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逝世18週年祭:抑鬱症患者眼中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
又是4月1日,對於很多影迷而言,今天不是愚人節。
18年前,時年46歲的張國榮從24層縱身一躍,告別了這個世界。
他的縱深一跳,也讓更多人關注抑鬱症這種疾病。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張國榮在生命裏的最後幾年一直飽受着抑鬱症的折磨,但為了在公眾面前呈現出最好的形象,他一直都在忍受。
(張國榮的遺書上有這樣一句話,“我一生未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抑鬱症,並不是簡單的心理問題
作為全球四大疾病之一的抑鬱症,我們自以為抑鬱症只是心理出現問題,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才會患有抑鬱症。
據世衞組織估算,全球一共有3.5億名抑鬱症患者,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高達2.1%。
但事實上,抑鬱症並不是純粹的心理問題,家族遺傳、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以及家庭變故都可能成為抑鬱症的誘因。
最初我們都認為抑鬱症最大表現是情緒消沉、自卑抑鬱,又或者悲觀厭世,但狂躁症、妄想症等一系列精神症狀,也都是屬於抑鬱症的表現。
而有2/3的患者都曾有自殺的念頭,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人數高達100萬。
抑鬱症眼中的世界,究竟是怎麼樣的?
當下,抑鬱症已成為一個熱詞,但對於潛在抑鬱症患者而言,又或者對於大眾而言,我們對抑鬱症的瞭解,僅僅限於字面。
抑鬱症患者為何會覺得不開心?內心敏感和抑鬱症的界限又在哪裏?我們該如何走出陰霾?
或許這些問題無法用醫學用語來表達,通過以下這幅漫畫,也許我們能夠進一步瞭解到抑鬱症內心的世界。
冬去春來十八載,又是一年四月一。
半世芳華,一生惆悵。
風繼續吹,那個世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