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吃零食先別説“不”,注意這4點越吃越健康
在是否能給孩子吃零食這件事,很多家長其實有些矛盾,吃吧,擔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不吃吧,看這孩子眼巴巴望着別人吃零食的樣子又於心不忍。
其實,零食是人在一日三餐之外的味覺體驗和享受,也是我們多姿多彩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孩子來説也是一樣的,零食是他們探索世界、品味人生一種有效途徑。
如果把人生的各種體驗比喻成我們生命旅程的不同風景,那不讓孩子吃零食便是剝奪了其欣賞某處美景的權利,這未免有些殘忍。
所以,父母真正需要關注的,是怎樣科學、合理的給孩子吃零食。
1. 選擇適合孩子的健康零食
首先,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合適的零食類型。比如,給沒有出牙的寶寶選擇入口即化的零食,給手指精細動作發展期的寶寶選擇便於抓握的零食。
其次,看零食的生產廠家是否正規,質量檢驗標準是否合格。這些信息食品外包裝上都有,也可以通過網絡搜索進行信息比對和確認。正規廠家生產且符合國家標準的食物安全係數更高一些。
最後,閲讀所選零食的成分表。要選擇無糖或低糖、無鹽或低鹽、無添加劑或少添加劑且明確標註是否含有過敏原的產品。
在此基礎之上,父母們還可以詢問身邊購買過零食的家長們的意見,或者尋找網絡上的零食測評數據,最終確定符合自己要求的安全零食。
2. 控制好給孩子吃零食的時間、數量和頻率
零食雖然可以給孩子吃,但是父母們必須明確零食的“輔助性”特點,不要讓零食替代主食或者讓孩子對零食形成過度依賴。
第一、吃零食的時間要放在餐後或者兩餐中間。餐前吃零食會讓孩子有飽腹感,進而拒絕或少吃主食,也可能導致孩子出現挑食的不良習慣。
第二、安全係數再高的零食,營養也比不過新鮮的蔬果和主食,長期過度攝入零食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定量給孩子提供零食。這樣也有助於培養孩子自律和延遲滿足等性格。
第三、對孩子吃零食的頻率進行管控,比如每天只吃一次或兩次。如果孩子提出額外要求,父母需要向孩子講明規則,並且明確立場、堅持原則。
3. 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
孩子對於自己可以做主的事情總會格外配合,父母要善於且勇於賦予孩子權利,幫助孩子全方位的成長。
比如,家裏常備的零食有好幾種,到了吃零食的時間,就讓孩子自己決定吃哪個,吃多少。因為之前已經約定了吃零食的大體規則,孩子的決策不會偏離規則太多,而且會因為自己參與了決策而更樂於遵守約定。
4. 停止用零食進行獎懲或情緒安撫
第一種情況:孩子表現得不好就不給吃零食,這是家長常見的做法。這麼做是將孩子原有權利變成了有條件的交換,這不僅會向孩子輸出錯誤的價值觀,而且會打亂孩子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
第二種情況:一看見孩子哭鬧或是出現不良行為就用零食來“止哭”或是調節矛盾。長此以往,孩子會將吃零食當作釋放情緒的有效手段,進而可能養成負面消極的情緒管理體系,這對孩子的心理狀態有害無利。
寫在最後:
孩子對零食的喜愛除了其本身豐富的口味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對待零食的“特殊態度”。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要吃零食就會“上綱上線”,過度壓制孩子的慾望和需求,反而讓孩子對零食更加嚮往和期待。
適量吃零食能夠愉悦孩子的心情,幫助孩子用舌尖體驗豐富的外在世界,以及抵禦陌生人的零食誘惑等。因此,家長以平常心來看待孩子吃零食這件事、同時採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給孩子吃零食,既能滿足孩子的味蕾需求,也不會因此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