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寶睡覺時出現幾種情況,寶媽要及時喚醒娃,多睡反而徒增麻煩

由 夏侯依絲 發佈於 健康

寶寶睡覺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睡得過多,反而適得其反,給自己增加麻煩。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都説睡着的寶寶是“天使”,睡醒後便是“魔鬼”,寶媽帶娃過程中的“片刻放鬆”都源於小傢伙睡着時,其實,寶寶有時睡多了並不好,如果媽媽不及時喚醒娃,最終遭罪的還是自己。

寶寶睡覺出現三種情況,需及時喚醒

和成年人相比,嬰幼兒的睡眠時間較長、睡眠頻率較高,但是家長不注重引導嬰兒的睡眠習慣和規律,自己在帶娃的過程中會很辛苦。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1、晝夜混淆的寶寶

新生兒還不具備分辨白天黑夜的能力,很容易在睡眠初期出現晝夜不分、黑白顛倒的問題,要是寶寶白天連續睡眠5個小時以上,晚上卻2~3個小時醒一次,很可能是搞混了,為此,寶媽要在白天及時喚醒娃,糾正他們的睡眠習慣,不然夜裏頻繁醒,自身也會覺得身心俱疲。

如果存在這種問題,寶媽可以幫娃區分黑夜和白天,白天醒來間隙鍛鍊他們抬頭、翻身、俯趴、坐立等動作,晚上睡覺前可以唱搖籃曲,睡覺時確保房間光線昏暗,醒來間隙不要大聲講話、不要開燈,通過微弱的光線和聲音,幫助其認知夜晚。

2、午覺睡得太久的寶寶

如果寶寶午睡時間久,可能導致晚上入睡困難、睡不安穩,小傢伙晚上又哭又鬧,寶媽也要跟着熬夜,一旦形成習慣,再改就難了。午睡並不是睡得越多,娃越聰明,時間過久可能影響晚間睡眠質量,專家建議,學齡前兒童最好午休時間不超過2.5小時,4~6個月大的寶寶午睡2~3個小時,1~3歲的孩子睡1~2個小時為宜,3歲以上的睡0.5~1小時即可。

3、身體顯現異常情況

正常情況下,寶寶在熟睡時面容安詳,嘴唇微微向上張開,呼吸均勻平和、睡姿舒適隨意,身體並無其它異常。

可以由於嬰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多數時間又處在睡眠狀態,當身體不舒服時,只能用肢體動作向寶媽示意,而睡眠狀態可直接反應出來。如果寶寶睡覺時存在撓腮抓耳、頻繁踢被子、打呼嚕、出汗多、面部表情難受等表現時,很可能在提醒媽咪:“我不舒服了!”此時須及時帶娃上醫院檢查身體,查看是否存在發燒、感冒、腸絞痛、缺鈣、感染等問題。

嬰幼兒的睡眠規律和時間

新生兒由於大腦皮層興奮度較低,神經活動薄弱,很容易陷入疲勞狀態,基本處在吃了睡、醒了吃的狀態,尚未形成睡眠規律,通常是晝夜不分,每天除了吃奶、哭鬧、排便外,基本都在睡覺,睡眠時間佔全天的90%,晚上也是頻繁夜醒2~3次。

隨着月齡的增加,睡眠時間逐漸縮短,2個月大的寶寶每天可以睡15~18個小時,白天會睡3~4次,3~4個月大時開始建立規律的睡眠,每天可以睡12~15個小時,

4~6個月的寶寶開始形成睡眠規律,一般白天睡3個小時,晚上睡9~11個小時,每天睡12~15個小時,一直持續到12個月大;1~2歲的寶寶每天可以睡11~14個小時,3~5歲的寶寶可以睡10~13個小時。

多數媽媽寶寶睡覺問題上,遇到最多的困惑就是夜醒頻繁和放下就醒,該如何應對呢?

如何面對寶寶頻繁夜醒、放下就醒的問題?

1、頻繁夜醒的寶寶

新生兒頻繁夜醒屬於正常現象,這是因為寶寶胃容量很小,吃得少消化快,需要及時醒來補充“能量”,隨着月齡增加,夜醒次數逐漸減少,0~4個月的寶寶一般夜醒3~4次,4~8個月夜醒1~2次,9~12個月夜醒0~1次。

如果寶寶夜醒頻率較高,寶媽要考慮寶寶是不是存在缺鈣、腸胃不適、太熱等問題,或者是否因為白天睡覺時間過長導致晚上失眠。

2、放下就醒的寶寶

多數寶寶對媽媽懷抱有強烈的依賴,剛被哄睡着,一旦放去嬰兒牀,立馬哼哼唧唧、扭來扭去,甚至睜眼大哭大鬧,這一刻簡直讓寶媽抓狂,胳膊都酸得麻木了,又得重新哄睡。

其實,這多半是因為寶寶處在淺睡眠狀態,對周圍的環境、温度、舒適感十分敏感,一旦脱離母親的懷抱,頓時感覺安全感喪失,並且搖晃入睡可以刺激寶寶的內耳前庭,一旦放下後,他們會立馬察覺出。

為此,搖晃哄睡的方式最好儘早戒掉,一旦形成依賴和習慣,寶寶就對媽媽形影不離了,最好是讓娃躺在牀上,用手輕拍哄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