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功能是溝通交流和表達感情,這就意味着語言是人類進行社交的必要工具。很多人都想成為社交達人,在朋友、家庭、同事、兩性等關係中如魚得水,用三寸不爛之舌掃平前進道路上的一切溝通障礙。
希望總是美好的,現實也總是殘酷的。絕大多數人的社交水平在一生中都會保持正常基準,偶爾有幾次高光時刻也是靈光一現的結果。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家長都希望孩子從小就能在社交中有很好的表現。社交能力頂呱呱,就代表着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是發育完善甚至完美的。
那麼,語言能力差就代表孩子的社交能力也不好嗎?
大多數情況下是這樣的。成年人在進行社交時除了運用語言,還有通訊工具、運輸工具和貨幣,而兒童在進行社交時只能用語言,偶爾利用玩具進行“玩具外交”。但是,孩子在一起玩耍得再好,也會出現矛盾,這時孩子如果不會説話,也就只能乾瞪眼生氣了。
上邊説的還是比較理想的情況,實際上很多患有語言障礙的兒童在社交方面表現得很不盡如人意。
首先,語言問題的出現就阻斷了孩子與同齡人的溝通路徑。在幼時,孩子只能通過説話來和玩伴溝通,這種溝通不只是傳遞信息,還起到表達情感和情緒的作用,孩子在不滿時的大喊大叫就是一種最基礎的體現。這種情況常出現於患有語言發育遲緩和聽力障礙的孩子身上。
其次,一些語言障礙還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當孩子口齒不清、説話結巴時,他會因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而產生畏縮心理,不願與同齡人一起玩;有些孩子還會因為語言問題被其他兒童嘲笑和模仿,更加深了內向、自我封閉的性格。這種情況常在口吃、構音障礙兒童的身上出現。
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第一,家長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老師,俗話説“三歲看老”,幼兒時期的教育是孩子未來成長的基礎。家長如果在生活中就是個熱情、自信、禮貌的人,孩子就會有樣學樣,在待人接物上也不會差。相反,整天説髒話、怨天尤人的父母所教育出來的孩子也可想而知是什麼樣的了。
其次,鼓勵孩子主動解決問題。有的孩子生來內向,不敢與人説話,父母這時應該以鼓勵為主,而不是當面批評或吹毛求疵,鼓勵孩子從打招呼做起,慢慢地培養寶貝的社交能力。
在平時生活中,也給孩子創造情景,鍛鍊孩子的社交水平。比如在超市結賬時,讓孩子拿着鈔票去找收銀員,這樣不僅能提高社交技巧,也能鍛鍊孩子的邏輯和數學能力。
第三,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的家庭成員也是孩子的好榜樣。這樣的家庭可以讓孩子覺得社交本就是一件開心的事情,與同齡人玩耍時也能少一些爭執,多一些從容。
語言發展期也正是孩子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打下的基礎堅固而牢靠。父母應該抓住這個時期兒童的發育特點,從各個角度入手,培養孩子優秀的社交能力,同時也在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