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靜自然涼,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隨着立夏的到來,氣温回升,那個汗流浹背的季節又來到了。 夏天的標配你會聯想到什麼,小編的標配是:空調、涼拖、冰鎮過的西瓜。常言道“心靜自然涼”,是夏季常説的俗語,它是安撫身心的話,還是真的有科學依據? 小編想從以下三個方面和大家説道説道,在炎炎夏日,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正確地給身體降温。

一、調整心態

基礎方法:調整呼吸、改變思考順序。

深呼吸有助於身體血液循環,從而使我們的頭腦更清明,做事更有條理,這樣才不至於着急“上火”,心緒不寧、燥熱不安。

遇事莫慌亂,合理安排是提高效率的良方,也是整理思路和平和心態的關鍵。

心態平穩,可以減緩心率、平穩血壓、降低神經興奮、延緩新陳代謝及減少腎上腺激素分泌,從而達到出汗減少,體温平穩,自身熱量平衡的狀態。

此外,夏季通過柔和的運動,適量的出汗,對調整心態大有裨益。 如:八段錦、太極拳、慢跑、散步等,每次1個小時左右,至少每週3次。

二、調整飲食

基礎方法:合理三餐、切記貪嘴嗜吃

俗話説:“早餐要吃飽,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讓很多人把飯吃顛倒了,早晨不吃,中午匆匆帶過,夜晚大快朵頤,這也是現在大多數人白天精神萎靡,夜晚異常興奮的根源之一。需要營養補給的白天身體大多是“被掏空”的狀態,而需要沉下心入眠的夜裏過多攝入“三高”食物,使得身心“溢滿”無處宣泄,無法入眠。這種惡性循環對於身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

同樣不建議過度飲食生冷,生冷過度會損傷脾胃,中焦濕阻,從而陰陽失調,導致畏冷怕熱。

此外,營養均衡非常重要。中醫講五色補五臟,攝入五穀雜糧、蔬菜水果要顏色多樣化,紅黃綠白黑兼備。都是很適合日常健康調護的。中藥茶飲作為夏季消暑飲品,如:蓮子、金銀花、梔子,竹葉等當茶飲可清心火安心神。

三、 調整起居

基礎方法:合理作息、平衡温度落差

早睡早起,平衡陰陽。早睡是為了提前讓大腦和身體進入平穩狀態,這樣有利於身體自身修復功能的完善;早起是為了給一天的忙碌做一個緩衝,充裕的時間可以用來平靜的享受一頓早餐,聽一首晨曲讓自己的心情更加愉悦,為一天的工作打好身心的基礎。

夏季從室外進入房間,身體毛孔張開,不建議直接開冷風吹,温度的驟降以及冷風的侵襲,會直接由張開的毛孔直抵內循環,且毛孔遇冷閉合後寒氣無處發泄。可以無人時開空調將室温保持在26、7度左右,有人時關閉空調或調至送風而非製冷。保持一個舒適的環境温度和空氣流動狀態即可,身體表面温度被帶走是因為空氣的流動和温差兩個方面並非單純的温度。外出歸來過冷過熱的温差適應對於人體來説也是不利的。

綜上所述,調整起居和飲食是為了我們有一個良好的身心,而有了良好的身心,“心靜自然涼”那就是一句實實在在、有依可據、有法可循的金玉良言!

專家簡介

心靜自然涼,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梁君昭,陝西省第三屆名中醫,西安市首屆名中醫,國家級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省市級名中醫師承指導老師。西安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心血管病專家。陝西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醫內科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心血管分會委員、名醫學術研究分會常務委員、科學成果獎評審專家。陝西省中醫藥學會理事,陝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委,陝西省中醫藥專家委員會副主委,西安市中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西安市健康教育專家講師團科普專家。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主編(副主編)中醫專著4部。主持或參與中醫藥科研項目10餘項,獲得科技成果獎勵6項。從事臨牀醫療和科研教學工作30餘年,注重中醫藥療效發揮與方藥配伍研究,具有獨到的學術見解和創新點。

擅長中醫和中西醫結合治療胸痹、心悸、眩暈、頭痛、不寐、健忘、鬱證、咳喘、痞滿、便秘、腰痛、汗證、虛勞等內科病證和雜症。西醫冠心病、高血壓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脂血症、高黏血癥、心律失常、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疲勞綜合徵、亞健康狀態等。

編輯:小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2 字。

轉載請註明: 心靜自然涼,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