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養生“治未病”,不必依靠“保健品”

維生素、褪黑素、護肝片……你吃過這些保健品嗎?有媒體報道,隨着大眾對健康的訴求不斷提高,我國保健品行業消費規模逐年擴大,2022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2000億元。

如今,“治未病”的觀念已經推廣至年輕一代。隨着“朋克養生”的説法在近幾年流行起來,“一邊加班熬夜、一邊吃保健品”似乎成了當代部分90後、00後的生活“常態”。“25歲以後皮膚氧化速度就很快了,要早點準備”“這些微量元素都是免疫力的基礎”……有的年輕人明明身體健康,一天卻要“為了健康”吃上好幾種保健品。然而對於這種行為,有專家指出,不少“保健品”其實並不保健,只是一般人無需服用的“營養補充劑”。

從前幾年的“降三高”“穩血糖”到現在的“清宿便”“抗糖化”,隨着保健品“消費大軍”中出現更多年輕身影,不少商家都將營銷宣傳集中到了年輕一代普遍關注的“養生熱點”上,許多社交平台上都能看到推廣這類產品的“種草筆記”。不難發現,較之以往保健品商家抓住中老年羣體普遍的養生訴求展開營銷,現下宣傳推廣則更針對當代年輕人工作生活中的“亞健康”狀態和焦慮情緒。商家往往通過“製造需求”“喚醒需求”,進一步引導年輕顧客產生購買行為。雖然產品功效不同、推廣渠道翻新,但營銷策略其實是一致的。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保健食品屬於“信任品”,是一種“即使在使用後也難以確定其質量的產品”,消費者往往只能信任它的價值而無法直接檢驗。利用這種特點,商家話術的“施展空間”也更大,被追問產品效果時,往往還可以用“因個人體質而異”“多療程鞏固方可見效”等説法來“模糊回應”,甚至能借機“綁定”顧客長期消費。另一方面,部分保健品效果“立竿見影”,反而還可能讓部分消費者“怕有依賴”“怕副作用”。兩難之下,顧客高額消費保健品,有時寧可效果不明顯、所求不過“圖個心安”。這個意義上講,有關部門不僅要對保健食品安全性嚴加把關,還要進一步明確劃定宣傳營銷的“黑白界限”、縮小其中的“灰色地帶”,讓廣大消費者多些判斷依據、少些彷徨無措。

應當認識到,面對工作生活壓力,部分年輕人無法積極調整排解而轉向保健品,同時也是一種對自身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代償行為”。因此,我們不妨多圍繞當下“養生熱點”展開科普問答,助力大眾抵禦科學流言。比如,此前就有專家學者通過主流媒體和社交平台發聲,藉助短視頻形式進行養生保健知識的科普宣傳,破除了“黑芝麻丸治脱髮”的“偽養生”説法,引發網友廣泛討論關注。要看到,通過開拓創新多元科普形式,可以及時修正網絡上“走偏”的一些養生觀念,這也是為羣體焦慮“降温”的有效方式。

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提早關注自己身心健康狀況,這本質上是一件好事,也值得倡導。但若真正要愛惜身體,“養身”就更要“養心”,不能輕信商家隻言片語、更不能只依賴服用三兩丸藥。呼籲人們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提升公眾科學素養與判斷能力,方能更好地幫助年輕羣體“治未病”、從根本上破除“養生焦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5 字。

轉載請註明: 年輕人養生“治未病”,不必依靠“保健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