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媽之道(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幾乎所有的新生兒在吃完奶後會出現吐奶的情況,但是這種現象雖然比較常見,家長們還是免不了擔心:
“寶寶每次吐那麼多,真的太嚇人了,好害怕他會嗆着。”
“孩子吐奶真的沒有問題嗎?本來吃的就不多,如果吐出來,是不是就沒有營養了?”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家長們如此擔心也是能理解的,即使再正常的事情,如果出現的情況多了,也可能變得不正常了。
孩子頻繁吐奶會有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寶寶食道與胃部連接的括約肌力量比較弱,如果喝的奶多了、餵奶的姿勢不對、進入的空氣多了等等,都可能導致寶寶出現吐奶的情況。
而且這一現象有時候是他們對自己的自我保護。
胃不舒服、難受的時候,吐一點出來也就舒服了。
但是,吐奶的另一個名字為“胃食管反流”,吐出來的奶結塊了,用酸味,也是因為有了胃酸的參與。
因此頻繁吐奶對孩子的胃部還是有很大傷害的:
食道被灼傷
胃酸的腐蝕能力是比較強的,寶寶脆弱的食道可能難以承受。
厭奶
寶寶如果每次喝完奶之後都有不舒服的感覺,以後可能會對喝奶感到厭惡。
睡不好
剛剛吐完也並不能讓他們馬上就舒服,還可能因為嘔吐的原因更難受,特別是晚上,可能因此休息不好影響發育。
寶寶吐奶雖然是一種比較正常的情況,但也是家長餵養不當後的自我保護。
希望寶媽寶爸們在給爸爸餵奶的時候,少做這幾件事
▶讓寶寶躺着吃奶
寶寶平躺着吃奶,很容易造成奶水逆流,本該流入胃部的奶水,被擠壓在食道,孩子活動一下可能就吐出來了。
最好還是豎抱或餵奶的時候將孩子的身體傾斜。
▶吃飽就讓寶寶躺下
寶寶食道的括約肌本就不發達,如果喂得多了,一躺下,也容易使奶水逆流。
家長可以在晚上少喂一點,喂完後記得給孩子拍嗝。
▶餵養過量
父母很難判斷孩子是否吃飽了,因此總是可能喂多,這也是造成寶寶吐奶的主要原因。
如果孩子吐奶太頻繁,家長最好進行減量,有時候前一次喂的多了,第二次也需要減少。
●當寶媽奶衝的時候,最好不要喂孩子,以免喂得急,可以先擠出來一些。
●用奶瓶餵養的寶寶,父母注意挑選合適他們的奶嘴,以免量大和進空氣。
▶拍嗝姿勢錯誤
拍奶嗝也是要注意方法和力度的,家長拍錯了或力度小了,可能拍不出來。
拍嗝的時候,家長的手掌需要是空心的,力度控制在寶寶的頭部輕輕搖晃即可,一次拍嗝一分鐘。
對於還不會坐起來的寶寶,寶媽想抱住他的時候,注意護住頸部。
▶孩子腹部着涼
如果不注意寶寶腹部的保暖,也可能使他們因消化不良,出現吐奶的情況。
當然,家長面對孩子吐奶的情況,也不要太焦慮
有時候孩子吐完奶後並沒有覺得不舒服,但是家長緊張他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還誇張地跑過去查看情況。
有時候甚至着急地喊其他人過來看看,嘴裏還不停地念叨。
這個時候,大人們緊張的情緒其實會反饋給小寶寶,也會嚇得他們緊張大哭,然後將小事鬧大。
▶嚴重的吐奶情況比較少見
雖然寶寶經常性吐奶不好,但家長也能觀察出他們的身體情況:
如果孩子吐奶後沒有哭鬧、不適、體重減輕或吐出的奶顏色有問題、有異物等的情況,就沒有多大問題。
▶孩子吐奶也不大影響營養的吸收
如果喂得過多,孩子吐出來了一點,肚子裏也是有奶水的,就只是輕微不舒服;
如果餵奶了一段時間後吐奶,那麼他們已經消化吸收部分了,家長也不用太擔心營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