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2022虎年養生月曆請收好!每月養生要點都在這裏了
現代快報訊( 通訊員 楊璞 實習生 李文清 記者 劉峻)金牛奮蹄辭舊歲,龍騰虎躍迎新春。農曆新年已過,也揭開了新一輪養生序曲,美好的生活從健康養生開始!養生的方法很多也很簡單,是否有成效,關鍵在於持之以恆。中醫歷來重視節氣養生,如何根據節氣來調整養生方案?請看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製作的“2022虎年養生月曆”。
農曆一月 立春雨水
脾胃病科孫剛主任介紹,中醫認為春在五行屬木,與肝相應,春季養生要重視養肝,遠離煙酒,少熬夜。注意春捂要“捂”的恰到好處,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
【養生家常菜】豬肝枸杞子湯
主料:豬肝100克,枸杞子30克。製法:豬肝與枸杞子一起煲湯,調味即可。功用:補肝、養血、明目。
【養生穴位】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按摩太沖穴,能平肝息風,清熱利濕,通絡止痛。
農曆二月 驚蟄春分
“春雷響,萬物長”,“九九”豔陽天正好在驚蟄節氣的區間內,由於“春雷驚百蟲”,因此外出踏青要穿長袖衣和長褲。如果發現有蟲叮咬或皮膚有紅斑,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麻痹大意。
【養生家常菜】香菇飯。俗話説:“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春分以後,適合吃些有助於長個的香菇飯。
清炒油麥菜。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這個月容易失眠的人適合吃點香麥菜,也叫油麥菜。治未病科楊曉輝主任介紹,香麥菜有“鳳尾”之稱,有防治神經衰弱、清燥潤肺等功效,是一種低熱量、高營養的蔬菜,適量食用,有助於睡眠。
【養生穴位】玉枕穴。玉枕穴位於人體的後頭部,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3寸平枕外隆凸上緣的凹陷處,左右各一。該穴有“升清降濁”之功效,有助於防治春困。
農曆三月 清明穀雨
穀雨節氣前後,各地氣温開始回升,降雨增多,空氣濕氣大,要注意排濕排毒。預防“濕邪”要注意開窗通風,多曬太陽,適當運動。
【養生家常菜】薺菜煮雞蛋。薺菜煮雞蛋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壓的功效。肛腸科王元釗主任提醒,薺菜有助寬腸通便,便溏者慎食,體質虛寒者少食用薺菜。
臘肉炒春筍。春筍被譽為“春天菜王”,素有“葷素百搭”的盛譽。竹筍入菜可達到通便護腸的作用,有助於排毒養顏。
【養生穴位】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按摩此穴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適用於濕滯、胃脘飽脹、噯氣者。
農曆四月 立夏小滿
這個月温度逐漸攀升,因為高温、多雨等原因,人體的濕氣會增加,情緒也會更加煩躁,汗液的排泄也會加快,中醫認為“氣隨汗脱”,而“氣者陽也”,所以人體的陽氣也會因此受損。
【養生家常菜】立夏“三鮮菜”。民間節俗有諺曰:“立夏嘗三鮮。”三鮮分為水中、田裏和樹頭。水中的三鮮是螺螄、河蝦、鰣魚;地裏出產的三鮮分別是莧菜、蠶豆、豌豆糕;樹頭上長的三鮮是櫻桃、青梅、香椿頭。
【養生穴位】推拿“五經”穴位。用五指分別點按人頭部中間的督脈,兩旁的膀胱經、膽經,左右相加,共5條經脈,中醫稱之為“拿五經”。“拿五經”可刺激頭部的穴位,疏通經絡,調節神經功能,增強分泌活動,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農曆五月 芒種夏至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心內科邢俊武主任介紹,夏至節氣之後,天氣時而炎熱、時而悶熱、時而濕熱,人的情緒也會難免受到影響,要注意養心。
【養生家常菜】粉絲炒豆芽。豆芽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利小便,幫助排出體內的熱毒。其中黃豆芽偏於利濕,綠豆芽偏於清熱。此外,大家不妨喝些薏仁粥或者冬瓜鯽魚湯,有助於健脾胃,祛痰濕。
【養生穴位】曲池穴。屈肘成直角,當肘彎橫紋盡頭處;屈肘,於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按摩此穴有疏散風熱,解表散邪之功。
農曆六月 小暑大暑
三伏中最熱的中伏通常是在這個月的大暑節氣,這個節氣高温悶熱,且雷陣雨最多,要注意防暑祛濕。
【養生家常菜】河蚌燉豆腐。中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的功效。河蚌做法很多,燒、烹、燉均可,但因其性寒,脾胃虛寒、腹瀉的人不宜吃。
【養生穴位】神闕穴。三伏灸是中醫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神闕,位於“肚臍眼”。神闕為人體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本穴宜灸而禁針刺,能温通元陽、復甦固脱、調和脾胃、益氣養血。
農曆七月 立秋處暑
經過一個漫長酷暑的煎熬,人體內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及脂肪等營養耗損不少,適當“貼秋膘”有益於恢復體力。
【養生家常菜】銀耳百合蓮子羹。肺病科主任李芳介紹,銀耳可以補肺益氣,養陰潤燥。百合能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蓮子可以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心安神。
【養生穴位】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約0.5寸、鼻唇溝中。點揉迎香穴具有清熱散風,去燥潤肺,宣通鼻竅的作用。
農曆八月 白露秋分
白露節氣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要再多露身了,以免夜裏的寒涼之氣侵入機體誘發疾病,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
【養生家常菜】銀杏雞丁。銀杏有斂肺氣,定喘嗽,止帶濁,縮小便等功效。白露時節的適宜膳食還有蓮子百合粥、山藥等,這些飲食有清肺潤燥、止咳平喘、補養氣血、健脾補腎的功效。
【養生穴位】百會穴。秋季脱髮是很多人的困擾,日常頭部穴位按摩有助於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對頭髮的護養也有一定的幫助。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交點處,按摩百會穴對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農曆九月 寒露霜降
霜降節氣以後容易出現腹瀉的症狀,很多人以為是受涼引起的,但是如果總是在早晨的時候腹瀉便要注意是不是腎陽受損導致的晨瀉。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避免受涼,尤其要注意腰腹部及下肢的保暖。
【養生家常菜】南瓜粥。南瓜性温味甘,是這個時候的暖胃護胃佳品。早餐煮粥時放幾塊南瓜,或者在晚餐桌上加一道南瓜粉絲湯,簡單方便,營養美味。南瓜中含豐富的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6,還有益於眼睛健康和護膚。
【養生穴位】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按摩大椎穴有助於扶陽驅寒,温暖全身。
農曆十月 立冬小雪
立冬節氣前後,要注意防“五寒”:防頸寒,薄圍巾立領裝出門穿;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莫嫌煩;防肺寒,温肺散寒來碗神仙粥;防腰寒,雙手搓腰腎陽暖;防腳寒,家庭足浴賽靈丹。
【養生家常菜】神仙粥。“立冬”之後,常見風寒感冒,症狀比較輕的不妨食療,清代《惠直堂經驗方》中的神仙粥就是不錯的治療風寒感冒初期的食療方。正如民間廣為流傳的“神仙粥”歌訣説: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對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
【養生穴位】足三里。按揉足三里穴有益於護陽、補中益氣,該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嵴一橫指處。
農曆十一月 大雪冬至
中醫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大雪節氣之後更要注意“養藏”。從飲食養生的角度來説,熟吃雪藕是不錯的選擇,有健脾開胃,止瀉固精功效。
【養生家常菜】在大雪節氣適量吃些蓮藕粥,有較好的補益功效。
【養生穴位】耳穴。腎病科主任徐梅昌介紹説,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廓這三種按摩耳部穴位的方法有利於這個節氣的保健。
農曆十二月 小寒大寒
顏延鳳主任中醫師介紹,冬季所患的感冒大致分為三個類型:風寒、燥邪和氣虛,都可通過常見的食材來進行初步的調理:風寒感冒可以試試神仙粥暖身散寒;燥邪感冒可以試試冰糖飲清肺潤燥;氣虛感冒可以試試麥胚餅固腎益氣。
【養生家常菜】桂圓紅棗湯。用去籽紅棗和桂圓放在一起燉出來的湯汁,不僅口感甜美而且食療效果上佳。桂圓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等功效。紅棗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等功效。
【養生穴位】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掌前部1/3(不算腳趾)、腳緣兩側連線處,治未病科夏公旭副主任中醫師介紹説,搓揉這個穴位對於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乾燥的冬季上火引起的口乾、眩暈、焦躁等症狀,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