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根據時令養生保健,獲得最大功效!
老話説“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有道理的,但“捂”的位置很有講究,絕不是“不減衣服”這麼簡單。
春季捂對4個位置,養生效果事半功倍!
春季氣候多變,冷熱不定,是高血壓、心臟病、腦血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通過簡單的方法就能達到保養的效果!
春捂的益處
“春捂”有利於調節人體的恆定温度,因為無論季節如何變化,人的體温總要保持在37度左右,人體保持恆定的温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縮和皮膚的出汗來調節,二是靠增減衣服來維持。
如果過早地減掉衣服,就會破壞人體恆定温度的調節,影響身體健康。
“春捂”有利於抵禦風寒。人體也同自然界一樣,在春天開始復甦,原先處於“冬眠”的皮膚細胞開始活躍起來,毛孔張開。這時當冷風襲來時,就能長驅直入,使人感到寒冷。
“春捂”有利於適應季節的變化,在初春時節,經常有寒流和強冷空氣南下,導致氣温急劇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捂”着點兒,就很難適應這種冷暖的變化,許多人甚至可能會患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
“春捂”應該捂多少天
“春捂秋凍”的意思是説春季氣温剛轉暖,不要過早脱掉棉衣;秋季氣温稍涼爽,不要過早增加衣服。
“春捂”究竟應該捂多少天呢?
專家表示, 一般情況下,即使氣温回升了,也得多捂7天左右,體弱多病或高齡老人需要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
如果過早脱掉棉衣,頭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温變化中,因不適應而受寒,從而誘發疾病。
醫學氣象學顯示: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峯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温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
春捂講究“上薄下厚”
歷來,古代醫家都強調“春捂”,也就是“春不忙減衣”。民間所謂的“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是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春捂”既是順應陽氣生髮的養生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孫思邈曾説:“春天不可薄衣,令人傷寒,霍亂,食不消,頭痛。”
現在的人也早已認識到,如過早脱去棉衣,極易受寒,寒則傷肺,易發生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病。
春天還是流腦、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多發季節。這些疾病的發生雖與細菌、病毒感染有關,但感染後發病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個人的體質和起居調理。不忙脱衣,“春捂” 得法,將會減少發病的機會。
把握好氣温,15℃是春捂的臨界温度。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説,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温度。
也就是説,當氣温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4個部位保證一年健康
春捂不是穿棉襖,包滿全身反而容易讓身體變得虛弱,捂的位置有重點:早春時節,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臍這四個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
1、手腕:守全身血脈
心主管全身的血脈,通過輸送氣血來温暖全身。原穴是主管各臟腑的元氣和生命的原動力所發出的穴位,能夠強化臟腑。所以春捂的第一個關鍵部位就是神門穴。
沒事的時候用拇指指端反覆點按神門穴30次,可以去除煩躁、安神定志。按揉此穴時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
2、腰眼:腎好一切都會好
腰眼也是春捂的重要部位。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會腰部痠軟怕冷,經常尿頻或精神容易睏倦疲乏。按摩腰部腎俞穴可滋陰壯陽,補腎健腰。
除了點按以外,可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俞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做36次。
3、小腿:聚陽氣、一年少疼痛
很多老人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眼睛痛,這種表現屬於肝陽虛,這時要重點保護好小腿外側,可以多熱敷足臨泣穴和陽輔穴。
足臨泣穴就在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取穴方法是將手指從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的縫向腳背方向推,推到有骨頭的邊緣時就是足臨泣穴。
陽輔穴在小腿的外側,腳外踝關節上方四寸的位置。
4、肚臍:啓動胎息能延壽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温暖此處可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
春捂秋凍,四個字凝聚着中國5000年的中醫智慧、百姓的期望。
大家按照方法捂一捂,身體整體抵抗力都會好很多,一整年身體都順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