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哲學家、教育家兼心理學家約翰·杜威帶我們深挖《思考的本質》,告訴我們身為教育者,更多的應該將關注點、目標放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如何使他們建立思考的習慣上,而非讓孩子們聽話、考出高分,抑或是隻關注教材本身。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有獨立人格、且價值觀正確、又有社會感的人,而不是一羣千篇一律只能讀懂教科書或只會考試的被動且長不大的孩子。
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説,我們培養一個孩子的時間跨度只有短短几年,而在這期間,還有各項任務和指標要揹負,巨大的壓力和焦慮感是免不了的,但是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説,這都是他們能夠得到有效塑造的黃金時間。然而這些機會卻沒有被很好地利用起來。
甚至很多教育從業者只是把教育單純當作一份普通工作去看待,以致於孩子們的行為只得被簡單有效的管控方式所束縛。
然而《思考的本質》使我們重新開始關注教育的初衷及目的。它告訴我們,讓每一個孩子學會獨立思考、擁有成熟的心智,才是教育者應該為之努力的目標。
思考是指有針對性地去辨別事情的真假、觀點的對錯等。也就是説種種事件地發生,觸發了人們的思考,有些人能夠進行思考,也有些人無法進行思考。
而思考的核心起源就是對某些觀點認同或是不認同,使得你去挖掘一些記憶、並搜尋一些能夠與自己想要堅持的觀點相一致的證據來強化自己的信念。
思考是一個極具主動性意味的行為,它不同於自然而然觸發的聯想和幻想,換言之,後者無益於我們的心智發展,而前者卻會使我們的心智逐漸走向成熟。
坦白地説,如果一個孩子的思想需要持續按照教育者的思路去輸出和呈現,那麼最終他就會失去思考的能力和主動性。
事實上,能夠促進孩子們獨立思考的訓練,和成績、分數、排名這些以結果為導向的事情關聯都不大。畢竟“思考”這一行為地發生,是一個孩子向內生長及發展的有效證明,而家長和老師所關注的恰恰都是浮於表面的外部發展體系。
今天我們在和成年人討論自我成長這一重要話題時,常常會問他們“你是更在意自己是否比昨天進步了一點,還是更在意你和其他朋友、同齡人之間,誰看上去更成功?”
作為成年人兼教育者,你們不妨問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你更加在意自己的內在發展,那麼你同樣也會給與孩子同樣的教育理念和空間;可如果你本身就很在意自己和其他人相比處在怎樣的水平,那麼你的持續焦慮也將被你融入到你對孩子(學生)的期望之中,並導致孩子在你指引下也開始只關注外在表現,而忽視內在發展。
説得嚴肅一點,就是主動性遭到了破壞,那麼思考力也就會下降,可以説一個不夠主動的人,是不會靜下心來思考的,因為思考者最重要的特質之一就是主動。
現在步入社會的成年人學歷普遍都越來越高了,但是以結果為導向的教育方式所培養出來的人們,真的在心智成熟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主動性等關鍵方面也都非常出眾嗎?很顯然答案並不明朗。
書中的觀點並不是在指責教育從業者做得不夠好,而是環環相扣的背景、制度、目標及願景都將一線的教師們推到了一個很難實現教育終極目的的位置上。
他們也需要花時間去應付自身所揹負的各種考核指標,而這一定會促使他們無暇關注到孩子們內心的訴求。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就斷言説,沒有任何壓力感的教師就一定會把大量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教材及授課本身。
不論是指標、制度或是教育,其終極目的都是服務於教師、教育行業以及孩子們的。而為了快速實現一些目標導致更重要的目標被忽視,所帶來的結果一定是適得其反的。
好比,如今大量的孩子們都對閲讀及學習生出了被動心態,當我們看到這一結果時,最先想到的不是該採取怎樣的措施使他們更聽話,而是孩子們之所以變成這樣的原因究竟是為什麼。
有些孩子會因為不喜歡某一位老師或是學科而導致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主動性;也有些孩子會因為長期被父母和老師忽視而變得不再願意去做那些對父母和老師來講非常看重的事情了,比如學習。
孩子的心理狀態時時都有可能變化,如何將教育深入人心,其本質還是得以人為本,即關注孩子們的情緒、心理感受、心智成熟度、獨立性、自主性等才是最底層的邏輯。
關注到這一層面的教育者,才會注重孩子們的內在發展及心理訴求。
給孩子提供一定的獨立空間,使他能夠有思考的機會。當一個人整天被父母或老師所“指導”或“指示”其做一些特定程序內的事情時,他的生活就已經失去樂趣了。
成年人的自律性得益於自己能夠掌握許多事情的發展走向及話語權,而負面情緒也大多來自於他們無法掌握某些事情的發展。
對於孩子來説也是如此。一個每天都處在被安排的狀態下的孩子,他無法發展及表現出自己真實的需求及興趣,而當老師和家長都非常享受這種對其發號施令的狀態,以滿足自己的掌控感時,孩子們就會處在一種既沒有獨處空間、又沒有訴説對象的窘境裏。
試想,這種持續失控的感受,連成年人都無法釋懷,在沒有任何正向引導的情況下,孩子們自己又該如何通過“思考”找到出路呢。
獨立性和自主性都來源於相對健康的生長環境,家庭或是學校,至少要有一方是願意深度給孩子耐心、時間、空間和施展能力的機會的。
你的孩子或是你的學生有沒有被尊重,有沒有得到這樣難得的自我發展的機會,就是教育從業者和家長們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之一。
孩子的生活是連貫的,其心理發展狀態也是連貫的,並不是在校期間家長就可以完全不去關注,而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一張成績單上,並以此來作為孩子是否在努力學習的證明,或是以此來作為對某學校或老師的評判依據。
同樣地,對於老師也是如此,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專注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來源是哪裏。
如果你觀察到一個孩子情緒失落或是注意力不夠集中,你會選擇先和孩子聊聊、聽聽他自己的想法,還是直接把這件事簡單地告訴家長,讓他們自行處理呢?
在這一點上,大家始終要做的就是用心、用心、用心,把心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們一定會感受得到;如果教育者和家長們只是一切都從自己的角度、而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做一些所謂的對孩子好的事情。
實際上只是為了通過觀察孩子們的行為來給自己貼上好老師或好家長的標籤,那麼請相信,你的孩子或學生也會有所覺察,他們比你想象的要聰明和智慧,他們會發現你們真正在意的不是他們。
教育並沒有對從業者和家長做出明確分工,但孩子必須是一切思考和決策的焦點,這就是最該花時間討論和思考的問題。
要想讓孩子們變得主動、獨立、勤于思考、對學習感興趣、有探索精神,那麼家長和老師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榜樣,並通過你們的外在呈現和行為習慣來影響孩子們的內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