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
請大家堅決果斷
拒絕這些逗娃手段
本文由親寶寶原創首發
實不相瞞,自從當了媽之後,春節就是我最最最不喜歡的日子!
按理説,親朋好友歡聚一堂,本該是最熱鬧祥和的日子,但是生了孩子之後,總會過得有一些不舒心。
理由無他,從娃還在襁褓之中起,到現在能跑會走、滿地亂竄,幾乎年年都逃不過熊親戚的“魔爪”。
對於熊親戚而言,不把孩子逗哭幾次,好像這個春節過得就“失色”了幾分。
經過多年以來的鬥智鬥勇,我總結出了以下7大惡劣逗娃套路!
今年過年,要是還有人這樣逗你娃,趕緊抱娃走人,我們不約!
動手動腳式
白白嫩嫩的可愛寶寶,誰都喜歡,但是表達疼愛的方式,常常有些剎不住車!
還記得軒軒出生的那一年,紅彤彤的包被裹着肉呼呼的小身子,剛一進親戚家門,就得到了全家人的矚目。
看着看着,有些剋制不住自己喜愛之情的長輩們就開始上嘴啦。
親親小手、親親臉蛋,看得為娘真是膽戰心驚,只能三推四阻帶着孩子趕緊回家。
不是我們矯情,而是大名鼎鼎的皰疹病毒太可怕。
皰疹病毒會引起一種兒童期常見的疾病——口腔皰疹,這種疾病會導致孩子口腔內和嘴唇出現唇皰疹、水皰以及腫脹。
感染這種病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親吻!
皰疹病毒的傳播方式是直接接觸,所以對於任何患有皰疹或水皰的人來説,都是要嚴格禁止親吻寶寶的!
曾經有過口腔皰疹病史的人,即使沒有發病,口水裏也常常含有皰疹病毒,並且能夠傳染給他人!
過年期間,我們無法確定想要親吻寶寶的人,是否感染了皰疹病毒,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拒絕任何人親吻寶寶。
當有人想要試圖親吻孩子時,請温柔而堅定地拒絕。
隨意投餵式
過年期間,最多的恐怕就是各式各樣的好吃的吧。
然而堆得滿滿當當的各式乾果、點心、糖果對於小孩子來説,就是甜蜜又危險的誘惑了。
去年初一,閨蜜璐璐就差點被嚇破了膽子。
璐璐的女兒小彩虹一歲半,在璐璐不注意時,吃了親戚拆好包裝袋後塞過來的即食湯圓,結果一個不小心就噎住了!
幸虧璐璐學習過海姆立克急救法,迅速果斷地進行了施救,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我至今都忘不了,璐璐跟我講這件事時,發紅的雙眼和微微顫抖的手。
給孩子塞一些好吃的本是親戚的熱情,但是請大家謹記,好心也是會辦壞事的!
成年人吃東西都時有被噎住的情況,更別説是年幼稚嫩的孩子。
諸如湯圓、年糕、糯米糰等黏性食物,夏威夷果、美國大杏仁等堅果,櫻桃、葡萄、桂圓等小巧玲瓏的水果,牛肉乾、魷魚絲之類的肉乾類食品,還有果凍、QQ糖這種零食。
4歲前的孩子因嚼碎能力不夠,很容易整顆吞嚥而被噎住。
更有些寶寶因自身體質問題,可能對某些食物過敏。面對親戚們的投餵,咱們還是委婉地謝絕吧。
乾坤大挪移式
“拋高高”、“坐飛機”這種驚險刺激的項目,孩子是玩的很開心,但是老母親是真實的膽戰心驚。
拋接孩子致傷的新聞屢見不鮮,多半都是與孩子玩鬧時的“一時失手”。
拋接孩子一來容易使孩子的頭部撞到吊燈、吊扇等物體,二來一旦沒有在孩子下落時接住孩子,極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即使是接住了孩子,但是孩子下降時的衝擊力容易造成頸椎脱位或半脱位。
快速搖晃孩子、“坐飛機”等逗樂方式,因旋轉速度過快,有可能使寶寶的腦組織與顱骨相撞,損傷腦神經從而影響大腦的發育。
尤其是月齡過小的孩子,小寶寶的頸部肌肉還沒有發育完善,無法支撐頭部,當受到猛烈或持續搖晃時,他的頭部將被迫不受控制地旋轉。
腦部組織和神經血管等都可能出現異常移位甚至撕裂,導致腦挫傷、腫脹、壓迫和腦出血等,容易造成永久性腦損傷或死亡。
所以如果有親戚想跟孩子上演“全武行”,這個時候爸爸媽媽請挺身而出,告訴他們平平穩穩地抱就好。
語言威脅式
“親我一下,才能給紅包。”
“抱抱我,不然不給紅包。”
“叫我一聲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
……
各位老母親,是不是對這幾句話耳熟能詳?
這種帶有些許威脅意味的句式,大人們聽起來知道是在開玩笑,可是小孩子能分辨出來句中真意嗎?
孩子在懵懵懂懂之間,就被按頭妥協,然後獲得了紅包、糖果等物質上的獎勵。
這種思維模式,在潛移默化中就印在了孩子的頭腦中。
以後再面對語言威脅的時候,孩子可能會不由自主地妥協,違背了自己的意志。
為什麼不用“寶寶,小姨很喜歡你,想要抱抱你,可以嗎?”
這種正向親和的方式去徵求孩子的同意呢?
當面對語言威脅時,請大家主動開口,為孩子解釋清楚,我們不喜歡這種給紅包的方式。
巧取豪奪式
許多孩子在小時候,都有些“小氣”,不喜歡別人隨便拿走自己的東西。
一兩歲的寶寶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物權意識也隨之發展,直到學前期,孩子們都會喜歡用各種方法保護自己的東西,不讓別人去碰。
孩子的這種行為並不是自私,只是他發展階段的特點而已。
而有些親戚們就比較喜歡“利用”這個特點,去逗弄孩子,一會兒把孩子手上拿的玩具搶走,一會兒假裝要把孩子的衣服拿來自己穿。
前年過年時,軒軒的舅媽把她最喜歡的小恐龍模型拿走藏起來了,惹得軒軒好一頓大哭。
這種搶奪式逗弄挑戰了孩子的物權意識,並且給分享這種美好的交際過程蒙上了一層陰影,更加不利於父母幫助孩子正確的認識物品的歸屬。
今年,要是再有人搶你家娃的東西,請堅定地幫娃搶回來,並且告訴孩子,這是他的物品,只有他有權利處理,如果不想分享給別人的話,可以自己拿着。
貼標籤式
最近幾年,我漸漸發現,大人們都習慣性地用一兩個詞就去概括孩子的全部性格。
孩子如果活潑好動,有些人就説他“皮”。
孩子如果不喜歡主動打招呼,就會有一句“這孩子挺內向的”緊隨而來。
不少親戚,在聚會之時喜歡鼓動孩子當眾表演,當孩子不願意時,就會被貼上“不大方”的標籤。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複雜多樣的,包括孩子。
“害羞”、“小家子氣”、“調皮”這類的負面標籤,會給孩子形成強心理暗示,影響他的自我認知,進而對他的個性發展形成阻礙。
説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我。
小時候,我非常貪吃,每次過年都是我最快樂的時候,因為能吃到特別多美味。
有一年的餐桌上,我吧嘚吧嘚吃個不停,姨夫就笑呵呵地説我像個豬八戒,後來還經常用“八戒”這個暱稱逗我。
我忘記了那年我幾歲,但當時的羞恥感一直如影隨形到今天。
即使是已為人母的現在,不論和誰,在聚餐時我都會下意識地控制食量,不敢吃太多,心底總是隱隱有個聲音在叫“八戒”。
各位父母,請勇敢一些,當親戚們無意中給孩子貼上標籤時,果斷地幫助孩子撕掉“標籤”,擲地有聲地為孩子反駁。
無中生有式
相信對於很多二胎家庭來説,都逃不過“媽媽爸爸有了弟弟和妹妹就不要/愛你了”這句話吧。
這種無中生有的問題,常常使得孩子彷徨無措。
更有甚者,會逗弄孩子説:
“媽媽説把你送給我了,以後你就住在我們家!”
“媽媽已經偷偷走啦,以後你就是我們家的閨女了!”
軒軒在三歲的時候就被這樣逗過一次,親戚趁着我去上廁所的時候,告訴軒軒我拋下她走掉了。
當我從廁所出來,看見哭聲震天的軒軒,一臉懵。
之後的半個多月,軒軒走到哪裏都要時時抱住我的大腿,不敢我離開分毫。
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安全感是至關重要的東西,是孩子心理健康發育的基石。
以孩子有限的理解力,親戚們的一句玩笑,就有可能令他們產生被父母拋棄的惶恐感,孤獨、不自信、被拒絕等負面情緒也隨之而來。
如果今年你再聽到有人對你的孩子説這種話,立刻像孩子表示“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我們永遠不會拋下你”,加強孩子對於父母的信任感。
一年一度團圓時,春節永遠是全體中國人最温馨的節日,親朋好友們與孩子親密玩耍時更需要界限感。
我們這一輩人,可以説是被“逗”大的,那些難堪和屈辱,或多或少都刻在了人生軌跡中。
很多父母在春節都會戰戰兢兢,孩子可愛又脆弱,所以需要我們的保護。
為了孩子的健康,今年春節,請大家堅決果斷地對這7種不良逗娃方式say no!
你家娃被這樣逗過嗎?你是怎麼處理的?留言和軒媽説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