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每天11點半前睡覺、7點左右起牀的新新人類,小A一直以為自己睡眠充足又良好,直到看了這九點,她才發現自己在睡眠中的問題——
在開始今天的科普前,讓我們先做一個測試:
做完測試後,你是全中還是僅僅中招了幾項?今天春雨君就來揭秘,為何會存在睡眠不足的九大表現,以及如何才能睡的好:
睡眠不足的九大表現分別對應哪些原因
以上睡眠不足的九大表現出自菅原洋平 所著的 《快眠大全》:
而書中也對這九大表現做出了詳細解讀:
腳會撞上櫃腳(本體感覺)
走路時小腳趾會撞上櫃腳,這是因為大腦所控制的身體與身體的實際行動之間存在差距。我們的肌肉會將伸縮指令傳遞給大腦,告訴大腦此刻身體正在如何運動,這被稱作“本體感覺”。
如果睡眠不足,本體感覺信息便會變得模糊不清。“腳要向前邁出多遠呢?”當肌肉傳遞的信息模糊不清時,腳所邁出的距離便會超過大腦所接收的距離,因此在經過衣櫃時,腳就會撞上去。同樣的,肩膀撞上門、包被周圍的東西掛住、切菜切到手、手裏的東西忽然掉落等,都是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本體感覺信息模糊所導致的。
糖果含到一半就咬碎 ( 血清素 )
吃糖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咬着吃,這是因為身體中缺少血清素。血清素是大腦內的神經傳遞物質,是使大腦保持清醒的物質之一。
為了讓大腦對突然的刺激不要做出激烈反應,血清素會使大腦慢慢地清醒有規律的運動會促進血清素的分泌。當血清素不足需要補充時,大腦便會命令身體做一些有規律的運動,例如不停地按圓珠筆、抖腿、敲桌子或是走來走去。
使用電腦時,會忍不住摸頭髮或摸臉(組胺)
使用電腦工作時,你會不會不自覺地摸頭髮、眉毛、鼻子或是嘴角呢?或者摸領帶、項鍊或是耳釘呢?這些行為都表示能夠使大腦保持清醒的組膠分秘過多。睡眠不足的狀態下,想要頭腦清醒地使用電腦進行工作或是與他交談,就必須迅速提高大腦的清醒程度,進而導致組胺的過度分泌。而過多的組膠會使身體的敏感部位發癢。
“咦,我要做什麼來着?”(工作記憶)
坐在辦公桌前卻忘了要做的事情。詐多人在頻繁出現這種現象後會來諮詢健忘症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回到原來的地點並再次坐在桌子前,就能夠想起忘記的事情。其實,這不是忘了,這種現象也並不是健忘往引起的,其原因通常是注意力不足。
大腦一旦記住某件事情,即使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與此無關,必要時也能夠再想起這件事情。這依賴於一種被稱作“工作記憶”的功能。有了這種功能,我們才能同時進行多項任務。但若是睡眠不足,工作記憶的容量便會減少,失誤會增多,想要重新開始工作時,要先花費時間思考從哪裏開始,工作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習慣性二郎腿、托腮( 抗重力肌)
支撐我們直立行走與重力對抗的肌肉統稱為抗重力肌。下顎、腹部、臀部、大腿,小腿和後背都有抗重力肌,它們支撐着我們的身體.使我們能夠正常活動。
但如果睡眠不足,大腦不夠清醒,抗重力肌的活動便會減少,姿勢自然也會發生變化。在坐下時,可能會馬上蹺起二部腿,或是不把雙腳次在地面上;也可能會把胳薄撐在桌子上託着甩,下領向前突出,形成“烏龜脖”。這些動作大多是睡眠不足導致的。大家可以試着閉上眼睛單腿站,若撐不過10秒就搖搖見晃站不穩就很有可能是睡眠不足。
睡前忍不住要吃東西(瘦素、胃飢餓素)
早上醒來後,如果持續18小時以上保持清配,即使不工作,大腦也會缺少能最,比如早上6點起牀,到了晚上12點大腦便會處於缺少能量的狀態。當過度用腦能量不是時,大腦便會發出指令,減少分泌傳達飽腹感的激素一一瘦素,同時增加刺激食慾的激素一一胃飢家素。於是,我們就會感到飢餓,想要吃東西,尤其想吃甜食或是有嚼勁的食物。但這只是大腦誤認為能量不足,實際上我們的肚子並不餓。熬夜的人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如果平時睡眠充足,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感到機餓也可以不吃東西。
周圍嘈雜時就無法集中注意力( 聽覺過敏 )
當大腦清醒能夠集中注意力時,即使周甩很吵鬧,我們也能夠忽略周圍的聲音專心工作。但如果睡眠不足、大腦不夠清醒,我們就很容易披周圍的聲音干擾。
同一行文字需要讀兩遍(微睡眠)
同一行文字需要讀兩遍,打字的時候錯誤增多,雖然在聽對方説話卻無法複述他説了什麼...平時大家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這些都屬於微睡服現象。微睡眠現象是指人腦不自覺地進入睡眠狀態。這是一種大腦傳遞出的腦力活動達到極限的信號;但是,我們可以無視這一信號繼續工作。
於是,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大腦會進入微睡眠狀態,暫停神經活動。微睡眠持續的時間非常短,僅有2~7秒,我們通常對此毫無察覺,但超過50%的情況下,工作會因此出現某種錯誤。雖然只是小錯誤,但如果放任不管繼續工作,也會引起嚴重的人為失誤。
總是認為對方的言行充滿惡意(杏仁體)
相關實驗表明,身體健康的人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下,杏仁體會更加活躍。杏仁體位於腦部,體積較小、呈杏仁狀。大腦能依靠它判斷外界刺激是否會對自與產生傷害,並提高身體的代謝率,以正面應對或逃避外界刺激。
如果杏仁體過於活躍,即使是微小的刺激,身體也會做出反應。即更在平和的人際交往中,我們也會認為對方的言行存在惡意,進而做出不必要的攻擊行為。如果在冷靜之後會反思“剛才為什麼會生氣呢”就説明是睡眠不足導致了杏仁體過於活躍。
什麼是一個高質量的睡眠?
很多人都覺得睡眠就是休息,但其實睡眠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並且睡眠的狀態,比人白天清醒的狀態還要多出很多層次。睡眠具有周期性、自發性和可逆性這三大特徵。
在往期的專家講堂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專家郭兮恆主任介紹:人的睡眠會隨着年齡的增長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年齡越大覺醒的時間越長,睡眠時間越少。比如:剛出生的嬰兒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處在反反覆覆的睡眠狀態;隨着年齡的增長,睡眠逐漸呈規律狀態,主要集中在夜間睡眠。因此人的睡眠都是有一定的睡眠週期。
那麼什麼是睡眠週期呢?
首先需要提到一種新的睡眠的理念:R90即90分鐘為一個睡眠週期,一個睡眠週期被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打瞌睡
第二階段:淺睡眠
第三階段:深睡眠
最後一個階段:快速眼動睡眠
也就是在整個睡眠週期(90分鐘)中你會經歷打瞌睡——淺睡眠——深睡眠——沉睡,週而復始。每個睡眠週期大概是90分鐘,一般完成4-5個睡眠週期,人就會自動醒。
圖:不同年齡段睡眠的規律性(黑色標記處為睡眠時間)
圖:不同年齡段睡眠結構變化
郭兮恆主任介紹,雖然睡眠的每個週期都十分重要,但是通常來説反應睡眠質量最重要的成分是深睡眠和做夢的睡眠,也就是説在整個睡眠週期中,你的深睡眠和做夢的睡眠佔總體睡眠的佔比,與你的睡眠質量正相關。
通過下圖,我們也可以瞭解到,在前半夜中深睡眠的比例就比較高,後半夜則是做夢的睡眠比例比較高。
圖:睡眠深度與睡眠週期的關係
如何才能睡得好?
瞭解了這麼多關於睡眠的知識,很多朋友肯定要問了“怎樣才能睡得好?”,關於這個問題郭兮恆醫生也在介紹了幾點小tips:
1、固定睡眠的時間:
比如每天10點上牀,6點起牀;
2、不困的時候不要上牀,建立「牀」和「睡眠」的強聯繫:
什麼樣才叫做「困」呢?困是指你需要非常努力跟睡意對抗的狀態。比如:眼睛完全睜不開,大腦完全轉不動,看到的東西沒法進入意識裏,產生「意識斷片」……諸如此類。一旦你進入「困」這個狀態,就應該當機立斷上牀去睡覺。
3、如果在牀上睡不着,你應該立刻起牀,做點平靜的事情,等有了睏意再上牀:
儘量避免不困的時候躺在牀上,也儘量不要在牀上幹其他事情,避免造成「覺醒狀態」和「牀」之間的強聯繫。
4、腦子裏不要想睡不着會對第二天造成多大的影響:
要知道人體是一個適應能力很強的系統,睡眠狀態偶爾的波動不會有什麼嚴重後果,只有當長期處於不良狀態時,系統才會受損。也就是説:偶爾睡不好、失眠,可能會讓你第二天不太舒服,但對身體並不會有多嚴重的傷害;
5、保持良好的睡眠衞生:
比如,睡前4小時內不要運動,避免茶和咖啡的攝入,儘量少喝水;睡前1小時內,不要去想令你焦慮的事情,做一些舒緩的事情,比如看看書;睡前洗個熱水澡等。
而在《快眠大全》中,也介紹了多種睡眠tips,春雨君整理了幾條比較有意思的和朋友們進行分享:
1、周圍太吵睡不着時,播放音樂
2、睡覺時,被子不要蓋住頭
3、蓋厚重的被子能睡的更好
4、洗完澡後1小時再睡覺
5、嘗試在昏暗的環境下做拉伸運動
6、降低耳朵以上部位的温度
圖源:壹圖網、自己拍的、往期PPT截圖
參考文獻:
快眠大全[M].菅原洋平 著,戚蕊 譯.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