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嘮叨不僅是愛的體現,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你同意嗎?

記得以前在小編每次出門前,父母總是千叮嚀萬囑咐,不厭其煩。就算是電話裏也是不放過要繼續嘮叨,然後等他們説完之後,也沒想過要問問怎麼想的,就急急忙忙掛掉電話,對於他們來説好像已經完成了傳達命令一樣。效果如何,可想而知了,根本沒有聽進去。所以今天‘嘮叨’這話題。

首先,我們可能採取了一種跟不上兒童發展步伐的教育方式。當父母遇到孩子的問題或認為孩子一定要記住的事情時,如果他們多次提醒他們,雖然愛子很想這樣做,但對於有自我概念的孩子來説,這相當於忽視了他們的內心感受。這種教育不會有任何效果。這不僅是浪費語言和精力,還可能引起孩子的負面情緒,或是家長眼中的不聽話叛逆行為。

父母的嘮叨不僅是愛的體現,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你同意嗎?

第二.可能會使孩子失去傾聽。在許多時候,家長看到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現,不全是錯誤。如果家長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而是自己不停的説,那孩子那怕有滿腹的話,在這種情況下也説不出來。就算孩子説出一些,家長反以為是孩子狡辯。所以,人有兩個耳朵和眼睛,卻只有一張嘴,就是要大家多看、多聽、少説話,還有會聽!

父母的嘮叨不僅是愛的體現,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你同意嗎?

第三.可能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嘮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不信任和帶有指責的表現,是家長不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將自己的期望和不滿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如果長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傳遞給孩子。孩子會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嚴重的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當孩子的負面情緒積累過多,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發展。

父母的嘮叨不僅是愛的體現,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你同意嗎?

第四.可能會使親子溝通出現斷裂,孩子失去對家的眷戀。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嘮叨不僅傷害親子關係,也使父母的焦慮和壓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長還像小時候那樣管教孩子,只能加深親子關係的裂痕。於是,本來應該成為避風港的家,在孩子眼裏反成為“風暴”中心。等到了青春期,孩子會發生“出走”現象。

父母的嘮叨不僅是愛的體現,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你同意嗎?

第五.可能會扼殺孩子責任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長不停的嘮叨和説教,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他們認為反正有人會提醒,便不會用心做事。而當問題出現以後,就會把責任推到家長身上,成為典型的外歸因。所以,長期被嘮叨的孩子,缺少責任感和獨立意識,變得懶惰、散漫,通常會唯父母是瞻,難獲得個性自由和全面發展。

父母的嘮叨不僅是愛的體現,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你同意嗎?

當孩子到了一定階段得時候,更多的應該和孩子當朋友去交流,而不是用長輩的權威去強制要求孩子自己認為是對的東西。更何況時代再發展,社會在進步,如果自身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以往的經驗只會讓孩子陷入更大的困境。只有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性,適當提供解決困難的思路,讓孩子自由發揮,才能獨立成長。

大家是不是有類似經歷,歡迎留言交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38 字。

轉載請註明: 父母的嘮叨不僅是愛的體現,也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你同意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