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喝松針……于右任的養生長壽之法都有哪些?
民國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一生歷經磨難滄桑浮沉,卻始終守中持正寵辱不驚,以86歲得享高壽,並得到大眾廣泛的尊崇。從他的生活細節中,不僅可以讀懂其人生追求,還可以感悟其善於養生的高深智慧。 關於養生,他有一副著名的楹聯“不養生而壽,處塵世而仙”,其實他的“不養而壽”本身也是一種養生之道。
于右任像
學書用於養心愈疾,君子樂之
利用書法養生保健,在中國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名醫黃匡在著作《甌北醫話》中也談到書法的健身作用:“學書用於養心愈疾,君子樂之。”
養生專家周星蓮在其《臨池管見論》中説道:“作書能養氣,以能助氣,靜坐作楷書數十字或數百字,便學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揮臨,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覺靈心煥發。”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明代何喬遠對書法養生有精闢的見解:“書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氣,散心中鬱,故書家每得以無疾而壽。”指出,書法能夠解鬱。
于右任先生尤擅草書,而草書被養生專家劃分到“靈動書畫”一類,這一類書畫更能振奮精神,激動人心,更具陽剛之美。靈動書畫包括行書、草書、寫意繪畫,解鬱作用更好。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據保健專家分析,藝術創作可以刺激了大腦細胞活性,激發了其功能,從而調節了內分泌、微循環、肺泡和臟器的功能,致使細胞的活力和有序性增加。
在數十年如一日的藝術生涯中,對創作者來説,早已將肢體的動作與內在的氣息合而為一、協調貫通。久而久之,自然能對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起到調節護理作用。由此可見,于右任的長壽,與其畢生執着鍾愛的書法藝術,的確有很大關係。
飲食有節,以食養生
于右任先生雖好美食,但不放縱口腹之慾,對於日常生活的飲食,他很注重謹和五味、飲食有節,以食來養生。將美食和養生聯繫在一起,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又得到了養生的妙處,這是於老的高明之處。晚年時,他曾在台灣長壽會演講過他的飲食養生之道。
於老常説,青菜豆腐保平安。養生,也是用山野中常見的瓜菜才最佳。他最愛吃山藥,逢人也愛推薦山藥的益脾養腎功用,説它是養生的上品。他還愛吃核桃,每天早晚都要吃幾枚核桃。他養生最強調的是益脾養腎,而核桃恰好是最滋養腎、脾、肺的。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于右任先生還曾説:“細嚼慢嚥是老生常談,但我還是要談,因為細嚼慢嚥對養生太重要了,是自古就為養生家和醫家所倡導的飲食好習慣。”醫聖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主張:“食當熟嚼。”為南宋著名醫史專家在《醫説》也指出:“食不欲急,急則傷脾,法當熟嚼令細。”細嚼慢嚥,可以穩定進餐時的情緒,防止暴飲暴食,保護腸胃;更可以幫助消化,防病強身。
寄情林木,尤愛松柏
于右任愛樹木,尤其對松樹情有獨鍾。他一生中寫了很多讚美松樹的楹聯、中堂、條幅。垂暮之年,他在廳堂中懸掛了一幅自己早年的墨寶,上書:“種柳觀生意,栽松養太和。”意指和松樹為伴,有利於協調體內的陰陽二氣。
一有空閒,他總不忘到附近的樹林中慢步獨行。他經常對身邊人説:“靜能藏神,躁則消神。樹木讓人心曠神怡,當然對身體有益。每天去樹林裏走一走,身體好得連藥都不用吃。”
于右任最愛松樹,他的保健醫生就建議他喝松針茶。松針中含有門冬氨酸、絲氨酸等17種氨基酸,以及胡蘿蔔素等多種維生素,和茶葉一起沖泡或者水煎後飲用,這種茶有着特殊的清香味。
堅持鍛鍊,常年不輟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于右任熱愛中華傳統文化,每每徜徉其中,樂此不疲。他的健身方法也是中華傳統的八段錦。每天下午16時,于右任會練一遍八段錦。練習八段錦,于右任調理出一套獨特的氣息方式,對養生和書法,都不無益處。
心胸開闊,淡泊名利
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和閲歷的日漸豐富,上了年紀的于右任,更是把保養身體、享受生活當成重中之重。如有人問及養生之道,他總以一副對聯做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意思是每個人一生當中,不如意之事大概要遠遠多於如意之事。但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對前者要鼓起忘卻的勇氣不去提及,而對後者要始終銘記於心時常惦念。于右任的人生真諦,正是建立在如此寬廣博大的胸懷之上,不能不讓人深感敬佩。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縱觀於老的一生,歷經坎坷,後半生淡泊仕途,以全副精力來習藝怡情,他的這種頤養方式和中國知識分子晚年的養生方式頗為類似,其“不養而壽”也堪稱養生之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