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説:“貴人語遲”,意思是説:是貴人的孩子説話才晚。其實這是老人疼寶的話,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經調查研究表明,開口早的會表達的孩子擁有更高的理解能力和更好的邏輯思維。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這9做3不做,引導寶寶更早開口説話,讓寶寶的發展贏在起跑線上。
家長不能做這三件事
1. 打斷寶寶説話
一般一兩歲左右的寶寶已經會咿咿呀呀地説出簡單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了,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要打斷寶寶説話,也許父母覺得沒聽清寶寶説什麼或者看着寶寶表達費力就替寶寶説了。
但是這樣打斷寶寶的表達會讓寶寶下一次不想主動表達並且不高興父母不認真聽自己説話。
其實寶寶主動表達是一個好的事情,這個過程中可以調動寶寶腦海中的詞彙量,激發寶寶組織語言的能力,父母只需要耐心地看着寶寶讓寶寶説完就好了。
2. 學寶寶説兒話
這個現象很多父母都會有,而且大多數父母們都沒有注意。所謂學寶寶説兒話就是:寶寶説吃飯飯,父母也説吃飯飯。
因為寶寶奶聲奶氣地説疊詞真的是很可愛,父母們忍不住學寶寶説話去逗寶寶。但是這樣對寶寶語言的發展是沒有幫助的,在這樣無意義的語言互動中,寶寶能接觸的詞彙量變少了,也無法從父母那學到完整有邏輯的句子表達了。
3. 替寶寶説話
寶寶最初開始説話的時候對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總是有點力不從心,因為他們會説的話還很少。這時有的父母就替寶寶着急:“是不是要這個啊?還是要那個?”“是不是想喝水?”……
父母這樣猜總能猜對,慢慢地寶寶也就懶得自己主動表達了。而當寶寶的需求複雜化後,父母也猜不到、寶寶也不會説,寶寶便急的哭鬧起來。所以在寶寶最初試着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讓寶寶自己説出來。
讓寶寶早開口説話,家長要多做這9件事
語言上
1. 和寶寶説話或者和家裏人説話時都要發音標準、咬字清晰,給寶寶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在寶寶身邊形成正確的語言氛圍,寶寶就能更早的開口説話。
2. 父母哄着寶寶説話的時候,能給出的有價值信息很少,也不能提供正確簡單的語言邏輯。像對大人説話一樣對寶寶説話,寶寶就能在和父母的互動中學到很多,成為説話像“小大人兒”一樣的聰明孩子。
3. 有意識的教寶寶説話,比如寶寶只會説“媽媽,汽車”。媽媽可以有意識地教寶寶説“媽媽幫我把小汽車拿過來”,多重複這樣的長語句有助提升寶寶的思維能力和語言邏輯,慢慢寶寶就會在父母的重複教學中提升自己的説話能力。
互動上
4. 在提問中引導寶寶學會描述。比如在看故事繪本時,父母就問寶寶,書上畫了什麼呀?有幾個人物、都穿着什麼顏色的衣服。在提問中寶寶無形中學會了描述,也增加了詞彙量。
5. 多給寶寶表達的機會,父母不求和寶寶心有靈犀,一個眼神就知道寶寶想要什麼。即便看出寶寶的需求也要讓寶寶自己表達出來。
6.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寶寶牙牙學語的時期,父母要不厭其煩地對寶寶説話。父母對寶寶説的每一句話其實都是在教寶寶在同樣的情況下如何表達,所以父母在領寶寶出門玩、洗澡、做遊戲、看書等不同場景下都要多教寶寶説話。
模仿上
7. 用遊戲的方式,和寶寶互相模仿對方説話,體會不同的説話方式。
8. 模仿交通工具、不同動物等聲音,讓寶寶感受不同生物、不同物體之間發聲的不同,提升寶寶的發聲興趣。
9. 陪寶寶看動畫片時讓寶寶模仿動畫人物的説話方式、説話聲音,模仿動畫人物和寶寶趣味互動,讓寶寶更愛開口説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