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了,孩子腿疼不一定是生長痛

家長注意了,孩子腿疼不一定是生長痛

  視覺中國供圖

  【小兒“科”】

  ◎本報記者 代小佩

  最近,許多醫院的生長髮育門診日接診量迎來高峯。其中,不少患兒及家長是來諮詢身高問題的。孩子的長高問題,是很多父母的“心頭大事”。趁着暑假,那些希望孩子能“更高一籌”的家長,便帶着娃去就診,希望他們可以長得更高。

  前不久,12歲的林林被媽媽帶去看病,起因也是身高問題。林林媽媽因擔心兒子長不高,便讓林林每天做摸高跳600個。堅持半個多月後,林林腿痛異常,家長竊喜,認為是“生長痛”,便沒將此事放在心上。結果,林林的關節疼痛加重以致不能下蹲,就醫後被診斷出脛骨結節骨骺炎。

  無獨有偶,不久前,湖北武漢一兒童經常在夜間喊腳痛,去醫院做足部X光和CT檢查,也未發現存在骨折的情況,家長就以為孩子是生長痛,沒太在意。結果孩子還是經常在夜間被疼醒。直到再次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引起孩子足部疼痛的,並非生長痛而是骨樣骨瘤,必須要經過手術治療。

  那麼,什麼是生長痛?哪些疾病容易和生長痛相混淆?我們又該如何將其與生長痛進行區分?科技日報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生長痛是身高猛長期出現的現象

  “顧名思義,生長痛是孩子在生長髮育過程中會出現的一種疼痛現象。”北京兒童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曹雋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那麼,什麼年齡段會出現生長痛呢?曹雋稱:“生長痛主要跟生長速度有關,因此生長痛會出現在兩個生長髮育的高峯期:5歲以前和青春期。臨牀上,5歲以內的幼兒比較常出現生長痛,青春期的生長速度沒有5歲以前快,再加上青春期的孩子對疼痛的耐受能力較好,所以生長痛不是很明顯。”

  一般來説,生長痛主要表現為下肢疼痛,這是因為下肢負責負重,而且下肢生長速度較快。在孩子的生長髮育高峯期,生長痛可能反覆發作,一般可以持續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

  曹雋介紹,生長痛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雙側疼痛;二是疼痛位置不固定;三是以夜間痛為主。

  “與其他一些下肢疼痛不同,生長痛是雙側下肢疼痛。與一般疾病不同,生長痛並沒有特別明確的疼痛位置。由於下肢的生長髮育是以膝關節為中心,因此生長痛通常集中在膝關節附近,但是如果問孩子具體是膝蓋哪兒疼,孩子很難説清楚具體部位。至於為什麼生長痛發生的時間以夜間為主,可能是因為白天有很多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到了晚上這些事相對減少,孩子就容易感覺到身體上不舒服。”曹雋解釋道。

  談及生長痛發生的原因,曹雋表示:“生長痛之所以發生,是由於孩子骨骼在迅速生長,導致骨骼周圍的軟組織(肌肉、神經、皮膚等)受到牽拉,從而引起疼痛感。確切地説,這種疼痛是一種‘刺激’,因身體發育產生的刺激,目的是促進原組織繼續生長,讓孩子下肢長得更長,這個過程的確會有一些不舒服。”

  出現生長痛並不是什麼壞事,這種現象意味着孩子的身體在生長。“所有兒童在生長髮育過程中都會出現生長痛,它是身高猛長期必然會出現的現象。”曹雋稱。

  “雖然生長痛不可避免,但生長痛只是生長髮育過程中的一種暫時現象。而且生長痛跟換牙疼一樣,是一種生理性反應,並不是生病,對孩子的生長髮育不會有任何影響。一旦過了快速生長髮育的階段,隨着孩子的骨骼發育成熟,生長痛便會自然消失。”曹雋表示,“總體來説,生長痛並不可怕,這種疼痛本身不劇烈,疼痛部位也沒有任何外傷史,局部組織沒有紅腫、壓痛,也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活動。”

  三大類疾病早期症狀與生長痛類似

  專家表示,從理論上來講,如果孩子出現生長痛,一般不需要進行特別處理,因為這種疼痛會自動消失。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家長對此不放心,非去醫院檢查。這時,我們醫生一般會建議家長給孩子適當補鈣,在孩子出現疼痛時,讓孩子多休息,對孩子加以安慰或對疼痛部位進行按摩、熱敷。”曹雋介紹。

  “要注意的是,生長痛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活動。所以,在出現生長痛時,沒必要限制孩子的日常活動。當然,如果孩子不是生長痛,而是由外傷或其他一些疾病引起的疼痛,孩子自己肯定也不願意走或跑跳。”曹雋稱。

  還有不少家長聽到孩子夜間喊腿腳疼,就默認孩子出現了生長痛,認為休息就能好轉。

  對此,曹雋提醒家長多一個心眼。“孩子的下肢疼並非都是生長痛,實際上,其他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狀跟生長痛的症狀比較類似。”他説。

  那麼,有哪些疾病的早期症狀和生長痛的症狀類似呢?

  曹雋介紹稱,第一類是創傷類疾病。這包括軟組織、肌肉、韌帶創傷,以及骨骼創傷(骨折、骨損傷)等。“這類比較好區分,因為創傷一般會有明確的外傷病史,比如摔倒過或磕碰過。”他説。

  第二類是感染類疾病。這指的是細菌或病原菌進入人體後造成的局部疼痛,這類病一般會有紅腫熱痛、發燒之類的表現。

  第三類是骨頭良性或惡性病變。“一些良性或惡性腫瘤在早期也會表現為局部疼痛,比如骨樣骨瘤、骨纖維皮質缺損等良性腫瘤可能會導致疼痛。還有一些惡性腫瘤也會導致類似生長痛的疼

  痛,比如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等。不過,惡性腫瘤進展較快,相對而言容易鑑別。”曹雋説。

  除此之外,孩子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其他一些異常也會引起局部疼痛,比如兒童股骨頭壞死、先天性畸形異常、膝關節半月板異常等。

  曹雋告訴記者,臨牀醫生一般可以通過詢問病史、給孩子查體或結合X光片、B超等一些影像檢查結果發現這些疾病,如果通過臨牀診斷排除了這些疾病,會再考慮孩子是不是出現生長痛。“也就是説,對生長痛沒有專門的檢查方法,只能把一些常見的疾病排除之後,再考慮生長痛。”他説。

  對下肢不明原因疼痛家長可進行初步判斷

  不過,對普通家長而言,要進行上述的排除工作並非易事。那麼,面對孩子下肢不明原因疼痛,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曹雋表示:“家長可以先問問孩子,近期有沒有摔過、磕過、被撞過。如果有明確的外傷病史,當然就比較容易判斷;如果沒有明確的外傷病史,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疼痛程度、疼痛發生的頻率以及相關伴隨症狀進行簡單判斷。”

  “從疼痛程度上看,如果疼痛影響到了孩子正常的活動、跑跳,那就比較嚴重,大概率不是生長痛;從疼痛發生頻率上看,如果疼痛劇烈且頻繁,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從伴隨症狀上看,如果孩子下肢疼且伴有發燒、關節腫脹、皮疹、跛行等症狀,最好請醫生診斷。”曹雋解釋道。

  所以,如果疼痛程度較輕、發生頻率低而且沒有伴隨症狀,並且滿足疼痛位置不固定、雙側下肢疼痛,且以夜間疼為主,基本上可以判斷為生長痛,一般不需要去醫院。但如果疼痛持續時間超過一兩個月,最好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

  “當然,除了小兒骨科疾病,其他一些疾病也會有類似下肢疼痛的表現,比如風濕免疫類疾病、幼年性特發性關節炎,或是神經性疾病、脊髓異常等。為此,建議家長首先帶孩子看小兒骨科,有時候很可能需要風濕免疫科、血液科、神經科等科室進行協助診斷。”曹雋稱,“發現異常後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如果不做判斷就想當然地把下肢疼痛歸結為生長痛,可能會導致孩子的疾病被延誤診斷。”

  另外,曹雋補充道:“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兒童最獨特的生理特點就是處於生長髮育期,而且在生長髮育過程中他們的身體變化幅度非常大。無論是從新生兒到嬰兒,還是從兒童到青春期,每個階段都有顯著的差異。”

  “基於這一特點,醫生和家長一定要學會以動態眼光觀察孩子的變化,而不能始終以靜態眼光對待孩子的改變。比如,孩子這段時間出現生長痛,絕對不能説孩子之後再出現下肢疼痛也是生長痛,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則,可能會耽誤一些疾病的發現和治療。”曹雋強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68 字。

轉載請註明: 家長注意了,孩子腿疼不一定是生長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