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優不優秀,取決於父母有沒有做過這三件事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健康

如果要問晨媽,好學生的學習方法是什麼,也許我還能列舉出好幾條,但如果要問差學生的共通點是什麼,晨媽肯定會説:“他們的專注力都很差!”
專注力的重要性,我們從小就知道。可是,更多的父母苦於孩子專注力低,卻又無從下手,最後只能衝孩子發脾氣。
熟不知,父母的這幾種不良習慣,恰恰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1/
隨意打斷孩子,“好心辦壞事”
晨媽見過不少父母在孩子做作業時,喜歡突然説這麼一句話:
“寫作業寫累了吧,先來喝口水(吃個水果)再寫吧!”

或者,還有的媽媽,在陪孩子做作業時,看孩子一道數學題算錯了,會習慣性的敲一下孩子腦袋,或者敲幾下作業本。
這兩種行為,雖然出發點都是為了關心孩子,但是實際上卻會對孩子的專注力造成影響。
孩子在寫作業時,精神保持高度集中,媽媽突然打斷孩子,孩子就會被另一件事吸引,從而忽略了眼前的作業。
等喝完水,吃完水果,還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重新投入到作業中。
而媽媽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如果時不時敲打一下孩子,則會讓孩子分散出一部分的注意力,去時刻觀察着媽媽的臉色。
同時也會造成孩子對自己的答案不自信,總渴望從他人那裏獲得肯定的答案。
因此,媽媽們在關心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時機,以免“好心辦了壞事。”
2/
強行幫助孩子
晨媽記得之前幫蛋蛋買了一塊拼圖讓他玩,但是我怕他不能一個人拼起來,所以大部分都是我一邊教他一邊幫他拼成的。
誰知道,完成之後,這小子不但不領情,還把拼圖全部打亂了。
我強壓住怒火,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抬起頭,倔強地説道:
“不是我自己拼的,我不要!”

那時,我明白了:
孩子的專注力,是需要在“單獨的探索”中逐步提升的。家長的“過度幫助”,有時只會擾亂孩子的專注力,破壞孩子的興趣。
所以,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請盡情讓他發揮吧,也許他們獨特的創造力還會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呢。
3/
父母的不專注示範
晨媽知道,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帶孩子,總會有疲倦和不耐煩的時候,想“偷個懶”,玩會手機,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我依然建議父母們在陪孩子玩的那一兩個小時裏,儘量減少看手機的時間。
當孩子看到你一直在盯着手機,他就會覺得手機上肯定有更好玩的東西,自然會湊過來和你一起看,這也會打斷他原本玩玩具時的專注力,也浪費了和孩子相伴的美好時光。
應採兒曾經在節目中,就吐槽過老公陳小春在陪兒子玩時,只知道玩手機和iPad。而她對陳小春説的一段話,晨媽特別贊同。

因此,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我們就從自己做起,放下手機,專心的享受可貴的親子時光。
4/
除了上面三件不能做的事,晨媽還想跟大家聊聊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找對了方法,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1
專注力也要分段培養
雖然專注力是伴隨一個人一生的素質,但是在孩子幼兒時期,由於大腦發育的不同,我們應當按照不同的年齡段來分類訓練。
1-2歲:
在寶寶玩玩具的時候,可以觀察他對哪個類別的玩具更有興趣,從而鼓勵他多玩那個玩具,其它玩具可以暫時收起來。
如果寶寶在做遊戲的時候,對某個遊戲很投入,也可以和他經常玩。
2-3歲:
鍛鍊孩子專心做一件事的能力。
比如,想讓孩子把桌子上的抹布和紙巾帶過來,可以分兩次説,而不是讓孩子同時拿兩樣東西。這就是著名教育學家瑪麗亞.蒙台梭利説的:
一件事情做完,再做另一件事 (one thing at a time)。
4-6歲:
培養孩子有時間計劃的做事。
一般來説,4-6歲孩子的專注力在13-20分鐘左右。因此,爸爸媽媽可以要求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內只做某件事,比如:讀繪本。讀完之後要告訴爸爸媽媽這本繪本主要講什麼內容。
02
善用計時器
有的媽媽可能會問,如果孩子在專心的做一件事,但是10分鐘後,我們一家要出門怎麼辦呢?
很簡單!只需要買一個計時器就可以了。
當我們需要出門或者吃飯時,只需要口頭告知孩子,然後開始用計時器倒計時即可。
這樣做的好處是,計時器響的一分鐘裏,可以為他從專注中抽離出來,提供一個緩和空間。
並且次數多了後,孩子對鈴聲就有了條件反射,這可比媽媽們單純的喊叫有用的多。

03
給孩子營造一個無干擾空間
這裏的空間,並不單指一個房間,它也可以是一張寫字桌,一張遊戲墊,孩子可以在這個空間裏安靜地做自己想幹的事。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空間最好離人來人往的門廊、電視劇、時不時飄香的廚房遠一些,因為這些都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