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意義在於不斷完整,而非完美

父母的層次等於孩子的起跑線,最需要學習與成長的是父母。

育人先育己,慈懷媽媽每週和您分享一個育兒話題,一週共讀5本書,讓我們都成為孩子眼中合格的父母。

本週,我們分享的話題是: 陪伴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的書是:《完整的成長》

點擊音頻播放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會對孩子產生三五年的影響。但是一對好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卻是一輩子的。好的家庭教育對兒童的成長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著名的幼兒教育者孫瑞雪提到:兒童的成長應該是完整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幼兒的成長卻是不完整的。

那麼如何使幼兒做到完整的成長,這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並運用正確的方法,才能得以實現。

而這本《完整的成長》便是她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對大量兒童成長案例的分析,為我們解開了眾多關於孩子培養教育的迷惑和難題。

接下來,讓我們跟着作者一起走進孩子成長的神秘世界,去探索生命的秘密。

生命是不能被禁錮的

人的生命是在自我學習中完整起來的,而最早的學習環境常常是父母有意或無意打造的。

從出生開始,我們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會受到遺傳、營養、活動、情緒、和撫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如今的社會已經走出了食物匱乏的階段,營養已不再是大問題;而遺傳又屬於是先天決定的。所以會影響孩子身體狀況的就只有是孩子的活動、情緒和撫養環境等。

而作為父母,如果在孩子開始喚醒身體的時候,卻是反向地對其進行了限制,使孩子喪失了身體上的自由,那麼我們就要開始反省了。

書中講了一個例子 :一個13個月大的寶寶,不愛動、喜歡讓人抱着,對於他人的逗樂與嘻嘻都不感興趣,也沒有探索慾望,這個寶寶看起來沒有一點活力。當作者向他吐舌頭或打招呼時,寶寶會緊閉着嘴唇注視良久,但卻沒有了下一步的行動,似乎這並不能引起他的興趣。

這樣的現象,在我們平常看來,或許會認為是正常的現象。但事實上0-2歲的兒童是感覺輸入和協調軀體動作的時期,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將這段時期稱之為“運動階段”。 這一階段的孩子正是使用身體的時候,是他用口、手、腳探索環境的時期;所以這個階段的寶寶應當開始四處走動、到處觸摸。

但是這個寶寶卻不是這樣,那麼他的活力去了哪裏呢?

在作者與寶寶媽媽深聊後發現, 原來在寶寶42天左右、還沒有吞嚥能力時,媽媽有一次喂寶寶吃魚肝油時,魚肝油丸被卡在了寶寶的喉嚨裏,差一點就鬧出了生命危險。從此以後,寶寶媽媽就有了心理障礙,因為擔心寶寶被噎住,所以她時時刻刻都很警覺。

正是因為媽媽的這份防禦和避免再次出現危險的想法和舉動,成為了孩子使用身體和開發身體功能的障礙,同時也禁錮了孩子身體的功能。當孩子的身體受到束縛時,他身體上的畏縮和緊張感就會直接導致其心理上的畏縮。

而與之相反,如果他的身體可以被自由地支配,那麼他的肢體便是柔軟和接納的,也只有在這時候,他才能展現出孩子原本鮮活的生命力。

因此作為一個對兒童有監護責任的成人來説,需要通過走入孩子的世界去了解孩子,而不是憑着“自以為”去幹預孩子。

因為兒童只有在不斷地感覺、使用、探索和開發自己身體的空間和能力的過程中,他的身體才能不斷地長大。

而成人因為已經走完了這個過程,所以當我們站在成人的角度來觀察兒童時,自然就會容易認為兒童是在做無意義或者危險的事情。

兒童是自己身體的主人,他需要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體,以便於開發身體的智慧,並依靠身體來邁向創造之路;如果一旦他的身體被禁錮了,那麼他就等於是喪失了自我。

讓情緒流淌至生命深處

情緒是兒童完整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如果想要理解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情緒、想要接納孩子就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想要愛孩子就要包容孩子的情緒。

每個孩子在出生時,情緒就伴隨而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正是依靠這些基本的情緒,逐漸發展和創造出了豐富、生動、感人、和潤澤的情感世界。

就像幼兒在剛剛進入幼兒園時,難免會有害怕的情緒,而他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哭;因為這時候的她心裏有種強烈的不安感,而這種不安使他感到很難過。

就如日常生活中,當媽媽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孩子為了不讓媽媽離開,往往會抱着媽媽的脖子撕心裂肺地大哭,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去了解幼兒的心理情緒,允許他哭泣和發泄,然後告訴孩子:“寶貝,你很安全,老師會時刻陪着你、保護你的!”由此,讓孩子的心慢慢趨於平靜。

孩子第一次到幼兒園之所以會哭泣,是因為他離開了父母來到了陌生的地方,由此而產生了恐懼的情緒,這種情緒會使孩子產生自衞。

因為很多情況下孩子去幼兒園並不是他們自己想走出家門,也不是他們自己對幼兒園好奇、有需求、或者嚮往。而是因為成人覺得孩子需要、或者成人自己需要。

因而,孩子此時的哭泣並不是傷害,而是他情緒的流淌。理解孩子的情緒,就是理解他在當時的處境下的感受,並接受他,和他一起幫助他把情緒釋放出來。

所以,這時候的安慰就是傾聽孩子的情緒、傾聽他的哭聲,這不僅是對孩子的接納也是對他的理解。

而除了哭泣的情緒以外,兒童還會有難過的情緒。書中提到:一個4歲的小女孩,滿心歡喜地穿上了媽媽剛給她買的新裙子。可她在玩耍中不小心摔倒了,不僅弄髒了裙子,還弄破了個洞。

媽媽發現後便對她指責道:“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在聽了媽媽的指責後,小女孩便開始了哇哇大哭;於是媽媽便更加指責道:“還哭,你還有理由哭?”最後,小女孩與媽媽兩人的情緒都變得混亂而焦慮。

其實,小女孩在看到自己剛剛穿上的漂亮裙子弄髒弄破時,她的情緒其實已經從興奮轉變為了懊惱、不知所措和難過;而媽媽在不知道孩子內在情緒發生了變化時就對孩子做出了指責,使得小女孩的內在情緒一片混亂,最終因為承受不住而爆發了大哭。

生活中,成人往往由於無法站在孩子的成長角度來對待孩子,所以經常會和孩子的成長機會失之交臂。

兒童認知情緒的本身就是在發展自己的認知能力,在他們出生後的第一個6年裏,發展情緒比發展認知更為重要,因為它會幫助兒童建立自己與自己的關係、並且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也會藉此得出兒童的內在世界對外在世界的反應。

在孩子生命的頭6年裏,任何可能給他帶來內心變化和衝擊的時刻,都需要有一個愛的陪伴者。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需要耐心地用愛去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緒、慰藉孩子,讓孩子從情緒的狀態中走出來。隨着孩子的成長,當他在其他部分得到發展之後,情緒也會從最基本的狀態中發展起來。

作者認為,在兒童18年的成長中,正確表達情緒會促使兒童逐漸趨於內在的平靜和祥和,並最終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

因此,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情緒的主人,激發他走進自己的內在世界,並依靠內在發展建立起對外在世界的認知,是我們作為父母需要去營造的。

“感覺”在生命

成長中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人的感覺有五大類,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皮膚的觸覺。人對於客觀世界的認知活動,便是從感覺開始的;而感覺教育也是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部分。

瑪麗亞.蒙特梭利認為感覺教育其實就是自我教育,而兒童正是通過感覺發展來創造自己的。她給教育的定義是:教育不是教師給予學生什麼東西,而是人類一種自然的活動過程;所以接受教育並不是聽講,而是從環境中汲取經驗。

有一次,一個3歲的小女孩,因為肉卡在了牙縫裏而驚恐地大聲哭喊着,她淚流滿面地張大着嘴,等待着老師的棉籤幫其把牙縫裏的肉弄出來。

這時作者來到老師身旁輕輕地問了一句:“用棉籤行嗎?” ”應該用牙籤!”老師回答道:“沒找到牙籤!”。卻不想小女孩聽了後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然後用更加驚恐的眼神看着作者。

於是作者便在小女孩的身邊坐下來,輕聲對她説道:“ 肉卡在牙縫裏,會有異樣的感覺,但沒有受傷,所以不會有危險。”

在聽完了作者的話後,小女孩雖然還在哭泣着,但很明顯她的身體已經放鬆下來了,而且哭聲中也沒有了驚恐。

當老師最後找到牙籤把肉從小女孩的牙縫裏剔出來後,小女孩便愉快地跑出去和她的朋友們去分享她的這份驚奇體驗了。

第一次牙縫裏有了異物,嘴裏有了異樣的感覺。對小女孩來説,這種感覺從未出現過,這是一種全然未知的感覺,所以讓她產生了恐懼的情緒,因此她需要通過哭泣將恐懼感流淌出去。

當小女孩從起初的感覺異樣,到驚恐情緒的流動,再到驚心動魄之後的喜悦和平靜,這是她的一個心理過程,也是她在認知上的一個上升。而兒童正是在這種不斷的偶遇中得到成長的。

反之,如果剝奪了兒童的感覺,而採用“教”的模式,那麼最終只會給兒童建構一套認知與生命分離的系統,而他們所掌握的東西就僅僅只是知識,無法形成智力。

就如生活中有許多媽媽會告訴孩子:“水是燙的、冰是涼的、刀劃到了會痛、摔倒磕到了會出血”,但卻不允許孩子去觸摸或嘗試。

再比如,學校裏有的老師會站在孩子面前教道:“1是個棒棒,2是個鴨子,3是個耳朵......”卻不知,這只是老師想當然地根據自己的想象而設計出來的比喻,但對於孩子來説,他們可能連棒棒長什麼樣子、鴨子是什麼,都不知道。

諸如這樣灌輸和馴化式的教育方法其實是在破壞孩子的成長。因為感覺是不可能被人代替完成的、也不可能被人教出來或是被人灌輸進去,它是每個人自己內在世界發生的生命體驗。

因此,正確的做法就是讓孩子通過感覺去發現自己的內在世界,讓他們成為自己感覺的主人,並依靠感覺去發現和創造自己。

當然作為家長也並不是什麼也不能做,我們可以在兒童經歷一件事情的時候,用簡短的詞彙和語言幫助他體會自己的感受。但這種表達要有遞進,並且每次遞進之前,停頓一會兒給兒童一定的體會時間。

孩子的發展只能依靠他自己的感覺,成人只是幫助他們形成概念的表述,而聯結概念、區別概念、發展思維,都是兒童自己的完成的。

從心理、意識和

思維中獲得認知

生命是一條意識長河,對兒童來説,他對世界、對自己的接納需要經歷感覺和心理後,才能最終流向認知的程序。而這個過程開始於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他們身體上的所有感覺都會隨之產生許多心理的活動。

出生時,世界在兒童的外面。兒童要成長,就不僅僅只能停留在感覺到的東西上,而是需要用感覺去撞擊內在的生命大門,並且通過內在將這些“東西”轉化為意識的存在,也就是把發現的世界接納到生命內在中,因為只有這樣,世界才能夠被他們以生命的形式所接納。

作者説,當人跟物產生關係時,人才能走進物的世界裏;人跟事件產生關係時,人才能走進事件中;人跟人產生關係時,人才能走進他人之中。

而一旦進去了,就如同進入了一個房間,在明白了、清楚了後走出來時,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心理發展到認知的過程。

然而經歷不同的心理歷程,則會得出不同的認知結果。對於孩子來説,他們沒有成形的思維,從自我感覺到轉化再到整合,這是一個緩慢的歷程,不能速成。

書中一個一歲多的小男孩比比在小區裏玩耍時,看到了一隻小鴨子,似乎是與鴨媽媽走散了,於是比比便將小鴨子帶回了家。 在與小鴨子的相處中,比比不僅感覺到了它的可愛,同時還發現了小鴨子非常喜歡水,於是比比就會經常帶着小鴨子到社區的小河裏去游泳。

而在觀察了小鴨子一段時間的游泳後,比比通過對小鴨子的觀察和分析,最終得出了小鴨子適合生活在水裏的結論。於是他告訴媽媽: “小鴨子必須生活在水裏,因為它在水裏的時候很自由、很快樂”。

在這個過程中,比比就是把“鴨子”這個實物轉化為了他內在意識,而這就是他的一個心理認知過程。

生活中,很多成人因為難以忍受孩子認知過程的漫長,往往會把認知的結果直接告訴孩子。就如前面提到的,成人會拿着一個塑料鴨子對孩子説:“這是鴨子!”。可事實上,這樣做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使孩子缺少了一個內在的認知過程,同時也影響了兒童的心理歷程和創造自我意識的過程。

認知是在生活中成長起來的,而不是被教導出來的。孩子內在的認知過程是需要通過觀察去發現的,從而使其在心理上達到轉化和接納,並最終通過組織、分析、和整合,才能把外在世界轉化到他內在的意識中。

兒童也只有在經歷了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他才能真正到達認知的層面,生命也才會得到最終的滋養。

走出精神,創造自我

情緒、感覺、心理和認知是孩子發展的一條成長鏈,它們之間彼此交融和支持,而精神則是它們的昇華,因為它可以讓孩子像鳥一樣自由地飛翔,同時它也是人類共同的嗜好。

而孩子天生就是“精神貴族”,從1歲開始,每個孩子都會對音樂、色彩、繪畫有着極高的敏感度。就如他們總是要求大人給其讀童話故事,那是因為童話故事裏充滿了事物背後的秘密,而這些秘密就是精神的內涵,童話就是孩子內在世界的風景。

精神是隱含在表象背後的本質,當我們在陪伴孩子欣賞世界名畫、看世界名著、聽經典音樂,或是和孩子一起為家裏選擇燈和燈光、一起裝飾下房子等,哪怕只是一幅畫、一束花、或者一盆綠植的擺放,這都是在和孩共度精神生活。

在“愛和自由”的教育中,教育的基點是關心孩子的生命成長和孩子內心的所有,而這自然就包括了關心孩子的精神。如果孩子的內在品質受到了關注,那麼他的精神就會被彰顯出來,整體的素質也就會提升,因而站在我們面前的就會是一個健全的孩子。

生活中,真正把人區分開來的並不是金錢的多少、地位的高低,而是人的成長結果。因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最終會發展成不同的意識層面。

書中例舉了小男孩乾乾的一個例子:乾乾經常喜歡帶着他的玩具車去幼兒園,一天,他幼兒園裏的一個小朋友小小非常想玩乾乾的玩具車,於是便提出用自己的變形金剛來換乾乾的玩具車。 乾乾同意了,便把他的玩具車給了小小,但小小卻一直遲遲地不肯把自己的變形金剛交給乾乾,每次都推説“明天帶來”。

連續多天以後,乾乾感到小小的誠信出了問題,因此他憤怒地對小小喊着“騙子!大騙子!”,直到小小終於把變形金剛交給了乾乾為止。

雖然乾乾最後拿到了變形金剛,但他告訴媽媽:他願意和小小一起玩,但小小不是他的朋友,因為小小不誠實。

由此可以看出,乾乾正是基於了他自己已經形成的東西,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所以,兒童如果在身體、情緒、感覺、心理和認知的層面不被阻礙的話,那麼他的內在機制就會達到精神這一站,而只有到達了這一站,他才能創造出自我,去發現事件背後的秘密。

瑪麗亞.蒙特梭利説過:“兒童可以通過自由支配自己的身體和行動而獲得尊嚴、通過自由使用其選擇能力而獲得意志上的獨立、通過沒有干擾獨立工作而獲得思想上的獨立。”

但在如今成人望子成龍的背後,不經意地是頻繁強制和干擾兒童,向兒童宣講成人的觀念和功績,並對他們進行訓導,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教育”出人才,殊不知這其實是毀滅的開始。

如果我們用肉眼去看,兒童只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小身體,但在這個身體的後面,我們可以看到,新生命是一個精神的存在,而在這個精神體裏則藴藏着自然的法則。

每一個生命的使命都是成為自己,成為自己的身體、情緒、感覺、認知、心理和精神的主人,而父母的責任就是保護其安全,用包容讓孩子獨立成長。

以上就是本書全部的精華內容。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説過:一個人的童年將會影響到他的一生,而一個幸福的童年也必將迎來一個幸福的人生。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尊重孩子,用愛去滋養他們的身理和心理,給他們自由的環境,讓他們去探索、發現、和感知這個世界,直到最終創造自我,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

完整,不是完美;孩子永遠都不會完美,也無須做到完美。

慈懷媽媽,育人先育己!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092 字。

轉載請註明: 成長的意義在於不斷完整,而非完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