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為特徵的全身性疾病。為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發生率在世界常見病排行榜上位列第七。
有報道稱,過去30年間,我國中老年骨質疏鬆症患者的數量增加了300%。其中以絕經後的女性,65歲以後的男性居多;體重過低;經常吸煙;過度飲酒和咖啡;體力活動少;缺少日照(如長期卧牀)的人羣居多。
骨骼功能與鈣質的流失
鈣是人體所需的常量元素,大約佔到人體的1.5%——2%。鈣質在人體當中有兩種形式。
一種叫做“骨鈣”除存儲在人體骨骼與牙齒當中,大約佔到人體中總鈣質的99%。
還有一種叫“血鈣”,存在於人體血液、組織液以及軟組織當中,並參與了人體幾乎所有的代謝活動。
骨鈣與血鈣在人體當中可以相互轉換,當人體還年輕的時候,對鈣質的吸收功能比較強,鈣質的流失也比較少,人體攝入多餘的鈣質就會轉換為骨鈣存儲下來,因此骨骼就會越來越精壯。
而當人體步入中老年之後,尤其是絕經後的女性以及65歲以後的男性,鈣質的吸收功能減弱,而且在人體代謝過程中流失比較嚴重,從食物中獲取的血鈣不能滿足人體正常代謝需求,骨骼中鈣質就會轉換成血鈣。時間長了骨鈣大量流失,就會形成一個個的小窟窿,骨骼就變得非常鬆脆。
所以老年人最好的就是摔跤,容易發生骨質現象,且多為粉碎性的。
因此老年人需要注意補鈣,多吃些含鈣較高的食物,比如雞蛋、牛奶、以及一些肉類食物,也可以吃些鈣片給人體提補充鈣源。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我國居民每天應補充800毫克的鈣質,而老年人每天應補充不少於1000毫克,不超過2000毫克的鈣質。
人老之後,除了鈣,還有3種營養素要補,骨骼更健康
人體吸收利用礦物質鈣和骨鈣流失受多種因素影響。在營養物質方面主要是:
1、蛋白質
膳食長期缺少蛋白質,會造成骨基質合成不足,從而影響骨骼健康。長期的高蛋白質缺乏會引起尿鈣排出增多,也影響骨組織的堅實度,增加老年人發生骨病的風險。所以,老人攝食蛋白質應適度。
一般認為,男性老人每日蛋白質的適宜攝入量為65克,女性為55克。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有雞蛋、牛奶、豆類及其加工食品、還有就是各種肉類食物。
2、維生素D
維生素D能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鈣吸收和骨膠原的合成,為促進鈣質吸收利用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富含維生素D較多的食物有海魚、魚卵、動物肝臟、蛋黃、蘑菇等。
此外,人體皮膚在陽光照射下,也可以自行合成。每天接受30分鐘左右日光浴,皮膚喝茶的維生素D即可滿足人體需求。
所以,長期缺乏運動,很少外出活動,以及冬季等陽光缺乏的季節,人體更容易缺鈣。
3、維生素K
維生素K對鈣的利用和強化骨質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老人的膳食中不能缺少維生素K。
含維生素K較多的食物有菠菜、花菜、海藻、萵苣、豌豆、香菜和蛋黃、牛奶等。
除此之外,老年人在生活中還要注意少喝些碳酸飲料,尤其是含磷較高、含鈉鹽較高、含草酸高的食物,這些物質會與鈣質結合,從而阻止人體對鈣質的吸收,鈣質流失也會嚴重。
同時,老年人應儘量避免熬夜;堅持運動鍛鍊,保持樂觀的心態等,也有助於防止鈣質流失。
最後就是要注意防止摔倒;老年人骨骼很脆弱,即使我們保護得很好或許是難免的;在生活中要特別注意,防止摔倒,以免發生骨折。同時,也不要做過於激烈的運動鍛鍊,或者過重的體力勞動,以免骨骼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