性,對我來説,才是最關鍵的“核心價值”,是我會花大力氣去投資的。

看到這裏,肯定有人問了,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這些答案藏在了我過去5年公號的分享、6本書裏的每一篇文章,包括我接下來會分享的反思和實踐中。

這些答案也應該是我們每個人自己不斷思考的最關鍵課題,如果能一篇文章就能告訴你這些,那麼它也就不值錢了。

(今天文章開頭放了一個專輯,裏面選了幾篇我覺得值得看的精華文章,希望對大家有啓發)

4

短線操作

看“下限”

看到這,肯定會有人問,你説的這些道理都是對的,但都是長期啊。可現實很殘酷啊,我孩子這些不會,就要影響幼升小。

那短期絕對不是不重要,但知道輕重緩急後,對我來説,短期的學科能力就是量入為出,看標準的下限。

舉個例子,我隔壁家孩子3歲就會10以內加減法了,看到這個肯定焦慮啊。那時小D才剛剛會從1數到20吧。

大家都知道小D就是個最最普通的孩子,要説比較完了不擔心,肯定也不可能。

這時如果慌了,説實話幾千上萬的數學課外班都會砸下去,但也是最容易被“收割韭菜”的時候。

我現在都會提醒自己用人生的緯度來看,3歲會10以內加法和5歲會,有多大區別?並沒有啊,話説我現在算啥都是手機裏面的計算器啊。

哦,原來這些差距長期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短期不做肯定要影響小D的幼小銜接。

這麼一思考就明白,完全不需要必須3歲就要學會,甚至3歲前就要學會。而是給了自己一個區間,明白3到6歲之間都可以。

3歲需要學會加法,和5歲學會加法,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是完全不同的。我選擇,晚一點慢一點,但卻也贏得了很多時間,去孵化更加重要的能力。

我本身不喜歡把教育稱為“投資”,但如今大家都愛説投資教育,那麼我也想提醒大家,多多考慮“投入產出比”,因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機會成本”的。

今天這篇很長(原稿9000字,壓縮到了5000字),我想願意看到這裏的朋友,肯定不是“浮躁”的。

我的這些分享是主觀的,也有個人的侷限性。但對我來説,我至少是邏輯清晰地知道,我為什麼做這樣的選擇。

我的成長過程中,最喜歡交的一類朋友就是和我觀點不同的,或者同樣問題可以提供不一樣解讀思路的。因為這些都能打開我的眼界,提高我“從任何環境學習的能力”。

希望我的這些分享,也能給你們一個不同的視角。育兒和人生一樣,從來不會有“最優解”,但我們需要學會邏輯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