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着時代的進步,科技得到了大大的發展。電子產品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很多電子設備都做到了人手一部,應有盡有。很多科技產品都進行了大批的更新換代,電子產品深受大家的歡迎。而孩子們也增加了對電子產品的接觸機會。
孩子自制力差,家長可以用這4個方法避免孩子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
一、5歲孫女被診斷為“電子娃娃”
前段時間,網上一個帖子引起軒然大波,網友們紛紛對此表示強烈反響。帖子樓主是一個享受天倫之樂,繞膝之歡的王大爺,但是晚年的生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安詳寧靜。家中最近就被孫女種種表現鬧的烏煙瘴氣,氣氛異常緊張。
王大爺的孫女小婷,今年剛滿五歲。處在一個活潑好動,充滿童趣的年齡。但是,她的種種行為卻與之不符,甚至格格不入。相比於其他的正常孩子活潑開朗,小婷顯得格外安靜,沉默寡言。不善於表達,也不樂於表達。只要有小朋友上前示好,她也會着急忙慌躲開。
每天躲在自己的被窩裏或者是挨着家裏的各個角落,安安靜靜的蹲着。小婷的爸爸媽媽整天為了生活東奔西跑,忙忙碌碌。生活除了工作,別無其他。這也導致了對孩子疏於陪伴,孩子在很大程度上缺少了父母關懷。
而平日裏陪伴小婷的就是跟自己有一輩之差的爺爺奶奶。由於老人和孩子之間的共同語言甚少,代溝越來越大。又因為爺爺奶奶隔輩親,總是寵溺着孩子。導致小婷深陷電子產品中,無法自拔。每天纏着兩個老人允許她用電子設備,或者看電視。老人家狠不下心拒絕,只好有求必應。
這種情況長期存在,長此以往。孩子變得無法無天,生活裏只有電子產品。而老一輩的人卻不清楚事態的嚴重性。不僅不加以制止,反倒在外人面前誇讚孫女此種行為,助長了小婷這種風氣。兩個老人認為孩子不哭不鬧,可以自給自足,就是最棒的。
但是,一次機緣巧合。小婷的父母察覺到了這種異樣情況。馬上帶去醫院診斷治療。經過醫生的詳細詢問了檢查,最終診斷出孩子犯了一種“電子娃娃”的病。這種病明顯的特徵表現為,對電子產品沉迷不悟,拒絕外界社交。
這種病不抓緊治療,有可能會導致孩子患上網癮,變得頹廢。不願意動腦思考,最後喪失社交能力,最終導致自己的生長髮育受影響。聽到醫生的話,爺爺奶奶頓時愁容滿面,後悔莫及。覺得害了孫女也虧欠兒子,王大爺難以入眠,輾轉反側,不知道怎麼和兒子説這個情況。
二、“電子娃娃”指的是哪種類型的孩子?
電子娃娃的本身這個孩子是對電子產品到了一個痴迷的程度,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由於長時間的接觸電子設備,屏蔽外界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自身的交際能力和思考能力。
甚至影響到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長期下去,這種問題加重,孩子要麼身體條件惡化,要麼心理承受不住,變得焦躁易怒。
三、如何避免讓孩子成為“電子娃娃”?
1、通過其他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法也可以減弱孩子對電子產品的痴迷程度。電子遊戲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消遣工具。這裏面的思維是頑固不化的,沒有任何的創造性。孩子長期玩就會影響孩子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這是無可厚非的。
因此,可以通過用其他的益智類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既能轉移他對電子產品的注意,也能開發大腦以及動手能力。
2、告訴孩子電子產品的作用
在大多數孩子的認知中,電子產品就是自己的附加玩具。他們並不知道電子產品大有用途。因此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通過溝通交流順其自然地告訴孩子如何使用。
3、家長多和孩子互動
小婷沉迷於電子產品的主要原因是身邊缺乏陪伴。這也就是説,如何孩子身邊缺少陪伴,他們就會將自己的心理依靠轉嫁到其他地方去,這時候電子產品就是媒介。因此,父母只要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互動交流。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4、嚴格控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小孩的自制力是非常弱的,因此需要家長們嚴加監督。與孩子約法三章,嚴加管理,按規執行。不能讓孩子為所欲為。有能力的家長儘量不要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免得一發不可收拾。
電子產品只能作為一個休閒娛樂的方式,家長要幫助孩子制定規則,不能任由孩子玩耍,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
總結:
由於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科技在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別説是孩子了,大人都會深陷在電子產品的泥潭裏,無法自拔。整天頹廢度日。那麼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影響更是成倍增加,不可忽視。
因此,家長需要對自己的孩子瞭如指掌,約法三章。不能放縱孩子,想玩就玩。也不能因為自己忙碌工作,缺少了陪伴而塞給他一個手機充當玩物,這是萬萬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