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這個月的年齡,嬰兒仍然握緊拳頭,這可能是腦癱的早期預警信號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健康

寶寶剛出生後,細心的寶爸經常發現他們會時常緊握自己的小拳頭,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究竟是為何呢?                           專家解釋

這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寶寶在媽媽肚子裏待了近10個月,由於伸展空間有限,所以直到出生前,他們就一直緊握小手,剛出生沒多久,其大腦皮層尚未發育完善,寶寶還無法控制自己的手部肌肉,使其曲肌(骨骼收縮的肌肉)發育比伸肌(骨骼伸展的肌肉)發育要好,所以可能會經常保持“握拳”姿勢。

大圖模式

臨牀上也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抓握反射”,隨着寶寶不斷地長大,這些發育會逐步完善,一般在3~4個月的時候,其曲肌和張肌會趨於平衡,他們的小手將不會再雙手緊握,若寶寶在4個月的時候,依然出現這種情況,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你家娃大腦發育可能遲緩了。若6個月以後仍未消失,最好趕快去醫院檢查一遍。

如何判斷寶寶握拳是否正常

0~3個月的寶寶:輕輕敲寶寶手背,手就會自然張開,即為正常。

3~4個月的寶寶:大約有一半時間張開,一半時間握拳,即為正常。

4個月以後的寶寶:手基本全張開,而且可自主抓握東西,即為正常。

如果寶寶4個月之後,手還是握拳狀態,且頭頸鬆軟抬不起來,將他懸空抱起時,四肢呈下垂狀態,身體還突然僵硬,屈曲身體十分困難,當心是腦癱。

專家:過了這個月份,父母應當幫寶寶打開拳頭

研究發現,到了4個月左右,父母就應該訓練寶寶打開拳頭,好處如下:

1、促進大腦發育

俗話説“十指連心”,手部非常靈活的人,大腦發育更好。因手部的動作需要依靠大腦神經的調節,及時地打開寶寶的小手,可以讓他的手指變得很靈活,從而促進大腦發育。

大圖模式

2、提高思維能力

寶寶通過小手玩自己喜歡的玩具,這就是一種主動接觸、學習事物,這個過程可以很好地鍛鍊他的手眼協調能力,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發展。

3、更好認知新事物

寶寶打開小手之後,他可以通過小手來觸摸東西來感知周邊的環境,可以對周邊的事物有更好的認知。

如何鍛鍊寶寶小手的抓握能力?

1、按摩小手

在寶寶心情還不錯的時候,可以給他們的小手做一下按摩,媽媽温柔的觸感會讓他心情愉悦,也會給他的大腦皮層帶來刺激,這時候小拳頭會慢慢鬆開,另外,也可以在邊洗澡的時候,邊按摩一下小手。

大圖模式

2、幫助小手做開合動作

我們可以一邊跟寶寶聊天,一邊輕輕地掰開他們的手指,然後再閉合,讓他們感受一下手指舒展的感覺。另外,可以在餵奶的時候,將我們的手伸進他的手掌裏,輕輕撫摸寶寶緊握的小手,讓他的小手張開,邊摸邊跟寶寶説話。

大圖模式

3、試着讓寶寶抓握東西

通常情況下,寶寶在出生1~2個月後,如果你去碰他的小手,他會緊緊抓住不鬆開,其實這是他們無意識的抓握反射。在他們4個月左右,媽媽們可以準備一些顏色鮮豔的玩具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進而嘗試主動抓握東西。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方式幫助寶寶打開他們的小手。

延伸閲讀:專屬1歲以內寶寶的神奇生理反射

1、吞嚥反射

這是新生兒反射的一種,是食物入口後,引起的一系列關於肌肉反射性、順序性的收縮反應,該反射傳入神經分佈於會咽、軟齶以及咽後壁等處,早期的寶寶神經還沒有發育完善,這種反射能力較弱,容易出現流涎現象。

2、吸吮反射

這是新生兒無條件的生理反射。當母親的手指碰到嬰兒的角落。然而,有些嬰兒在睡眠中仍可能保持吮吸反射。

大圖模式

3、擁抱反射

這是寶寶最具防禦性的生理反射。當媽媽或是有人靠近他們身邊或是發出響聲,他們會兩臂立馬外展伸直,繼而屈曲內收到胸前,呈擁抱狀,這是寶寶大腦系統還未發育完善,引起脊髓的固有反射。一般出現在0~3個月,4個月後會開始逐步消失,6個月後完全消失;9個月以後仍出現,是大腦慢性病變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