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為人父母的朋友們肯定會有這樣的感慨:父母似乎永遠都在為孩子操心,出生的時候,要操心這個孩子是否健康可能有的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不太一樣。別人家的孩子是先會爬再會走路,但是自己家的孩子卻是先會走路再會爬,家長就會擔心自家的孩子健不健康。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主要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並且她在育兒領域中也有獨特的見解,曾經關於育兒的講壇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李玫瑾直言:"先爬後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很大!
當寶寶開始爬行時,會涉及到全身上下以及四肢的活動,經常練的話也可以鍛鍊四肢的協調能力,這樣一來長大以後也不會手腳不平衡。而直接學習走路沒有爬行的孩子,便會在走路的時候踉踉蹌蹌,平衡能力也較差,而四肢的協調能力比起先學習爬行的孩子來説,確實有點弱。
2、大腦的靈活度
爬行訓練是寶寶學走路之前的一種運動方式,由着大腦發出的指令帶動身體上下的相互協調,由此一來,左右手和腿部的交替都是由於大腦開始活動而引起的。先爬行的孩子因為大腦的經常使用,所以靈活度會高很多,而長大之後相比起"不爬就走"的孩子更多了一份機靈和敏捷。
3.探索慾望不一樣
爬行的過程是寶寶自主探索的過程,所以愛爬的寶寶會對世界抱有更強了的好奇心,這與總是被媽媽抱着去看不同,爬行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滿足。
別小看了這點差別,幼年的細節在固化後會形成習慣,較之於很少爬的寶寶,愛爬的寶寶性格更活潑一些,反應也較為敏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