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天天喂孩子吃飯,孩子卻越喂越瘦?三個小妙招讓孩子乖乖吃飯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健康

有不少父母都會頭疼一件事:孩子不喜歡吃飯,總是挑食還大喊大鬧,吃個飯也不安分。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一定不要心急,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自己養成吃飯的好習慣,而不是讓孩子張口直接喂他,這樣被動進食只會讓他越吃越瘦!

 

飲食習慣是從小培養的,一旦養成了壞習慣將很難改正,並且對孩子的營養吸收造成影響。有的孩子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有的喜歡敲打餐具,還有的“囫圇吞棗”,不會細嚼慢嚥……這些不良的習慣都需要家長耐心糾正和指導。通過本文介紹的三個“妙招”幫助孩子輕鬆養成好習慣,孩子自己學會吃飯,從此不再操心。

 

第一點,自主進食很關鍵

目前歐美國家推崇的一種育兒理念叫做“自主進食”,就是在孩子吃飯的過程中家長不需要進行過多幹預,讓寶寶自己動手就形成了一種行為模式,很快就學會自己吃飯。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從4-6個月斷奶之後就可以慢慢給孩子添加一些輔食配合奶粉餵養,大部分輔食應該挑選易咀嚼、易抓握的食物,一般質地較軟,並且具有手指的形狀方便寶寶拿取。有家長擔心孩子自己進食會不會噎到?其實並不會。寶寶其實非常聰明,在咬一口後,他會將食物慢慢送到牙牀咀嚼,弄不會噎住。在孩子7個月大時,手上的力量進一步增大,就可以給他買一把小勺子自己學吃飯了。不過在學習過程中寶寶可能會弄得到處都是飯渣,雖然“畫面很美”,但是一旦經過了學習階段,寶寶就能自己學會吃飯,不再需要家長操心。

 

第二點,食物不要千篇一律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因此新的食物的顏色、氣味、温度等刺激對他們而言都是一種新奇的體驗,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養成規律三餐的習慣。因此家長可以多看看網上的五花八門的育兒菜譜,各種不同的食物對於孩子而言也能補充全面的營養素,讓他們不會在養成期挑食,也能增強他們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另外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可愛的各種形狀的餐盤和餐具,比如説小熊形狀的盤子、小豬形狀的碟子等等,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愛不釋手,對吃飯也產生了興趣。另外,孩子在飯前飯後不要喂零食。孩子胃腸功能較弱,而零食含糖量高,佔據了部分胃容量,哪裏還有餘力吃飯呢?而飯後則是胃腸消化的時間,因此可以在充分消化吸收之後再給孩子吃一些水果之類的食物。

 

第三點,不允許吃飯時做其他的事情

有些小朋友不積極吃飯,卻對看動畫片情有獨鍾,不少溺愛孩子的家長心想只要孩子不耽誤吃飯,邊吃邊看電視也沒什麼。其實則不然,在吃飯時看孩子喜歡的動畫片會讓孩子分神,再好吃的飯菜都變得索然無味,哪裏還有心思認真吃飯呢?有的孩子還喜歡在吃飯時發出聲音、大吵大鬧、敲擊餐具,家長都應該進行糾正,讓孩子學會基本的餐桌禮儀,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對孩子的行為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家長是孩子的啓蒙老師,從行為的養成到性格的磨鍊都需要悉心地指導和培養,家長也不要心急。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家長只要做好榜樣作用,孩子很快就可以跟着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