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時,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安心!

一、為什麼孩子會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
網上有個關於兔子買胡蘿蔔的笑話,想必很多人都聽過。故事是這樣説的:
兔子去雜貨店問老闆,店裏有沒有100根胡蘿蔔,老闆回答沒有。第二天和第三天兔子再問有沒有100根胡蘿蔔,老闆回答沒有,第四天,兔子跑去問老闆同樣的問題,老闆回答有,於是兔子説“我要1根胡蘿蔔”。
這個故事有些人看過哈哈一笑,有些人説看不懂。
孩子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時,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安心!
同樣的故事放到不同的場景帶來不同的啓示。比如放在育兒中,孩子就如同這隻小兔子,每天追問你同一個問題,如果你只看到他追問問題的表面,那麼,你可能就會成為為兔子進了100根胡蘿蔔最終卻只賣出去1根的雜貨店老闆。
孩子,最初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做事的目的更多的受自然性驅使,而作為已經忘卻了童年的成人,一旦會錯了意,可能就不能理解孩子,甚至會誤解他們。
很多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問過家長這樣一個問題“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
有些家長説“這可真是個感性的孩子。”
有些家長會罵“你咒我幹什麼?”
但是,這兩種理解,真的是孩子的本意嗎?
二、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父母看到的和孩子感受的有多麼不同
在搞清楚孩子問“你什麼時候會死”這個問題的本意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這個故事《稀里嘩啦噼裏啪啦!》
孩子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時,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安心!
小青蛙吉約姆一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就害怕。
爸爸媽媽覺得他是怕黑,於是父母分別來給吉約姆進行“愛的建設”——爸爸的晚安故事,媽媽的晚安擁吻,甚至走廊裏留了小夜燈。
孩子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時,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安心!
但是吉約姆依然睡不着,還不停地跑去打擾爸爸媽媽休息——唉!無非就是不想一個蛙(人)睡嘛!
孩子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時,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安心!
至於他説的“稀里嘩啦噼裏啪啦!”一定都像他平時説的那些水中的妖怪、有羽毛的蛇一樣,純粹自己嚇唬自己。
孩子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時,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安心!
在吉約姆最終得逞跑到爸媽中間安睡的時候,爸爸被不老實的小傢伙踢得睡不着,跑到了吉約姆的房間睡,他才發現了真相,明白了吉約姆真正害怕的原因。
孩子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時,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安心!
這又讓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故事。家長帶孩子逛廟會,熱熱鬧鬧的廟會逛回來,孩子卻覺得索然無味。大人問孩子“你不覺得有趣嗎?”
孩子搖搖頭:“廟會全是腿,一點也不好玩。”
家長開始不明白,後來蹲下來,才發現,從孩子的高度看過去,人多的廟會,除了腿還是腿。
家長在揣測孩子的感受時,是否真的站到了孩子的角度呢?
三、怎麼回應“你什麼時候會死”最合適呢?
再回到剛才的繪本故事,吉約姆最後能克服恐懼,安心入睡了嗎?
當吉約姆的爸爸在吉約姆房間裏睡覺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躺下來的剎那真的能夠聽到“稀里嘩啦噼裏啪啦”的聲音。
於是,他叫醒了吉約姆,帶他一起尋找“稀里嘩啦噼裏啪啦”的源頭。
當吉約姆不用獨自在黑暗中猜測是什麼“稀里嘩啦噼裏啪啦”的時候,他和爸爸一起享受着“稀里嘩啦噼裏啪啦”的節奏,睡在了月色中的荷塘裏。
有了這次經歷,相信以後吉約姆再也不會害怕那些讓他睡不着的“稀里嘩啦噼裏啪啦”了。
孩子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時,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安心!
同樣,當孩子問出“你什麼時候會死”的時候,孩子並不是感傷或者詛咒。
心理學家通過各種方式研究瞭解了孩子最焦慮的一點。他之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為他擔心父母死了,他就會失去了照顧者,沒有了生存的依靠。
不要直接跟孩子説“很多年以後我才會死”,很多孩子對“很多年”的時間沒有概念,他依然為你回答裏有“死”而擔心;也不要罵他,孩子從自身的生存需求出發考慮問題,本就無可厚非。
回答他這個問題,可以用一個非常温馨且能讓他理解的答案,“我會一直陪着你長大,直到你可以非常好地照顧自己了。(後面這部分針對4歲以上的孩子)而且,就算是很久很久以後我死了,我的愛也會在你的身體裏。”
孩子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時,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安心!
至於如何更好地弄清楚孩子的焦慮到底是什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孩子説出來,家長去傾聽,傾聽完,再用信任的態度,去了解孩子説的情況。
孩子很多時候並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那麼,我們就可以用類似《稀里嘩啦噼裏啪啦》這樣的繪本故事,讓孩子明白什麼是真的,什麼是想象的,讓他説出他真實感受到的,然後和孩子一起去探尋他恐懼、好奇、渴望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父母只有做出最直接地滿足孩子內心需求的應答,才是孩子克服成長障礙最大的動力。
我是愛兒童心理和繪本的二寶媽,曾經的英語老師,現在的育兒達人,歡迎和我一起共同探討科學育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64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問媽媽“你什麼時候會死”時,怎樣回答才能讓孩子安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