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不護短,教育才有力量,不姑息,孩子才有未來
心理學家武志紅説過:“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
父母給孩子什麼教育,決定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甚至,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01孩子的一個小錯
有可能釀造人生大錯
前些日子,看到一則令人匪夷所思的新聞。
一個課堂上,老師勸誡某學生遵守紀律,竟被學生抓起雨傘猛打,被打成腦震盪。
老師管紀律天經地義,學生不服教竟傷人性命!
庭審中,面對孩子的暴行,其父親及代理律師卻一味包庇:老師被打是因為“太靠近小孩”。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不可一味地縱容。
溺愛,是懸在孩子頭頂的一把刀。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都不把孩子的小錯當一回事。
孩子跟同學打架了,家長説他只是在玩鬧。
於是孩子就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隨便打人。
孩子掀了女生的裙子,家長説他只是個孩子。
於是孩子就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隨便對待女生。
孩子犯錯,家長不管,這看似是寬容,實則是無理的縱容。
中國有一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孩子小時候表現出的行為,幾乎就是他將來的樣子。
他現在犯的一個小錯誤,不加以管教,將來會變成大錯誤。
陝西一個13歲的男孩,殘忍地殺害了鄰居6歲的小兒子,甚至將他藏屍在頂樓的木箱裏。
案發之後,他和家人始終鎮定自若,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湖南一個15歲的少年,把隔壁村一個13歲的女童拐回家中,連續侵犯了3天。
備受傷害的女童,發現法律竟無法懲處壞人,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至今了無音訊。
我們不説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但孩子生來需要被教育,因為教育本身就是改良天性的行為。
若父母對孩子不管不教,包庇袒護,一定會培養出一個惡魔,將來釀成大錯。
02家長的一次管教
有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俗話説: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家長若對孩子的錯誤漠然置之,不管不教,就等於默許。
那麼孩子就會以非為是,有恃無恐,把小時候的“壞”變成長大後的“犯罪”。
古代有一個孩子,聰明伶俐,在他剛會走路時,就能從貨郎擔那裏偷回一根針。
母親沒有斥責他,反而誇他有本事。
孩子長大後,開始偷別人家的玉米,偷牛馬,偷金銀珠寶,最後被官府抓到,要秋後問斬。
行刑前,監斬官問他有什麼要求,他説:“要再吃一次媽媽的奶。”
給他送行的媽媽立即上前,不料,卻被兒子一口咬掉了乳頭。
兒子憤恨地對母親説:“我小時候偷東西,母親沒有制止,所以現在非常恨您!”
父母管教與否,真的會決定一個孩子的命運。
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
如果母親不包庇,在孩子第一次偷東西時批評教育,那麼孩子就知道絕不能偷東西。
孩子身上的惡習,都是父母沒有嚴格管教的結果。
有句話説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
教育是隨生命起始的,自孩子降生那一刻,父母的教育已經生效。
作為父母,就要從小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是非觀,建立為人處事的原則和底線,樹立安身立命的規範標杆。
清代的申涵煜説過:“愛子不教,猶飢而食之以毒,適所以害之也。”
不要包庇,不要縱容,不要捨不得管,更不要一味對孩子妥協。
03不護短,不姑息
孩子才能有長進
著名教育學者王維審先生説過:“一個孩子從小到大,無所畏懼是可怕的。”
小時候,對父母無所懼,上學時對校紀校規無所懼,成人後對法律無所懼,那麼做人就會沒有底線。
“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你還能指望他成為一個遵紀守法、品德高尚的有用之才嗎?
教育裏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完全沒有懲戒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只有“育”,更必須有“教”。
一個熊孩子在電梯裏撒尿,被監控拍了下來,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這個孩子才10歲,已經多次“作案”,被保潔員通過監控發現。
孩子的媽媽知道後,沒有護短,反而嚴厲地批評了孩子。
她要求孩子寫下檢討書,自己也做了檢討,一併貼到電梯裏。之後,她“認領”下打掃電梯衞生的任務,連續一個月每天和孩子一起清潔電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也會犯錯,就看家長怎麼教育。
只要家長不護短,不姑息,教育孩子勇於承認錯誤,知錯能改,才是對孩子真正負責。
美國作家珍妮·艾利姆説過:
“孩子有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慣子如殺子,越放任孩子,孩子就會越任性 ,然後一步錯,步步錯。
真正愛孩子,是做好孩子成長路上的導師,教導孩子變得更有教養,更有規矩。
04最有力量的教育
一定是真實的教育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樹,那麼端正且優秀的人格品質就是他們的根。
只有根扎得足夠結實,這棵樹才會枝繁葉茂。
而快樂,只是其中的一片樹葉。
如果父母只關注葉的成長,卻忽視了根的健康,最終得到的,只會是一棵枯樹。
父母如園丁,耐心栽培孩子,必定是從根源處抓起,一一消除孩子身上的問題,幫助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
修枝、剪葉、批評、管教,是教育中最真實的部分,也是最有力量的部分。
《戰爭與和平》中有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沒有人和你説不的時候,你是長不大的。”
父母要對孩子説“不”,什麼不能做,什麼不該説,什麼不能碰。
提前給孩子定規則,立規矩,讓孩子儘早走上正確的軌道。
一旦孩子犯錯,就要“按規矩辦事”,不因孩子哭鬧而改變想法,不讓孩子學會無理取鬧。
“愛之深,責之切”,父母愛孩子,但不要被盲目的愛支配,盲目的愛本質就是傷害。
要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管教有“度”,教育有“方”。
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
父母給孩子什麼教育,決定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甚至,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01孩子的一個小錯
有可能釀造人生大錯
前些日子,看到一則令人匪夷所思的新聞。
一個課堂上,老師勸誡某學生遵守紀律,竟被學生抓起雨傘猛打,被打成腦震盪。
老師管紀律天經地義,學生不服教竟傷人性命!
庭審中,面對孩子的暴行,其父親及代理律師卻一味包庇:老師被打是因為“太靠近小孩”。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不可一味地縱容。
溺愛,是懸在孩子頭頂的一把刀。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都不把孩子的小錯當一回事。
孩子跟同學打架了,家長説他只是在玩鬧。
於是孩子就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隨便打人。
孩子掀了女生的裙子,家長説他只是個孩子。
於是孩子就知道,原來自己可以隨便對待女生。
孩子犯錯,家長不管,這看似是寬容,實則是無理的縱容。
中國有一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孩子小時候表現出的行為,幾乎就是他將來的樣子。
他現在犯的一個小錯誤,不加以管教,將來會變成大錯誤。
陝西一個13歲的男孩,殘忍地殺害了鄰居6歲的小兒子,甚至將他藏屍在頂樓的木箱裏。
案發之後,他和家人始終鎮定自若,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湖南一個15歲的少年,把隔壁村一個13歲的女童拐回家中,連續侵犯了3天。
備受傷害的女童,發現法律竟無法懲處壞人,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至今了無音訊。
我們不説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但孩子生來需要被教育,因為教育本身就是改良天性的行為。
若父母對孩子不管不教,包庇袒護,一定會培養出一個惡魔,將來釀成大錯。
02家長的一次管教
有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俗話説: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家長若對孩子的錯誤漠然置之,不管不教,就等於默許。
那麼孩子就會以非為是,有恃無恐,把小時候的“壞”變成長大後的“犯罪”。
古代有一個孩子,聰明伶俐,在他剛會走路時,就能從貨郎擔那裏偷回一根針。
母親沒有斥責他,反而誇他有本事。
孩子長大後,開始偷別人家的玉米,偷牛馬,偷金銀珠寶,最後被官府抓到,要秋後問斬。
行刑前,監斬官問他有什麼要求,他説:“要再吃一次媽媽的奶。”
給他送行的媽媽立即上前,不料,卻被兒子一口咬掉了乳頭。
兒子憤恨地對母親説:“我小時候偷東西,母親沒有制止,所以現在非常恨您!”
父母管教與否,真的會決定一個孩子的命運。
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
如果母親不包庇,在孩子第一次偷東西時批評教育,那麼孩子就知道絕不能偷東西。
孩子身上的惡習,都是父母沒有嚴格管教的結果。
有句話説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
教育是隨生命起始的,自孩子降生那一刻,父母的教育已經生效。
作為父母,就要從小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是非觀,建立為人處事的原則和底線,樹立安身立命的規範標杆。
清代的申涵煜説過:“愛子不教,猶飢而食之以毒,適所以害之也。”
不要包庇,不要縱容,不要捨不得管,更不要一味對孩子妥協。
03不護短,不姑息
孩子才能有長進
著名教育學者王維審先生説過:“一個孩子從小到大,無所畏懼是可怕的。”
小時候,對父母無所懼,上學時對校紀校規無所懼,成人後對法律無所懼,那麼做人就會沒有底線。
“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你還能指望他成為一個遵紀守法、品德高尚的有用之才嗎?
教育裏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完全沒有懲戒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只有“育”,更必須有“教”。
一個熊孩子在電梯裏撒尿,被監控拍了下來,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這個孩子才10歲,已經多次“作案”,被保潔員通過監控發現。
孩子的媽媽知道後,沒有護短,反而嚴厲地批評了孩子。
她要求孩子寫下檢討書,自己也做了檢討,一併貼到電梯裏。之後,她“認領”下打掃電梯衞生的任務,連續一個月每天和孩子一起清潔電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也會犯錯,就看家長怎麼教育。
只要家長不護短,不姑息,教育孩子勇於承認錯誤,知錯能改,才是對孩子真正負責。
美國作家珍妮·艾利姆説過:
“孩子有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慣子如殺子,越放任孩子,孩子就會越任性 ,然後一步錯,步步錯。
真正愛孩子,是做好孩子成長路上的導師,教導孩子變得更有教養,更有規矩。
04最有力量的教育
一定是真實的教育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樹,那麼端正且優秀的人格品質就是他們的根。
只有根扎得足夠結實,這棵樹才會枝繁葉茂。
而快樂,只是其中的一片樹葉。
如果父母只關注葉的成長,卻忽視了根的健康,最終得到的,只會是一棵枯樹。
父母如園丁,耐心栽培孩子,必定是從根源處抓起,一一消除孩子身上的問題,幫助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
修枝、剪葉、批評、管教,是教育中最真實的部分,也是最有力量的部分。
《戰爭與和平》中有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沒有人和你説不的時候,你是長不大的。”
父母要對孩子説“不”,什麼不能做,什麼不該説,什麼不能碰。
提前給孩子定規則,立規矩,讓孩子儘早走上正確的軌道。
一旦孩子犯錯,就要“按規矩辦事”,不因孩子哭鬧而改變想法,不讓孩子學會無理取鬧。
“愛之深,責之切”,父母愛孩子,但不要被盲目的愛支配,盲目的愛本質就是傷害。
要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管教有“度”,教育有“方”。
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