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常飲茶是一種壞習慣,茶其實是一種有慢性毒性的藥物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健康

幾千年發展以來,我們習慣了喝茶,是出於修身養性及保健方面的考慮,我們談論茶的時候除了色香味的感官體驗之外,我們還會探究茶葉的養生作用。

殊不知,中國人講究物極必反,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喝茶在益於身心的同時,還是有危害的。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説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最早認識到飲茶有害是在唐代。

古代的醫藥學家對茶葉的認知,超乎我們想象的理性。比如:

陳藏器(唐)認為:茶,苦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飲之宜熱,冷則聚痰。

首先他註明了茶的屬性為:苦寒。

然後他認為長期服用可以令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可見體痩脂少的人就不能飲用)。

最後他認為茶應該熱飲,冷飲則有“聚痰”的副作用。

——在這最早的,簡短文本中,我們也能體察出作者是在理性地對待茶的功效與毒副作用。

到了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不但用自己的親身體驗詳盡地論述了飲茶的功效與毒害,而且還對當時民眾的飲茶風氣進行了批判。

下面將他的論述做一個現代版的闡釋,我們就能清晰地解讀出李時珍筆下的厚重與精誠。

一、茶的性質

李時珍認可前人的結論,寫到:“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

茶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飲品之一,我們也經常聽到這樣一些評論,喝對茶更有益身體健康。喝茶,要講茶道,還要講體質。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適宜的茶也不同,茶也分寒性與熱性。

二、飲茶利弊

首先,時珍認為:“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

既然茶是一種性質苦寒的藥物,那麼針對“火”的情況,可謂錘鼓相應,因此時珍説:“若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温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緊接着筆鋒一轉,時珍立即指出了一組極不適合飲茶的人羣,這類人羣的特徵是“虛寒及血弱之人”——用現代語言來表達,就是免疫力低下和腸胃功能不調的人羣——這類人羣如果飲用茶葉,就會造成嚴重的毒副作用:

“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土不制水,精血潛虛;成痰飲,成痞脹,成痿痹,成黃瘦,成嘔逆,成洞瀉,成腹痛,成疝瘕,種種內傷,此茶之害也”

——用現代語言來表達,大意為:

長期飲用茶葉,將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和免疫力下降而導致一系列的疾病,這些疾病有:

常見疾病:

①痰飲(這裏的痰飲主要是指因消化道功能紊亂而造成的痰多,比如食道返流症)

②痞脹(指胃脘部的脹痛感)

③痿痹(因免疫低下而造成的四肢痠痛或乏力)

④黃瘦(皮膚暗黃,體重減輕)

⑤嘔逆(嘔吐)

⑥洞瀉(慢性腹瀉)

⑦腹痛

⑧疝瘕(疝氣或腹部隆起的其他非實質性的包塊)

⑨種種內傷,此茶之害也。

之後,李時珍意猶未盡,批判道:“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婦嫗受害更多,習俗移人,自不覺爾。”

李時珍還引用了蘇軾的話:“(茶能)除煩去膩,世故不可無茶,然暗中損人不少。空心飲茶入鹽,直入腎經,且冷脾胃,乃引賊入室也。惟飲食後濃茶漱口,既去煩膩,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堅齒消蠹,深得飲茶之妙。古人呼茗為酪奴,亦賤之也。”

(——古人用濃茶漱口來防治蛀牙,但茶含氟是現代才知道的事實,可見經驗事實先於科學結論是常見的現象。)

最後,李時珍説出自己對飲茶的親身體驗:“時珍早年氣盛,每飲新茗必至數碗,輕汗發而肌骨清,頗覺痛快。中年胃氣稍損,飲之即覺為害,不痞悶嘔惡,即腹冷洞泄。故備述諸説,以警同好焉。”

以上簡單介紹完了中國古代對茶葉的理性認知情況,但從所謂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所透露出來的“文化”,卻只能用八個字概括,那就是:一味盲從, 至死方休。

到了現代“茶文化”又披上了“科學”的外衣,更加大行其道。

鼓吹的人,把茶葉吹得神乎其神,茶已成了“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靈丹妙藥。

盲目迷信“科學結論”的人,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既科學只是一門學問,而不是絕對的真理,人類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感官而體驗到所有宇宙的奧秘。

一個明朝人都知道喝茶對人體不一定有好處,我想對現代人來説,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