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説話晚?可能是1歲前,沒添加這樣輔食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健康

國際衞生組織指出,當新生兒出生滿180天后,就要添加輔食,建議添加的順序為:米粉→蔬菜泥→水果泥。

執筆: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當孩子出生之後,醫生一般會建議喝母乳,但是到了6個月之後,就要給孩子開始添加輔食了。

對於新手爸爸和媽媽來説,添加什麼輔食成了令他們頭疼的問題,特別是1歲以前,吃什麼才對孩子最好,什麼絕對不能吃。

寶媽疑惑:輔食到底應該做成什麼“狀”?

婷婷去年10月份剛生了兒子,現在已經快9個月了。婷婷在4月份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為此還專門買了輔食機,每次都把食物弄成“泥”狀。

這天,婷婷的閨蜜來看婷婷和孩子,正巧碰上婷婷為孩子準備輔食,發現婷婷還在把食物“打成泥”再給孩子。

於是就問婷婷:“你家寶寶不是已經快9個月了嗎?怎麼還吃泥狀的食物?”

婷婷一臉疑惑,打成“泥”狀不對嗎?這不是對寶寶的消化好嗎?

閨蜜説:“真是應該給你科普一下,孩子輔食的形狀應該隨着月份而改變,八個月之後的寶寶,開始長牙,這時候就應該添加沫狀或丁狀的食物。”

醫生:1歲前多吃這類食物,孩子將來説話早

其實婷婷閨蜜説的沒錯,當寶寶到了8個月之後,就可以給孩子添加固體的碎末食物了。這樣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咀嚼能力。

兒科醫生表示:嬰幼兒在一歲之前學會咀嚼非常重要,咀嚼能力的好壞,關乎着孩子未來進食的習慣、營養的補充、牙齒的發育。

另外還會對孩子日後説話的早晚,發音的清晰程度都有所影響。

寶寶在吃固體的食物時,會做出咬、舔、吸、吞等一系列的咀嚼動作,這些動作會幫助寶寶鍛鍊口腔及嘴巴、下巴的相關肌肉羣,使其更加協調。

而這些肌肉羣與我們發音使用的肌肉羣基本一致,所以鍛鍊咀嚼能力,能幫助孩子更早的學習説話。

特別是吃固體食物時,對舌頭的使用非常頻繁,舌頭通過咀嚼得到了進一步的鍛鍊,這對後期寶寶開口發音的準確度特別有益。

1歲前輔食這樣吃有助於説話

1)6~8個月

對於剛開始吃輔食的孩子來説,還是要以半流質的食物為主,也就是我們説的“泥”狀食物。第一口的輔食可以選擇米糊,米糊的含鐵量比較高,而且比較好消化。

每天添加輔食2-3次即可,每次添加輔食的量控制在2-3湯匙。再之後就可以選用一些蔬菜泥,像是菠菜、胡蘿蔔等都能有效的給孩子補充營養。

2)8~9個月

8個月以後的寶寶,正是長牙的階段,這個時候就要給孩子適量的添加一些“粗顆粒”的食物,也就是“沫狀”的食物。

這樣能更好的幫助孩子鍛鍊自己的咀嚼能力,像是肉沫,就是很好的輔食。

這個階段的孩子,輔食就可以當成正餐了,每日3-4次即可。

3)9~12個月

這個階段的孩子牙齒長出的更多,輔食的形狀也可以從沫狀向“丁狀”轉變,增加寶寶的咀嚼力度,吃的食物也可以逐步向成人靠近。

每天吃3-4次的正餐,或者2次的輔食小餐,每次增加到200ml左右。

1歲之前哪些食物不能吃?

對於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説,有很多食物是不能吃的,因為這個時期,他們的腸道發育尚未完全,非常敏感,很多食物無法消化。

1. 蛋白

很多人覺得雞蛋非常有營養,是輔食的絕好原料。但是雞蛋中的蛋白質,很可能是很多寶寶的“敏原”,為了防止過敏,寶寶在1歲之前還是不要添加雞蛋的蛋白了。

2. 鮮牛奶

鮮牛奶中的一些成分對於幾個月大的寶寶也是不能消化的,如果喝了很可能對腸胃和腎臟造成負擔。

3. 豆製品

豆製品中有種成分叫“寡糖”,這種食物不容易被消化,而且一些1歲以下的寶寶,還會對豆製品過敏,所以在寶寶1歲之前,還是不要給他們吃豆製品。

4. 帶殼海鮮

海鮮也是很容易過敏的一類食物,特別是有家族過敏史的,更應該注意,在1歲之前不要給孩子吃帶殼的海鮮。

5. 粗纖維食物

粗纖維食物一直被我們認為是健康的代表,但是對於消化系統尚未完善的寶寶來説,他們無法負擔粗纖維吃完,很可能吃什麼就排出什麼,無法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