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有些老人喜歡跟孩子開玩笑,但是這些玩笑卻都帶着貶損的意思……
有的孩子聽了之後大哭起來,還會被貼上“開不起玩笑”的標籤。
有的孩子伶牙俐齒吵架懟回去,還會被説“脾氣差”、“神經病”。
家長聽了也不好受,自己的娃再怎麼樣,只要不做壞事、不傷天害理,都不應該受到這種貶損。
有的家長很氣,但是礙於對方是長輩,所以,只能説自己的孩子:“這有什麼好哭的?爺爺/奶奶只是給你開玩笑,玩不起是不是?行了,住聲!”
如果這樣説了,其實自己也是替孩子委屈的,到底應該怎麼説呢?
你可以試試這樣的説辭:“寶寶不哭了啊,你的眼睛一點都醜,爺爺/奶奶的眼睛不醜,大家都好好的,但是啊,爺爺/奶奶説你眼睛醜的樣子不好看。”
有分寸,不進行人身攻擊,避免孩子學長輩那樣貶低對方,還能為長輩留些面子,暗示長輩也注意一下自己的分寸。
少跟孩子開玩笑,孩子不懂玩笑
其實孩子的認知還沒有經過時間的磨礪,所以,孩子們並不能很好的區分什麼是真心實意,什麼是虛情假意,什麼是玩笑,什麼是事實。
你説的諷刺,在孩子這裏可能就是真的在誇他,你説的貶損,雖然你定義是玩笑,但孩子並不會察覺到這是玩笑。
別説孩子開不起玩笑,這種話不叫玩笑話
相信大家無論上學時期還是參加工作後,總是會遇到三兩個説話不注意分寸的人,喜歡開玩笑,但是玩笑總是不注意分寸,就變成了貶低。他把自己逗得呵呵笑,卻不知道被説的那個人內心有多煎熬。
無論是開玩笑式的貶低,還是貶低式的開玩笑,都是不好的行為,都是不尊重對方的行為。所以,先別説孩子開不起玩笑,而是先看看對方的話語有沒有注意分寸。
不管你有沒有對孩子用這樣的方式説過話,都應該在乎一下孩子的感受。
我相信,生活中也有一些成年人對同齡人並不會説這樣的話,因為這樣的話只會敗好感。但是卻會對孩子説,對自己親密的人説,因為越是親密就越不注意分寸,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所以,希望家長們能夠注意一下。
孩子總是被激怒,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我知道,如果讓家長説話注意分寸,肯定會有人説:“草莓孩子玻璃心就是這樣養出來的。”
“將來社會上的人可不會處處讓着你。”等等這些話。
但我想説,現在的保護更多的是為了孩子的性格養成。
前幾日,我的一個粉絲評論我的一篇文章,他講述了自己工作時遇到的真人真事。
家長説他們有帶孩子去北京檢查過,跟醫生也説了家裏的情況。當媽媽向醫生介紹家裏的保姆逗孩子的時候,醫生找到了根本。
媽媽説自己看到孩子想玩滑梯,保姆就擋住上滑梯的樓梯口,孩子想上她不讓,但孩子就着急、跺腳、哭鬧,保姆覺得很有趣。
其實在媽媽眼裏,她把自己看到的孩子的行為歸在了脾氣不好的問題上,於是就向醫生舉例了這個景象。但是在醫生眼裏,這個保姆有大大的問題。醫生介紹説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崩潰,會改變孩子的脾氣性格,孩子就容易變得暴躁易怒。
而用讓孩子崩潰的方式去逗孩子,這位保姆一直在這樣做……
孩子的性格有天生的成分,但後天的影響會改變孩子的性格,用讓孩子崩潰、難過的方式去逗孩子,這並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關係到孩子性格養成的一件大事。
所以,在別人用貶損孩子的方式開玩笑的時候,及時制止,也不要用這種方式去貶低別人的孩子。可以和孩子逗孩子,但要注意方式和分寸,孩子不會被養成玻璃心,反而會讓孩子學會區分別人的善意和惡意,讓孩子避免成為那種拿貶低當玩笑的不知分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