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中醫藥“走出去”充滿信心

中醫藥“走出去”速度加快

疫情之下,中醫藥不僅在國內抗疫效果顯著,在海外的表現也十分驚人。

根據2020年半年報,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產連花清瘟膠囊的以嶺藥業在國外地區營業收入上漲了20倍。連花清瘟膠囊還在巴西、泰國、厄瓜多爾、新加坡等11個國家註冊並獲得上市許可。

以嶺藥業不是個例。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中藥材及中式成藥出口量從今年3月份開始呈現迅猛增加,累計同比增長量一直高於10%。

截至8月,2020年中藥材及中式成藥出口額達9.1萬噸,金額達54.7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1.2%,金額增長7.5%。

數字背後是中醫藥行業在海外不斷擴大的影響力,也帶給了海外從事中醫藥行業的華僑華人信心。

海外團體展現新活力

作為生活在意大利的一名中醫師,馬可波在疫情期間加入了抗疫援助的隊伍,並參與到中藥的配送工作中。

他認為與西醫相比,中醫更強調第一步的預防,在疫情中能夠減少輕症轉重症的可能,提高人們的免疫力。

馬可波回憶,最早在1998年,意大利中醫傳統學會就在羅馬宣告成立。疫情期間,意華僑華人抗疫隊伍能夠這樣快速地組建起來,也是因為之前就有這樣現成的隊伍。

他們的隊伍在疫情下的忙碌中不斷壯大。馬可波説,目前抗疫救援隊伍已經達到300多人,近日,他們還將宣佈正式成立新的組織——意大利中醫藥學會。

他欣慰地提到,除了原本的中醫醫師藥師,意大利的很多西醫師也加入到了學會中,擔任他們的會員甚至理事。“他們有的是博士,有的是高級醫師,也想要學習我們的針灸、醫藥學。”

談及困難,馬可波説,目前中醫藥在國外還沒有得到普遍的合法認可,受到種種限制:“國內也十分重視中醫藥的發展,給予了很多支持。而且在這場疫情中,國際也認識到了中醫的作用。我們會繼續一直努力,將中醫在意大利乃至全世界推廣開來。”

從業者信心不減

疫情給海外華僑華人中醫藥從業者帶來的不只是機遇,也有衝擊。

美國舊金山中醫學院教授、中醫頭針專家郝吉順稱,多數在美國的針灸醫生都是以個體的形式開業。疫情在美國的肆虐,給這些針灸醫師帶來了經營和收入的困難。“像我們自己的診所,也關門了3個多月。”

1989年,郝吉順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選派到美國教學和科研的第一位教師。

2015年他在美國創立了神經針灸研究院,培養美國的針灸人才。但因為疫情原因,學校已經取消4期培訓班的教學,直到最近才以網絡教學的方式重啓。

郝吉順還作為主角,參與拍攝了講述他自創療法的中西醫結合的神經針灸學的紀錄片,目前該片也因為疫情原因推遲了發行。

但是他依舊保持着樂觀態度:“因為要注意健康防護,我們開診前後都要進行消毒,能看的病人少了,但我也趁這個機會趕一下活兒。”

他自豪地説:“世界中醫針灸聯合會啓動了13本系列針灸教材的編譯工作,我是針灸學的主編和主譯。”

郝吉順還提到,疫情期間他收到了中國駐美國領館工作人員送來的口罩和慰問品:“借這個機會,我也想要向祖國表示衷心的感謝。”

談及針灸行業在海外未來的前景,郝吉順認為,經過過去30年美國中醫藥從業者的共同努力,當地對中醫教育和治療方法的認同都發生了質的變化:“至少我認識的中醫師,生意都非常好,幫助了很多人,治癒了很多人。我們的生意完全可以跟西醫來比拼,甚至比他們更好。”

他自豪地説:“中醫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繁衍和生存中作出了巨大貢獻,我相信中醫將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幸福譜寫更美好的篇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0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們對中醫藥“走出去”充滿信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