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有3個區別

按照寶寶大動作的發展規律來看,應該是先爬後走。八九個月開始爬行,十一二個月開始走路練習。通常,爬的越久,走路越容易,磕碰受傷的幾率也越低。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有3個區別

不過,生活中還有很多“不爬就走”的寶寶,表面來看,跟“先爬後走”的寶寶沒什麼區別,一樣聰明又健康。

但是實際上,爬行有很多好處,是“不爬就走”的寶寶無法體會的!

寶寶“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有啥不同?長大後3個區別很明顯

爬行的好處非常多,既可以增強體質,鍛鍊肢體協調能力,又可以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對以後的大動作發展、認知能力、語言能力都非常有利。

一些醫學專家和幼教專家經過認真細緻的研究,反覆試驗觀察得出結論:

寶寶沒有爬行,將來很可能出現語言障礙並影響大腦中樞發育,導致感覺統合失調,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動作遲緩。

而會爬行、早爬行且爬行多的孩子,往往動作協調能力較高,運動起來較靈敏、協調能力好、懂事快、求知慾強。

1、促進大腦發育

大腦神經系統發育過程中,大多數神經元在孕3-6個月增殖,孕6-7個月達到高峯,然後一直延伸到出生後的一週歲,過了這個時期,神經細胞將不會再複製或再生。如果這個階段,寶寶能夠爬行,他們的神經細胞將得到豐富的刺激,大腦發育自然會更進一步。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有3個區別

爬行還可以促進大小腦之間的神經聯繫,促進神經纖維相互纏繞成網絡,利於腦神經系統結構的完善;鍛鍊小腦的平衡能力和反應速度,促進精細動作的發展,刺激左右腦均衡發展,讓寶寶的智力、理解力、記憶力齊頭並進,快速發展。

2.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

寶寶出生後的前3個月,幾乎都是在牀上度過的,不管是聽還是看,都在有限的範圍內;3個月以後,他們能夠翻身、坐立,聽和看的範圍增加,但是仍然不能隨心所欲的探索,受到的刺激還不充足;七八個月後,他們的自主能力逐漸加強,對探索的慾望越來越強烈,爬行就成為他們探索世界的手段之一。

爬行時,寶寶由靜態變成動態,能夠隨心所欲的控制身體各器官的運動,活動範圍逐漸加大,能夠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探索世界,他們的眼界開闊,見識增長,空間搜索能力逐漸提高,感知、認知能力也得到了發展。這些對思維和記憶的鍛鍊,都是非常有利的!

3.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

爬行能夠刺激內耳或前庭系統,對孩子將來的語言學習是非常有利的。要知道,語言學習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從新生兒就已經開始了。這個時期,雖然寶寶不會説話,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但是他們的哭、笑,以及其它各種表情,都是跟我們交流的方式。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有3個區別

到了7個月,寶寶可以發出簡單的、模糊的單音節,如果他們早爬行、多爬行,期間受到父母的語言引導、解釋,感受不同語氣、表情的提示和驚醒,寶寶對語言的理解將會越來越準確,肢體語言回應也會越來越合理,語言發展自然會比不會爬行的寶寶快得多。

總而言之,“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至少有這三個不同的區別,父母必須引起重視,不要忽視爬行的重要性!

既然爬行有這麼多好處,是不是所有孩子都應該“先爬後走”?“不爬就走”的孩子是不是智商有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美國兒科學會》早就給出了答案:

少數孩子從來不會爬。不過他們會用其它方法移動自己,這些動作的目的都是探索周圍的世界,不斷強化身體,為走路做準備。

也就是説,雖然孩子不會爬行,但是他們也不是一動不動的,而是通過其它方式移動身體,同樣可以靈活運用手腳,有移動身體的能力,有探索周圍世界的慾望,那就沒什麼問題。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有3個區別

對於寶寶不爬就走的原因,多半是父母的護理不當導致的。比如:

1、不給孩子爬行的機會:有些父母溺愛孩子,天天抱在懷裏不撒手,寶寶根本就沒有爬行的機會,久而久之就不願意爬行了。

2、不給孩子爬行的環境:有些父母不喜歡收拾衞生,家裏搞得亂七八糟,地上到處都是障礙物,寶寶想爬但是沒地方爬,撈不着練習,自然也就不爬了。

3、衣服笨重,活動受到限制:有些父母總擔心孩子冷到、凍到,天氣稍涼就七層八層的加衣服,把寶寶裹成一隻大笨熊。穿得太多,身體笨重,活動受到限制,想爬也爬不起來。

4、受到打擊,排斥爬行:剛開始爬行時,有的孩子爬行不順,常常往後退,怎麼都爬不好,父母可能會嘲笑、訓斥、嫌棄他們,這種不良的態度很可能會讓孩子遭遇打擊,排斥爬行。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寶寶的發育有問題。

父母可自查,寶寶除了不能爬行,是不是還存在別的異常,比如:大動作發育指標落後、動作完成質量與同齡孩子相比非常差、精細動作發育較同齡孩子很差。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有3個區別

如果存在這些異常,最好帶娃去醫院檢查看看,是不是發育有問題;如果不存在這些異常,單單爬行有些晚,一般沒什麼大問題。

要想孩子愛上爬行,前期準備和爬行的引導很重要

要想寶寶學會爬行,前期準備要做好,比如:

a)提供爬行場所,牀、地板,或地上鋪墊子,必須乾淨整潔,不要太柔軟,同時空間不能太小,雜物不能太多。擔心地面太涼,可以帶上護膝,保護寶寶的小膝蓋。

b)衣着寬鬆舒適,不要讓寶寶穿的太笨重。冬天太冷,儘量開空調,讓室內暖和一點,這樣就不用穿笨重的棉襖棉褲了。沒有空調也不要擔心,在暖烘烘的大炕上,同樣可以讓寶寶練習爬行,衣着暖和但不要太笨重就可以了。

準備好以後,就可以幫助寶寶爬行了。

剛開始爬行時,有些寶寶不知道怎麼爬,媽媽可以在一邊爬行做示範,動作稍微慢一些,讓寶寶看仔細。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有3個區別

有些寶寶往往控制不住方向,向着別的地方爬去,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助寶寶一臂之力,在前面放些玩具、食物,引導寶寶注意力,並且語言引導讓他爬過來。如果還不行,爸爸也可以搭把手,在身後用手推寶寶的雙腳掌,讓他藉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拿到玩具。

有些寶寶總是匍匐前進,腹部緊貼地面,媽媽可以用毛巾提起寶寶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逐漸讓上下肢體協調起來;也可以用雙手托住寶寶胸腹部,讓他手膝爬行。

多練習幾次,寶寶很快就能學會爬行了!

爬行是寶寶生長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寶寶的身心發展都非常有好處,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寶寶早爬行、多爬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76 字。

轉載請註明: “先爬後走”的孩子,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有3個區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