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千人有千面,其實,千人遠不止千面。因為對於同一個人而言,他可能就會有很多種面孔。對待父母家人是一個面孔,對待同事是一個面孔,對待親戚朋友,又是另外一個面孔。因為面對的人不一樣,人的面孔,其實也會發生不小的變化。
同樣的,我們所撫養的孩子,其實也有着“兩幅面孔”。
寶媽吐槽孩子一見到自己就不乖,旁人一句話令其羞愧
小雅有一個18個月的兒子,平時小雅上班,都是婆婆在家幫着帶孩子。雖然是男孩,但是也算是個天使寶寶,在家的時候自己玩兒自己的,也不怎麼哭鬧,婆婆一直説,是因為自己會帶孩子,所以孩子才這麼“天使”。
和婆婆截然相反,每次小雅回家之後,兒子就粘了上來,要寶寶、要餵飯、要抱着讀繪本,不但一步不離,還一直“掛在”小雅身上。每每這時候,婆婆都會抱怨:“你看看,你一回來,孩子就不乖了,都是被你慣的!你還不如不在家呢!”
受婆婆的影響,逐漸的,小雅也覺得兒子這樣的行為不太對,總是批評兒子不乖,甚至會拒絕孩子的各種抱抱、膩歪。
一次,開心果媽媽帶着開心果去找小雅玩,小雅就吐槽了兒子的不乖。而後,開心果媽媽只説了一句話:“你不也很喜歡對你老公撒嬌嗎?他有沒有覺得你很煩?”
小雅也是個聰明的姑娘,她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而後覺得非常羞愧。其實,孩子並不是不乖,也不是不聽話,他只是有“兩幅面孔”罷了。
寶寶一見到媽媽,瞬間變不乖?嬰幼兒“兩幅面孔”的心理原因很暖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術語叫做“社會性參照”。用在寶寶身上,就是指寶寶在和大人進行互動的時候,寶寶會根據大人的表情、動作、行為等,去調整自己的情緒與行為。簡單點説,這就是寶寶一個“察言觀色”的能力。
一般而言,寶寶在9個月之後,便會具備這項複雜的技能。
科羅拉多大學醫學中心,索茲詹姆斯教授與其他學者一起,曾做過一個比較有趣的實驗。實驗中,他們的研究主體是一個1歲大的孩子,將這個孩子放置在“視崖裝置”上。
這個裝置高1米左右,一邊是桌子,一邊是透明的玻璃,從玻璃往下看,會給人一個錯覺,看上去像是一個“深淵”。對於這樣的深淵,害怕的寶寶自然是不敢向前爬。
這時候,媽媽會站在裝置邊,媽媽做出不同的表情,寶寶的反應也不一樣。研究得出,媽媽高興,寶寶更容易越過這個“深淵”爬向媽媽。但如果媽媽生氣、害怕、呵斥等,寶寶便不會向前。
在這個實驗中,媽媽便是寶寶的參照對象。他們會根據媽媽的表情,從來做出判斷,自己下一步該如何。如果媽媽不在旁邊,而是其他人,那麼寶寶便失去了這樣的參照對象,便不會輕易向前。
寶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處於一個孩子對媽媽的愛。孩子愛媽媽、信任媽媽,所以,他會根據媽媽的表情去判斷下一步。媽媽的出現,會讓寶寶覺得自己很安全。
這時候的寶寶堅信:有媽媽陪伴我,我怎樣都可以。其實,這就是寶寶看到媽媽後,那麼點小心思,雖然有那麼點“恃寵而驕”,但是,媽媽和別人是不一樣的,所以寶寶的“面孔切換”很是自然。
知道答案後,寶媽們是不是覺得,這個原因特別甜?
想要孩子長大後更獨立,寶寶3歲前,寶爸寶媽需要做到這3點
想要孩子長大後獨立,而且性格還比較健康,那麼寶爸寶媽一定要在孩子3歲前,將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建立好。孩子只有在這時候得到足夠的愛,他們的內心才能更加安定,更能夠邁出獨立的第一步。
1、對寶寶的情感需求,要及時回應
有一句話叫:童年不幸福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彌補童年。幸福是一個大概念,對於一個孩子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的情感需求,能夠得到及時的回應。
因此,寶寶在粘着你的時候,請不要推開他,嫌棄他,而是給他想要的擁抱、親吻、膩歪等等。此時,寶寶心裏真的很滿足。
2、與寶寶要分離時,記得打好“預防針”
媽媽,是孩子最依賴的人,寶寶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最依賴的人離開自己。有些媽媽為了能夠“順利出門”,便總是騙孩子、躲孩子,然後溜出去。其實,大可不必。
媽媽在出門前,給寶寶打好“預防針”,告訴寶寶媽媽要出去幹嘛、什麼時候能回來等等。可能一開始,寶寶也會大哭,但是,逐漸的,孩子會知道,媽媽不是永久離開我,而是暫時離開我。這樣,寶寶會逐漸接受媽媽的暫時離開,並等待媽媽再次回來。
3、寶爸寶媽主動多接近、陪伴寶寶
在寶寶對爸媽有情感需求的時候,爸媽要做出及時、到位的回應。但是,也不能每次都是寶寶主動。作為父母,也要經常主動地多接近、陪伴寶寶,告訴寶寶你很愛他。
對於主動過來的愛,寶寶的內心也會很滿足。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寶寶也逐漸學會,如何表達愛。一個會説愛、表達愛的人,會更容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