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能夠把拳真正“練到身上”,你會發現練拳可以是“半自動”化的,我們只需要找到一個“阻力點”,就會自動迸發出勁力,用這樣的方式發勁,不容易累,即使連續打幾百個,也不會耗很多體能。
虎豹等貓科動物,擅長筋骨勁,它們在奔跑時,持續性非常強。我們打拳,就類似於動物奔跑時候的狀態,用身軀帶動肢體運動,加上筋骨的崩彈,動作顯得輕靈而又穩健,但又能做到疾如閃電。
“出手如箭,回手如鈎”是充分運用了動物奔跑時候的發力模式,肢節在軀幹帶動下,做循環往復的動作,任意一動都是“整體勁”,絲毫不會散亂。在實戰中,用“打人如走路”來形容功夫練到身上的程度。
當真正掌握了動物運動時候的核心,也就掌握了內家拳的實質!
練拳時,要做到“落地生根”,但並不是説一腳踩個大窟窿,我們看貓在走路時,每一步都感覺是小心翼翼,走得非常細膩,輕提輕放。練拳時,要做到腳下有數,得做到“碾壓”而行,由腳後跟過渡到前腳掌,腳趾抓地,步步為營。
人體腿部三節中,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此三節同樣遵循“起、隨、追”的動作要求,平時走路,我們注重感受腳與地面的接觸,用胯抽提帶動腿運動,用兩腿的磨來感受阻力,一旦發動,可以做到出腿如鑽,抖擻間完成身法步法的變換,做到“起如風,落如箭,追風趕月不放鬆”。
“功夫在背”,背為人體最大最寬之處,毫無懸念,所藴含的勁力也是最大的。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拳架好不好,功夫高不高,可以從背上看出來,背活並且能崩彈旋裹,如同變形金剛般的根據需要展現出不同的狀態,是為活、整!
背的力學構造由胯、脊、肋、肩主宰,它們開發好了,背必然活力無限,潛能盡數發揮。我們在練習胸膀時,將胯、肩的擰裹崩彈,肋的摺合,脊的旋擰,肩的壓彈充分表現出來,從而實現“龍身”!
所謂“身背五弓”,兩臂,兩腿帶身弓,最大的弓在於背,也就是人體軀幹,我們只有將背脊盤好,才可以將這把弓的威力表現出來!
古人創拳,循動物之能,像其形,取其意,而後成拳,精髓全在“本能”二字。動物不練拳,但卻有過人之能,縱橫反側,靈動無比,全在平時以“胯脊”帶動身體整體運動所致。
動物不練器械,不練肌肉,天生筋骨發勁,用“大筋”牽動骨節運動,所以動物不練拳,但又時時在練拳,真正做到“拳不離手”的,是動物而不是人。
狗在犬吠之時,同時在盤練“橫隔肌”,能夠用其帶動內臟進行提墜練習。我們看到狗在攻擊人時,發出“嗚嗚”的聲音,實際上是在調動“橫隔膜”,處於攻擊的狀態!所以説,動物比人更懂得如何運用本能來形成戰鬥力!
“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微動”是指在練拳的時候,“根、中、梢”之間的關係。開始都是梢節的動為主,後面過渡到根節帶動梢節的過程。
而在運用的過程中,講的是“一動無有不動”,根催梢動,梢帶根至,整體如彈簧般顫動,又稱“顫勁”。此時勁力不分先後,是勁力地整合階段,或者稱“化勁”也可。不管“明勁”也好,“暗勁”也好,到最後都是一把勁,也就是“顫勁”。
“靜如處子,動如山崩”,“靜”如同入睡一般,“動”則如驚醒,越是不經意間,越接近人體本能,人體的潛能往往是經受外界強烈的刺激以後迸發出來的,此時可以將人體的神經反射與內臟、筋骨融為一體,接近動物般的本能,所以説,練拳就是練得返先天!
拳有內外三合,其中外三合為“手腳合,肘膝合,肩胯合”,所謂“合”則如皮筋牽引,崩彈而動,同步打擊,上下梢節間不是默契,而是“牽引”,是實質性的勁力連接。
“脊柱”是上下肢之間的橋樑,依靠“脊柱”崩彈之功實現對接,令打擊一氣呵成。我們在練習過程中的“壓肩,收尾閭”目的就是拉背,或者稱“開弓”也可以,通過自身調節,使其充滿“彈力”。
使用時,用脊柱帶動兩“端點”同步崩彈發勁,將勁力傳遞至上下“節點”,共同攻擊,手腳齊到,多點同時攻擊,這在實際運用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是“五弓合一”的核心體現,也是傳統拳區別於現代搏擊的重要環節。
“脊柱”這條“大龍”,人體開合崩彈,迴轉盤旋皆賴與此。“胯”是人體運動的核心,與“脊”相連接,構成運動組合,兩者相互作用,如同一體。
脊柱是多關節連接,每個關節之間皆由“大筋”相連,既可以撐拔拉伸,又可以壓縮成弓,能夠有“皮筋”般的縱向崩彈勁力,又具備如竹竿般的壓彈,可鑄就四面八方之勢,是人體起落縱橫的關鍵元素,其連接於“胯肩”之間,是胯勁延伸的必備條件。
看動物奔跑,內臟的前後衝撞與脊柱一起拉伸收縮,從而將勁力傳遞至四梢,能夠快速竄進,實質是“胯脊”之動,以根帶梢,是根節勁力,更是整體勁力。無“壓”不成功,平時要善於藉助肩壓、胯升使脊能彈,模仿動物捕捉之勢,必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