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瞭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贊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都會覺得孩子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覺得孩子不會太早的就懂事,所以很多時候在孩子的面前都不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而家長的這種想法,其實是十分錯誤的,還有可能因為自己的一個不注意,就鬧出了個大笑話。其實孩子的年紀越小,越不知事,對於家長很多不合適的言行舉止,都會有一個不分場合的模仿,這樣一來,就會讓家長覺得尷尬的無地自容。
女兒超高的模仿天賦,説出一句話後,卻讓寶媽無地自容
一位寶媽就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因為不注意言行舉止,而發生的尷尬事。她的女兒三四歲的時候,對於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很喜歡進行模仿,經常就像個復讀機一樣,重複自己説的話,還經常模仿自己説話的語氣和做的動作。
在尷尬事發生之前,她還覺得自家女兒有這麼高的模仿天賦是好事,也經常會主動的做些動作讓孩子進行模仿,從中尋找樂趣。
一次一家人吃完晚飯後,這位寶媽就牽着寶爸帶上孩子去樓下公園散步消食了,途中孩子突然喊口渴,鬧着要喝飲料。寶爸拗不過孩子,就給孩子買了瓶飲料,卻因為手有點滑,怎麼擰都擰不開瓶蓋,這時,就聽見孩子着急的大喊説“老公,用力點啊”。孩子一句毫無遮攔的話,引來了公園許多居民的注目,寶爸和寶媽聽到後羞的低下了頭。
在尷尬事發生之後,寶爸寶媽算是徹底意識到了“在孩子面前要懂得避嫌”這個道理,平日裏也更加註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分享底下網友也紛紛評論道,“這個小姑娘也太逗了,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尷尬”、“家長如果不懂得避嫌,尷尬的只會是自己”、“孩子果然是孩子,童言無忌啊”等等。
的確,現在還有很多家長,覺得説在孩子面前沒必要遮遮掩掩,卻不知道自己的不遮掩其實就是個“定時炸彈”,誰都不知道孩子會在什麼時候來一個童言無忌,讓家長們瞬間“爆炸”。
家長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這些很重要!
1- 對自己的行為舉止多加註意
很多家長都説,孩子就像是另一個自己一樣,這不僅是在説孩子都有超高的模仿力,更是在表明家庭成長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如果説父母的性子都是很温和的,在對孩子對別人的時候都是温温柔柔的,説話也是輕聲細語的,那麼孩子的性子也會比較温柔,説話也不會太大聲。
而如果説父母之間總是發生爭吵,輕則爆粗口重則動手的話,孩子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也會喜歡用暴力進行解決,經常會和別的小孩子發生爭吵。
而且孩子都有比較強的“表現慾望”,特別是當人多的時候,孩子都會很喜歡錶現自己,喜歡通過自己父母平常的言行舉止,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如果家長們平常在孩子面前絲毫沒有注意自己行為舉止的話,一些不恰當的行為舉止就有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從而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境界。
2- 儘早教會孩子判斷是非對錯
在孩子小的時候,對於自己所説的話所做的事都是毫無意識的,他們對於自己所説所做的都並沒有一個判斷對錯的能力。這就需要家長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灌輸正確的“判斷是非”能力,儘早地告訴孩子什麼場合該説什麼話該做什麼事,什麼場合不該説什麼話不該做什麼事。
比如説家長在帶孩子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在去之前,家長就要告訴孩子到了別人家應該要先向長輩問好,不能亂動別人家的東西,一羣人一起吃飯的時候,要等別人都坐上桌開始動筷子了,自己才能開始吃。久而久之,孩子在這些小事的灌輸之下,就會有一個基礎的對錯觀,對於父母的言行舉止,也會有一個自己的判斷。
父母對於孩子來説,並不只是父母,更多的是老師。孩子的第一個學校是家,第一個老師是家長,只有家長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好的學習成長環境,給孩子做好了榜樣,孩子才能夠更好更健康的成長。
而想要給孩子做好榜樣,父母就需要有一個分寸感和邊界感,雖然孩子是從媽媽肚子裏出來的,但並不意味着家長就可以肆無忌憚,相反,正是因為有了這一層關係,家長在和孩子相處時,更需要謹言慎行。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贊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