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芒來小姐
看到一個視頻,笑翻了我等老母親:
一個“社交牛逼症”的孩子,
在舞台上隨心所欲地跳舞;
另一個“社交恐懼症”的孩子,
雙手捂臉一動也不敢動。
兩個孩子同框,
對比鮮明,
讓人忍俊不禁。
有網友想象着“社恐”孩子的心聲:
他們是不是在笑我啊?怎麼辦!
越想越緊張,
滿臉通紅,結結巴巴。
整個視頻從頭到尾,
都看不到“社恐”孩子的臉。
我想,
站上舞台那一刻,
她一定也想勇敢展示自己。
可是面對一片陌生人,
難堪、羞恥湧上心頭,
排練好的動作怎麼也做不出來。
書籍《被討厭的勇氣》,
把這種感受總結為“臉紅恐懼症”。
孩子害怕被拒絕、嫌棄、排擠,
是因為他們深信:
一旦我被拒絕,我就不可能再被接受。
化解“臉紅恐懼症”,
每個母親都有自己的方法。
有的母親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順應孩子天性。
有的母親卻指責孩子:
“你怎麼那麼害羞?”
“別人問你名字,你啞巴嗎?”
“愣在那裏幹嘛?像根木頭一樣!”
孩子結結巴巴、畏畏縮縮,
父母總是比孩子還着急。
可並非,
每個孩子都生來開朗大方,
他們只是需要一段成長期。
這期間,
父母的做法,
決定了孩子膽怯一陣子,
還是膽怯一輩子。
孩子的“社恐”,只因為需要度過這個階段
賈靜雯的女兒咘咘,
是一個害羞的女孩。
綜藝《媽媽是超人》中,
老師要求孩子們唱歌,
咘咘瞬間“社恐”,躲在一邊不肯唱。
賈靜雯沒有苛責孩子,
而是安慰她:
“沒關係,我們等一下再唱。”
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唱完歌,
輪到咘咘了,
她還是不肯唱。
賈靜雯靈機一動,
唱起咘咘最喜歡的歌。
在媽媽的引導下,
原本緊閉牙關的咘咘,
慢慢跟着唱了起來。
看着這一幕,
我腦海中飄過兩個字:優秀!
賈靜雯面對害羞孩子的反應,
機智又迅速,
戳中了無數網友的淚點。
有人説:
要是我小的時候,
媽媽能這樣引導我,
我就不會社恐到現在了。
採訪中,賈靜雯解釋:
孩子屬於觀察型,跟老師熟,
但跟其他孩子不熟,就會放不開。
這種"放不開"的感受一旦成型,
就會伴隨孩子很久。
甚至,
直到成年,
仍然為之困擾不已。
日本一位45歲女子,
從高中開始就無法融入人羣。
她性格內向,
導致被同學排擠。
這份被排擠,
又讓她越來越害羞、自閉。
大學畢業後,
因為性格內向,
她被30多家公司拒絕;
絕望的女孩索性把自己關在家裏,
整整20年不工作、不社交。
當她好不容易找到第一份工作、領到第一份薪水,
她哭了:
“原來,我也是有用的。”
這麼多年,
她竟然一直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同學的排擠、老師的忽視、朋友的冷眼……
讓她喪失社交自信。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是父母的否定:
“你真是太讓我丟臉了!”
“大家都不愛跟你玩!”
“你這個樣子沒有人喜歡的!”
其實,
孩子比誰都渴望自己受歡迎、開朗大方、能夠融入人羣。
只是成長會經歷“害羞時期”,
這個階段,
也迫切需要父母理解與支持。
孩子最害怕的,是沒人願意跟自己聊天
知乎上,一位網友抱怨:
孩子越來越內向了,
小不點的時候,
還會在生人面前跳舞,
現在讓她喊“叔叔”“阿姨”,
她都喊不出來。
孩子育兒會發生很多狀況,
“害羞”就是其中一種。
父母對此很困惑:
好端端的,原本愛笑愛鬧的孩子,怎麼突然內向了?
其實,
每個孩子都有“害羞心理”,
最早6個月大就會出現。
他們對家中的生人警惕不已,
熟悉後才會放鬆下來。
8、9個月大時,
孩子會出現“陌生人焦慮”。
當陌生人接觸、靠近,
他們會躲在媽媽懷裏,
拒絕或者哭泣。
有些孩子天生氣質害羞,
有些孩子4、5歲時焦慮感會慢慢消失。
但敏鋭的父母會發現:
即使天生氣質外向的孩子,也會逐漸變得膽怯。
這是怎麼回事?
心理學家埃裏克森認為:
1.5-3歲的孩子,正處在“害羞”階段。
父母給予足夠的鼓勵、支持、理解,
孩子會慢慢克服羞恥,變得主動積極;
父母總是否定、苛責、控制,
孩子沒有足夠的自信克服羞恥感,就會變得膽怯。
《三聯生活週刊》曾報道過一個故事:
16歲的男孩小雨,最大的苦惱是“如何向陌生人開口”。
由於從小被父母控制信息、沒收手機,
他和同齡人沒有交流話題。
他曾鼓起勇氣找人聊天,
被拒絕“跟你説了,你也不懂”;
也曾主動提出和父母談談,
被否定“你那點事有什麼好聊的”;
如今,為了逃避和同學交流,
放學後,
他會拖到所有人離開教室,
才最後一個離開。
小雨有一個奢求:
有人能主動跟我説句話。
可直到高一結束,
這個奢求都沒有得到滿足。
害怕被拒絕、害怕受傷、害怕被嫌棄……
害羞帶來的人際困境,
也伴隨着眾多的副作用。
當這些副作用變成“日常”,
孩子就喪失了社交主動權。
心理學家武志紅説:
害羞的核心,是“被嫌棄”的不安。
如果孩子感到:
全世界都不歡迎人,任何人都可以對我指指點點。
內心渴望交流的火焰,
就會越來越暗淡。
陷入膽怯循環的孩子,
只能一邊自閉,
一邊自愈,孤獨地長大。
如何引導孩子克服“社恐”?
當孩子沉浸在孤獨中時,
父母該怎麼做,
才能讓孩子重新積極、勇敢起來?
首先,父母不要否定孩子的社交積極性。
一名14歲男孩告訴我:
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競選了班長。
結果家長會那一天,
他請老師上台時,表現不夠大方。
母親抓住這點,一股腦兒嫌棄他:
太扭捏、太小家子氣。
他感到內心一陣刺痛,
被母親數落得抬不起頭。
後越想越覺得,自己不適合做班長,
壓力倍增,狀況百出。
最後,不得不辭去了班長職務,
跟同學交流時,也變得小心翼翼、戰戰兢兢。
當孩子露怯時,
一定不要批評孩子。
其實,孩子此刻遇到了困境,
內心十分無力。
需要父母支持,才能跨過這道坎。
紐約大學心理學家桑迪.麥克羅裏説:
對孩子的接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當孩子露怯時,
不要嘲笑、指責他,
也儘量阻止其他人嘲笑、指責孩子。
取而代之,告訴孩子:
媽媽/爸爸覺得你很棒;
在媽媽/爸爸心裏你是第一名。
接收到信號,
孩子才能從“被嫌棄”的感受中解脱出來。
告訴自己:
即使我被嫌棄、被孤立了,父母依然愛我。
再次社交時,內心沒有顧慮,
用父母給予的勇敢和積極,更好地展示自己。
其次,引導孩子增加“同伴接納度”。
心理學家把兒童受喜愛的程度,
稱為“同伴接納度”。
他們測量3-5歲的孩子,總結出五個同伴接納類型:
受大多數人喜歡的受歡迎型;
被大多數人討厭的被拒絕型;
經常被視而不見的被忽視型;
很多人喜歡、很多人討厭的有爭議型;
一半人喜歡、一半人討厭的普通型。
相比其他類型,
被忽視型、被拒絕型的孩子,會遭到更多的排斥。
但被忽視型的孩子,
只要換個環境,就能交到更多朋友;
而被拒絕型的孩子,
即使轉校也會適應不良,
交不到朋友。
因為他們具備一些不受歡迎的特質:
自私、挑剔、任性、攻擊性強……
其實,這些孩子並非刻意“打擊別人”,
只是下意識用這些特質,
來緩解社交中的不安和害羞,
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好不好,
答案需要父母來傳遞。
為了幫孩子融入集體,
父母需要引導孩子改變不良的特質。
比如:
觀察孩子有沒有欺負別人、過分佔強、自私自利?
如果有,
父母就要和孩子推心置腹地聊天,
幫助孩子意識到問題。
當孩子知道:
自己的有些行為,會讓喜歡的人遠離他。
就會推翻過去的社交認知,
和父母探討怎麼做才能交到朋友。
這時,父母不妨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
提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比如:
“多多分享,不要總是一個人獨佔”;
“聊天時主動拋出話題,讓大家看到你的熱情”;
“多説禮貌用語,請、謝謝、你好。”
社交技巧學得多了,
自然而然的,
不良的社交模式就會改變了。
心理學家阿德勒説:
由於人類天生的不安全感作祟,
從出生開始,
人就會拼盡全力思考出融入集體的技能。
害羞讓人沮喪,
但克服害羞、交到朋友的那一瞬間,
又會讓人覺得:
一切多麼美好。
自信就像階梯一樣,
在克服害羞的過程中,
一點一滴累積起來,
成為孩子成年後抓住幸福的能力。
願每個孩子都能交到朋友,
也願每對父母都有接納孩子的心胸,
和失敗後重振旗鼓的勇氣。
—— End ——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男女觀察員,已出版《姑娘,活得大氣才夠精彩》。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