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青春期,而因為不同孩子的心理,生理成熟期不同,進入到青春期的年齡也不一樣,但是不管是哪個年齡段進入到青春期的孩子,都會出現以下這個幾個特點:
1、自主意識變得強烈在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已經不再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受到自己父母的干涉,就比如孩子考試的成績,孩子與哪位同學交往等等,而且會選擇逃避跟父母溝通,對於阻礙自己意識的人,會有強烈的反擊心理,認為自己有可以明辨是非的能力,對於以往的權威判斷抱有懷疑的態度。
2、自尊心變強孩子在進入到青春期之後,會更加重視他人對於自己的態度,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將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以前某項很擅長的科目,在進入到青春期之後出現了嚴重下滑,有的父母會因此責備孩子學習不夠努力,但是其實孩子僅僅有可能是因為受教的老師發生了改變從而產生的成績下降。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會在意老師如何看待自己,經常鼓勵自己的老師跟對自己不在意的老師,會讓學生產生不同的學習內動力,間接地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父母的一系列行為跟言語,也會刺激到孩子的成長,以往的説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狀孩子的教育,父母越是要求孩子應該如何做,孩子越是叛逆。
3、叛逆心理顯現孩子出現了叛逆心理,會表現為已經不再信任父母的教導,對於傳統的教育心存懷疑,非常喜歡標新立異,總是否定老師跟家長的教誨,更加信仰自己,變得頑固,任性,與大人對立,嚴重還會有離家出走的表現。
4、抽象和想象能力變得強大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之後,他們的思維上已經達到了具有抽象邏輯的思維水平,只不過他們的思維內容缺乏了社會經歷以及對社會的認知,他們的思維方式主要來源於所接觸到的書本,影視劇和虛擬的網絡世界,還有一部分是來自於自己的個人幻想,由於思考缺乏全面性,他們會通過幻想來彌補,因此也就會出現某些孩子盲目追星,不聽信父母跟老師的話,更加相信影視劇中,遊戲中,文學作品中的虛擬人物。
在瞭解了關於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之後會存在的幾個特點之後,父母要做的,是重新調整好自己的教育方式,建議做到以下這幾點:
1、説話語氣變為“商量式”
孩子有自己的思維跟判斷能力,若是一味地要求,命令孩子,只會造成孩子越來越叛逆,為此倒不如採用商量式的語氣與孩子溝通,這樣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尊重,會更願意與父母交流。
2、將孩子當成朋友來對待
父母要將自己的心態放好,嘗試將自己的孩子當成是身邊的朋友,同事等關係,不要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懂得理解孩子的興趣,甚至讓自己也加入到孩子的興趣中,儘可能與他共同欣賞,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給予的温暖,這樣家庭的氛圍才會變得和諧。
3、讓孩子參與家中事物,懂得分憂分責
一個温馨的家庭並不是個人的,是通過多人組合而成,讓孩子學會參與到家中的大小事物,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感受到家庭對於自己的重視程度,讓孩子懂得分憂分責,逐漸培養孩子成熟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