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孩子聚在一起,就算他們周圍有一堆玩具,但最好玩的永遠是別人手裏的那一個。
有些孩子,永遠是被搶的那一個,被搶了還站在那裏一動不動,要麼就是反應了好半天才哇哇大哭,害這些個當爸當媽的替他着急。
“娃是不是太慫了?這樣子以後要是總被人欺負可怎麼辦?”
這應該就是大多數家長的想法。
還有一些也會搶別人的,有些家長覺得只要自己家孩子不吃虧就行,但還有一些也會焦慮,覺得孩子這樣太霸道。
網上有很多關於孩子搶玩具,家長們因此大打出手的新聞。
1歲孩子去搶4歲孩子的玩具,結果被4歲孩子掐了,沒想到過了幾分鐘,被掐孩子的父親手裏拿個衣架走向4歲男孩兒,直接抽在男孩的大腿上。
還有之前一個深圳的商場裏,本來是兩個小朋友在搶玩具,最後發展成雙方家長的混戰,還有一位男家長被打趴在地暈了過去……
孩子之間的矛盾,讓家長變得這麼粗魯野蠻,在誰看來家長們都丟了風度。
不管是“被別人搶玩具”還是“搶別人玩具”,雖然是常見的,但是事情説小可小,説大也可大,通常關係到孩子的尊嚴、情緒和利益以及家長的面子等等。
在家長眼裏,孩子任人欺負,自己就顯得軟弱無能,所以,一定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吃虧。上去幫孩子出氣,看似“護子情深”,實則並沒有幫孩子解決問題。
爸媽要知道兩個核心問題:
搶≠霸道自私
孩子在6歲前會經歷物權敏感期,其表現最明顯的階段在2-3歲,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逐漸形成,知道“我”,但還不知道“你”和“他”,所以會認為所有的東西,我看到的、我手邊的都是“我的”。
他們的表現很典型,確實會讓人覺得他們很霸道
①語言——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②肢體——絕不鬆手,如果被硬搶,可能會做出咬人、打人的攻擊行為
③情緒——衝動易怒,堅決不讓
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只知道自己,所以自私是很明顯的,但是孩子只是因為認知不夠,所以並不能責怪他自私霸道。
他們需要先認識到“我”,才能區分出“我”以外的別的個體。
與其説孩子在跟別人爭搶,不如説孩子只是在維護自己的東西,哪怕那個東西在別人手上,是別人的,他還是認為那是他的。
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批評沒什麼用,想讓他學會分享,那也要讓他先“自私”才行。
不敢搶回來≠慫、膽小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氣質,有的孩子多動、暴躁,有的孩子安靜、温和,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
這都與孩子的心理發育有關係。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調,現階段可能孩子還沒有發展到知道如何搶回來的程度。
所以,看着孩子無動於衷,爸媽就像幫孩子出頭,其實,與其替他出頭,不如教他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處理。
其實,看到孩子被搶,很多家長都忍不了,但其實家長更應該看看孩子在這場衝突中是如何自己處理的,更要看看孩子的反應。
孩子是委屈?是介意?還是無所謂?
看孩子是自己如何解決的,不要上來就替孩子出頭,如果覺得孩子委屈介意,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去詢問孩子是否需要幫助。
很多時候家長是不需要插手的。
經常看到一些小朋友,上一秒還吵得説“再也不和你玩了”,下一秒,或者吃頓飯的功夫或者一兩天的時間就又玩在一起了。
父母插手可能只會讓情況更糟。
相反,如果看一個人的成長就會發現,正常的軌跡是,越長大與人的矛盾越少,因為懂得如何相處了,懂得遇到問題怎麼溝通了,懂得如何讓步和爭取了。
所以,可以在一旁先觀察,給孩子自己解決的機會,讓他在跟朋友的磕磕絆絆中摸索,豐富經驗。如果需要幫助,再去幫他。
①教孩子明白物品歸屬問題
當孩子處在物權敏感期的時候,幫他建立物權意識是很重要的。
這不僅可以減少他的爭搶行為,還能讓他好好的維護小朋友之間的關係。
你需要告訴孩子:
對於自己的東西,可以隨意支配,可以自己玩,也可以選擇和誰一起玩,不想跟誰一起玩也是可以拒絕的;
對於別人的東西,要知道別人也和你一樣,會捍衞自己的東西,不想和你玩的時候也不能去搶;
對於大家的東西,誰也不能獨佔,像是幼兒園的玩具,室內遊樂場的玩具、設施,誰都可以玩,但誰也不能獨佔。
幫孩子分清資源,讓孩子更知道對於物品歸屬權的態度。
②教孩子拒絕
一再慣着搶別人東西的孩子,只會慣出一個任性的孩子。就像很多網友説的,熊孩子需要有人來收拾。
教孩子搶回來就是教孩子拒絕被搶。
讓自己的孩子知道不能總退縮,自己的東西自己一定要捍衞。更是讓搶東西的孩子知道,不是誰都會讓着你,也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
會拒絕才是愛自己,未來還有很多人,還有很多事需要拒絕,所以“會拒絕”的這個能力,孩子必須要有。
●教孩子説“不”
有些孩子不需要教,自己就會,但是有一些孩子是被父母教育的不會説不,比如總是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孩子順從之後你就會誇他。這給孩子形成的意識就是“我按照別人説的做,他就會喜歡我。”
這樣的想法其實很可怕,所以家長就應該告訴孩子,如果對方要你做的或對你做的事,你不喜歡或者不想,就要拒絕,勇敢説不。
●教孩子婉拒
孩子大一些要教孩子如何婉拒,可以讓孩子推遲,比如“我再考慮考慮”等等,這是為了教孩子為人處世,並且告訴孩子拒絕也是保護友誼的一種方法。
③教孩子什麼是界限,讓孩子有界限意識
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給他聽。
界限就是我的東西我可以動,沒經過我同意別人不能動。
家長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界限把握分寸。
比如孩子的東西不隨亂動,這是很重要的,很多東西在家長看來一文不值,但是在孩子眼裏可能就是寶,所以,別隨意處置孩子的東西,也不強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
給彼此一些界限,從尊重孩子開始,同時有自己的底線,不盲目滿足孩子的要求。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都是稀鬆平常的,但是大人一旦加入紛爭就變味兒了。
誰都知道父母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發生矛盾時,第一時間是穩住自己的情緒,去幫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幫孩子出氣,那樣子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學會正確的處事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