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養生重在潤燥

主講人: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教授譚超

立秋後養生重在潤燥

當太陽到達黃經135°時,就是立秋了。有諺語説“立秋之日涼風至”,從氣候規律來看,從立秋開始暑熱漸消,尤其是晝夜温差開始增大。但立秋後,盛夏餘熱未消、秋陽肆虐,從防治疾病的角度來説,要重點防治温燥類疾病,建議從以下4方面入手。

飲食調護。益肺氣、滋腎陰、養肝血、潤腸燥是秋天飲食之要。補益肺氣最好的藥膳不外乎參芪,不妨選用西洋參、沙蔘,還可以吃些潤肺陰的藥食,比如燕窩、冰糖、石斛、麥冬等。除了直接補肺,還可用些補益腎精的藥物,比如生地黃、熟地黃、黃精等。由於燥氣太過易影響肝,使人性急易怒、睡不好覺,可提早吃些養肝血的藥食,如當歸、地黃、木瓜、酸棗仁等。此外,肺燥可“移熱”大腸引起便秘,因此要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芝麻、藕、銀耳、梨、甘蔗等。

同時,還要注意少辛增酸。《黃帝內經·素問·髒氣法時論》説:“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因為秋天肺氣宜收不宜散,而辛味發散瀉肺,酸味收斂肺氣又入肝,要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多吃橘子、檸檬、葡萄、石榴、楊梅、柚子等酸味食物,既能護肺,又可增強肝臟功能。在此,為大家推薦兩個食療方。

潤肺雪梨膏。將500克雪梨去皮、去心,加250克百合,咳嗽痰多者可多加30克川貝母粉;三味拌勻,隔水燉至膏狀,放涼後加入蜂蜜250克即可;每次取2~3匙,沖服即可。雪梨性味清涼甘甜,入肺、胃經,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作用;百合滋養肺陰;貝母清熱化痰;蜂蜜潤肺,三者合用有益於慢性呼吸道疾病、口乾舌燥患者,但脾虛便溏、體質虛寒者不宜服用。

芝麻杏仁核桃羹。取黑芝麻、核桃仁各15克,杏仁10克,共同搗碎;加100克粳米、適量冰糖,煮熟冷卻後可直接食用。黑芝麻味甜性平和,杏仁味苦性微温,可潤肺、潤腸、通便;核桃仁味甘、性温,能補腎温肺,三味合用可有效緩解秋燥帶來的身體不適,尤其是便秘。穴位按摩。因受秋燥影響,秋季呼吸道疾病多發,身體不適、季節變化使人容易產生悲秋情緒,不妨堅持叩按肺俞穴。

具體做法:端坐在靠背椅上,雙膝自然分開,雙手置於大腿上,閉目放鬆;吸氣,兩手握成空心拳,輕叩肺俞穴,即背後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兩橫指處5~10下。也可用掌心從兩側背部由下至上輕拍,每次5~10分鐘,每天1~2次,早晚效果更佳,可舒暢胸中之氣、調節情緒,且有養肺的功效。

運動養生。自古就有秋季登高望遠的習俗,立秋後是開展各種運動鍛鍊的好時期。秋季主藏,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運動量不宜過大,防出汗過多、耗氣傷津,尤其是老年人、體質虛弱者。大家宜選擇輕鬆平緩的項目,比如爬山、瑜伽、太極拳、八段錦等。

室內加濕。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實在出不了門遊山玩水,不妨在家裏放一台空氣加濕器或帶負離子製造功能的空氣淨化器,也能有效緩解秋燥,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0 字。

轉載請註明: 立秋後養生重在潤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