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看到別人家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恐怖模樣”,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曾經也是如此?
“於小浩,你怎麼搞的,你怎麼能這樣!”突然一個家長大聲的吼叫把大家驚醒了。
“跟你説過多少次了,地上的東西不能吃,你沒有吃過糖嗎?”
孩子似乎有點不知所措,然後呆呆地説:“媽媽,我錯了!”
“錯了,錯了有什麼用,跟你説了無數次了。不能吃糖,地上的更加不行,你怎麼就是改不了呢?”寶媽一發不可收拾,繼續教訓着孩子。
孩子卻只是躲在沙發的角落裏,不知是哭還是笑。
“我平時少了你的吃的嗎?水果成堆的買,你怎麼還是這麼貪吃呢?”
“都説了,吃糖對牙齒不好,你怎麼就是聽不進去呢?”
這時下課了,很多孩子都出來,看到這個寶媽的舉動。兒子突然對我説:“媽媽,你看看這個阿姨對弟弟好凶呀,弟弟好可憐!”
當一個幼小的孩子,在驚慌與無措中對你説“媽媽,對不起”時,你又是怎麼對待你的孩子?低情商的媽媽,往往會像上文中的媽媽一樣,孩子明知道錯了,還一直跟孩子講大道理,甚至吼叫孩子,這樣的結果並不會讓孩子明白某個道理,反而會讓孩子自卑,或者變得叛逆。
但為什麼很多父母都還是堅持這樣做呢?
一是這些父母想體現出自己的“高素質”
想要展示自己是一個認真的父母,是一個講道理的母親,即使是3歲的孩子,我也會跟他講道理。
二是這些父母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她無力於處理好一件事情的時候,她不知所措,想不出解決辦法。於是她便將一切情緒宣泄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從而開始變化。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過度“講道理”不符合孩子的天性,因為孩子的年齡思維還年幼,很多道理他不能全懂。
其實,真正情商高的父母會這樣做,孩子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好!
1、不會在公共場合過度責罵孩子,而是把孩子當成“孩子”
孩子有孩子的年幼,跟一個3歲的孩子去講過多的成人的大道理,是不是有一點牽強,是不是一種幼稚?
如果想要孩子真心改變,首先要做的就是淡化父母的權威,不要過分的責罵、教訓孩子,而是要嘗試把“孩子當成孩子”。尊重他的年幼,瞭解孩子貪吃貪玩的天性,並且接受孩子偶爾的“小錯誤”。
當孩子真誠説“我錯了”的時候,高情商的媽媽會保持平和的語氣,先接受孩子的道歉:“好,媽媽原諒你了”,然後再慢慢地進入孩子的世界之中。
2、詢問孩子的理由,共同探討解決的方法
平復心情,才存在真實的平等溝通與交流,才能真正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孩子教育方面,更是如此。
1)父母的強迫控制慾,壓抑住了孩子的慾望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以平等的詢問是不是更加合適呢?
就像3歲的孩子,母親給他準備了很多美味的水果,但責罵中有過一句是問孩子:為什麼會撿地上的糖果吃呢?
我聽到了很多孩子的回答:媽媽,我想知道糖果是什麼味道?為什麼朋友們都這麼喜歡?
是的,喜歡吃糖本是天性,如果平時父母過於強迫孩子,完全隔絕孩子的吃糖生活,當某一天,孩子看到了糖果,是不是會有更加強烈的好奇與嚮往呢?
所以,很多孩子,會去撿地上的糖果吃。真的窮嗎?不是,是孩子的慾望被壓抑的太厲害。
2)高級父母不會只看錯誤的結果,而是會探詢結果的原因
高級父母不會妄加評論,不會直接説教,或者是責打孩子,而是會更加平等、民主而智慧,去了解問題的根源。
當知道這個根源的事情,他們會温柔地與孩子溝通交流:“寶貝,原來如此,對不起,媽媽沒有想到這一塊!”
“但是地上的食物不乾淨,你吃了會拉肚子,對嗎?那你希望爸爸媽媽怎麼幫助你,一起解決這個問題呢?”
這時候父母可以與孩子交流,或者是一週一次,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糖果,滿足孩子的好奇。或者是“準時刷牙”來規範孩子的衞生習慣。孩子的問題,解決根源的答案也在孩子的身上!
失敗是成功之母,錯誤有時候能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但真的遇到孩子犯錯的時候,低級的父母卻忘記了所有,只記得成人之間的講道理。
真正高級的父母會明白:孩子的問題,解決方法也在孩子身上,而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平靜,然後慢慢地進入孩子的世界。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