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如果你的親人不幸患上了絕症,千萬不要在他面前哭泣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我們在生活中有許多至親與好友,但是平安順遂並不會一直伴隨我們,難免會有親人會患上嚴重的疾病。

那麼在這種時候,作為身邊最親近的人,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種悲觀的現實?是一同陷入絕望,還是積極地配合治療?

在臨牀心理學的案例中,當患者得知自己的病情較為嚴重時,他們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的心理變化。

開始時,他們會對事實產生懷疑與抗拒,會認為這些事情都不是真的,最大程度的否認。

之後的階段,會陷入一種極度消極的情緒,動輒怒氣大發,無法控制脾氣。

最終經歷了消極情緒與怒氣的發泄,變得靜默與消沉,少言寡語,情緒暗淡。

心理學家:如果你的親人不幸患上了絕症,千萬不要在他面前哭泣


這些情況都是我們不願看到的,但世事無常,一旦事情發生,除了慨嘆命運不公、怨天尤人之外,作為患者親近的人,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在心理學領域,有一個概念,叫做“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這一概念是指病人即便得到的是並沒有效用的治療,但卻對治療效果表現出“期待”或“信任”,從而緩解病患症狀的現象。

這一概念在1955年被畢闕博士 (Henry K. Beecher)提出,也可以作“非特定效應”或受試者期望效應來理解。

與此同時,也存在一個與之定義完全相反的效應——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 :患者對治療效果持懷疑態度,這也許會使得病情愈發嚴重。

“安慰劑效應”與“反安慰劑效應”這兩個概念的出現至今已逾五十載,但是依舊很常見產生在心理學案例的醫療情境裏。

心理學家:如果你的親人不幸患上了絕症,千萬不要在他面前哭泣


而這種效應存在的原因就是不同個體之間的信賴關係在醫患關係中是首屈一指的。

有一個經典的個案與這個概念相關,即心理學研究小組找到一家醫院,在其中找到一部分病人,並且將他們分為兩個對照組並對他們進行對比。

第一組的病人每天收到用於治療的藥物,第二組則不然,心理學研究小組發給他們的看似是與第一組相同的藥物,實則是沒有藥效的鈣片。

研究人員並未將這一情況告訴病人,只是叮囑他們按時服用藥物。

在經過一個月的觀察後,研究人員驚奇的發現,兩組病人的病情均出現了好轉。

這是由於服用鈣片的一組病人認為自己服用的是可以治療自己病情的藥物,所以保持着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康復充滿希望,結果心態上的積極竟然讓病情也好轉。

心理學家:如果你的親人不幸患上了絕症,千萬不要在他面前哭泣


根據這個案例,我們得知對於患者來説,積極的心態是極其重要的。

當患者積極迎接每一天的生活,保持希望、態度樂觀,那麼身體狀況可能真的會有所好轉,這就是“安慰劑效應”的實際效用。

此外,作為親人,我們的積極樂觀的態度,對患者來説也是一種暗示和影響,能夠讓患者感受到他的病並非是無法治癒的,給他傳遞一種生活依舊很美好的信息。

在這種影響下,患者的情緒會保持一種積極的狀態,以此讓患者的病情保持穩定。

然而,作為家屬,要是在得知噩耗之後便陷入悲觀,悲從中來,這種情緒肯定會影響到患者的情緒,讓其感到近乎窒息,透不過氣。

心理學家:如果你的親人不幸患上了絕症,千萬不要在他面前哭泣


即便你沒有當着病人的面掉眼淚或是傳遞消極情緒,這種情緒也依然會體現在你的臉上,潛移默化的影響患者。

畢竟最親近的人還是無法偽裝悲傷情緒,而患者在患病時情緒也會十分敏感,會更加的關注身邊家人的情緒變化,所以這種消極悲傷是難以掩蓋的。

除此之外,作為患者的家人,我們也應該鼓起勇氣面對現實。

事已至此,情況擺在眼前,任何的逃避、膽怯情緒都不會有助於情況的好轉。我們要做的就是意志堅定的去面對,積極的克服艱難。

心理學家:如果你的親人不幸患上了絕症,千萬不要在他面前哭泣


這種情況下,對於自己來説便是勇敢接受現實,積極配合與爭取。對患者也同樣要保持微笑,將堅毅的情緒傳遞給他。

只有保持這種心態,才不會陷入恐懼與無助,在進行決策時不至於被太多東西束縛。

理性、冷靜的應對各種情況,與患者一起克服頑疾。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6 字。

轉載請註明: 心理學家:如果你的親人不幸患上了絕症,千萬不要在他面前哭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