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項研究稱:10%左右受訪青少年從不鍛鍊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健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一段時間以來,青少年的睡眠、鍛鍊、心理健康等問題備受矚目,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前不久聯合發佈了中國青少年健康行為研究報告,其中提到,有20%左右的受訪青少年處於負向心理狀態,生活滿意度和社會適應性較差,在社交、自信心、自尊等方面存在問題;超過60%的受訪青少年有過情緒低落、容易發脾氣、感覺緊張等經歷,10%左右的受訪青少年每天都會出現上述狀態。

    “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研究報告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價值觀與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周華珍表示,這些結果是課題組根據2020年調查數據研究而來。報告採用了“世界衞生組織——學齡兒童健康行為”研究模型,結合中國國情和青少年健康現狀展開相關問卷調查研究。課題組分別於2010年在全國13省市,2020年在全國10省市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了此次研究報告。

    根據該項研究,在睡眠方面,受訪青少年平時晚上的平均睡眠時間為7.7小時,不足通用最低標準的8小時;在身體鍛鍊方面,受訪青少年平均每週參加超過1小時體育鍛煉的天數為2.5天,平均每月進行較劇烈運動的天數為2.8天。與2010年相比,中國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的狀況有所好轉,總體處於中等偏上水平。但仍有10%左右的受訪青少年從不鍛鍊身體,上網、做作業等久坐時間較長,這部分青少年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可能性較大。

    “在健康相關行為方面,中國青少年整體情況良好,但仍有部分學生存在飲食不規律、營養不均衡、體育鍛煉時間和強度不足、休閒活動時間較少、活動內容單調、睡眠質量不高、睡眠時間不足等問題。”周華珍説。

     她告訴記者,課題組通過數據研究結果和討論,確定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四個主要可改變的決定因素,以及風險行為模式、欺負、傷害、物質性成癮行為和精神性成隱行為、逃學和學業失敗的預測因素。這四個決定因素並不是大多數傳統預防計劃中通常針對的“風險因素”,而是四個保護性(復原力)因素,開發“青少年復原力”作為一種新的創新幹預模式,旨在減少青少年暴力、傷害、風險行為和逃學,主要側重於增強青少年健康與福祉的最優先決定因素,下學期計劃在學校開展“青少年復原力”健康 促進干預活動。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兒童處處長曾國強表示,當下兒童成長面臨的最主要的三個問題是“出生缺陷”“超重和肥胖”“兒童的早期發展”。他説,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社會各界與相關部門做好預防措施、防患於未然;也需要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做好基本保障工作。同時要加強相關科學文化知識的宣傳,推動保護兒童成長體系化、專業化、科學化。

    清華大學健康中國研究院副院長程峯教授談了當前數字媒體對青少年健康的深刻影響,尤其是當前存在通過電子媒介向青少年銷售煙草和酒精飲料的問題,他呼籲政府從政策層面關注電子媒介對青少年健康的影響。

    研究報告編撰者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副校長張樹輝介紹,針對研究顯示的問題,課題組建議,構建政府、社會與家庭有機統一的健康教育體系;提高青少年健康素養,開展健康促進活動;提高教師和父母的健康素養 ,營造健康的學校環境和家庭氛圍;積極引導青少年樹立科學的健康觀念,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以提高青少年健康素養,開展健康促進活動為例,研究結果表明,青少年健康問題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關,與家庭氛圍、學校環境、同伴交往等因素也有關。張樹輝稱,要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注青少年健康的環境,把兒童優先發展放在首位,鼓勵和接納青少年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根據性別、年級、地域差異,結合當地文化,有針對性地優先開展營養膳食、久坐、物質沉迷網絡和精神沉迷網絡、傷害、暴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講座和健康促進活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