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無法獨立怎麼辦?父母可用“狐狸法則”,懂得適當放手
現代孩子大多都是來自於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在家裏總是會備受寵愛。但在備受寵愛的同時,他們的父母就會開始抱怨孩子不夠獨立,一旦離開自己就什麼事情也做不了了。
父母太過於溺愛孩子
很多父母都知道溺愛的弊端,但是他們還是忍不住溺愛孩子,為孩子承辦一切。在他們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孩子,都需要父母的保護。
但其實這種溺愛這份保護在無形之中是在害孩子,讓孩子變得膽大妄為,肆意使用自己的權利。這不僅對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造成影響,就連孩子的未來也會深受其影響。
孩子之所以無法獨立,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太過於懶惰了。他們在父母的庇護下沒有生活的壓力,也不需要為未來惆悵,所以他們就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
也正因如此,他們就會開始不上心任何事情,更不願意為任何事情去努力拼命,保持着一種好吃懶做的行為習慣,久而久之,他們就失去了獨立的能力。
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的孩子就好像温室裏的花朵,他們在舒適的環境中長大,卻不懂得展望未來,為自己謀未來。
他們不懂得獨立對於未來的重要性,更不懂得為未來考慮。因此他們的心態就會比較井底之蛙,也不會懂得自己終有一天要長大。
所謂的狐狸法則是指父母狠下讓孩子自己去為自己的未來奮鬥。
正確看待孩子的能力
父母在使用狐狸法則的時候應該立足在孩子的能力之上,要是孩子能力不夠就讓其完成做不到的事情,不僅無法得到好的效果,還會讓孩子感覺到受挫。要是父母讓孩子做本來就能做到的時候,那樣子就無法讓孩子得到鍛鍊了。
因此父母在適當放手的時候應該要正確看待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孩子十歲的時候父母還讓每天穿衣吃飯,那麼就有點大材小用了。
對於長期沒有獨立的孩子來説,父母的第一次放手未免會讓孩子感覺到不適應。這時候父母應該要及時安慰孩子,鼓勵孩子勇敢踏出第一步。
孩子的內心在第一次面對未知的時候總是會忐忑不安的,所以父母應該要擺正自己的態度,不能因為心疼就讓孩子繼續在自己的羽翼下成長,也不能因為想讓孩子成長就一味逼迫孩子,應該要採用鼓勵支持的方式,讓孩孩子感覺到自己是他們的依靠。
父母在放手的時候還應該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要是沒有責任意識,那麼孩子不論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會輕言放棄。沒有責任心的孩子到了社會上是不可能被任何羣體任何公司所承認的,所以父母在放手之前必須要告訴孩子要懂得承擔責任,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堅持不懈地往下走,堅持不懈地走自己的道路,也不會因為一時的困難性就開始打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