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通訊員王懿輝、朱耀6月11日報道:一項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上海市泌尿腫瘤研究所所長葉定偉教授和核醫學科主任宋少莉教授合作的多學科綜合診療研究成果,於北京時間今天晚上10時在美國癌症協會官方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在線發表。此項研究證實,精準PET/CT能夠有效發現傳統影像檢查未能發現的前列腺癌轉移病灶,並基於精準檢查發現的轉移病灶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從而大幅度提升前列腺癌的治癒率和生存期。
“此項研究是泌尿外科和核醫學科專家多學科臨牀研究的成果。”葉定偉教授説。
傳統影像診斷有“盲區”
“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和歐美髮達國家最大的差別是,30%中國患者初診時已經是中晚期了,而歐美髮達國家的患者多為早期。”葉定偉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前列腺癌社區早期篩查,但我國整體前列癌早期患者比例還是頗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連續六年前列腺癌根治手術量位居上海市第一位,葉定偉教授領銜的團隊在前列腺癌機器人、腹腔鏡和開放手術方面有着豐富的手術經驗,然而能夠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療的患者僅僅佔到初診患者的三分之一。
一旦初診時疾病已發展至中晚期,那就意味着很多患者失去了手術根治的機會,這些患者往往只能通過內分泌治療來控制疾病的進展。葉定偉教授告訴記者,這些接受傳統內分泌治療的患者,幾乎所有患者在1~2年後變為耐藥性前列腺癌,情況迅速惡化。因此,針對這些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迫切需要更有效、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既往對於中晚期患者的疾病分期主要依賴於傳統影像學檢查,如MRI、CT與骨掃描。但受限於檢測精度不足,這些檢查往往會遺漏小的轉移病灶。這種“未轉移”的假象也使得本應接受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患者,貽誤了治療時機,生存期也大打折扣。
新型診斷技術彌補診斷“缺陷”
為了解決傳統影像檢查在臨牀工作中的“盲區”,葉定偉教授充分發揮多學科綜合治療的優勢,聯合核醫學科探索基於PSMA/FDG標記的新型功能學影像應用,研究新型診斷技術在疾病評估中的作用和效果。
據悉,研究團隊將68Ga-PSMA與18F-FDG雙標記物PET/CT應用於傳統影像檢查證實無轉移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探索微小轉移灶的檢出率。葉定偉教授説,正是得益於新型功能學影像檢查的高敏感性與特異性,研究發現在這些傳統影像檢查中被認為“未轉移”的患者中,73%的患者實際已經出現了淋巴結或遠處轉移。
是不是每個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的患者都需要做這個新型診斷呢?研究團隊也給出初步的答案:Gleason評分較高以及PSA升高更快的前列腺癌患者,分別更容易在FDG PET/CT與PSMA PET/CT檢查中發現轉移。“這就提示我們臨牀醫生,在面對這兩類患者就需要給予新型診斷技術,加以密切留心和關注。”葉定偉教授説。
基於轉移圖譜探索精準治療
得益於雙標記物PET/CT對病灶的精準定位,研究團隊繪製了全球首個去勢抵抗前列腺癌患者(單純靠降低雄激素無法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寡轉移分佈圖譜,為此類患者探尋新的治療方式打開窗口。
據悉,在檢測到的114個病灶中,骨轉移病灶約佔52%。其中,中軸骨是這些患者骨轉移的最常見部位。“描繪轉移灶分佈圖譜只是第一步,根據轉移部位及疾病負荷進行個體化精準性的治療選擇則更加重要。”葉定偉教授強調。
目前,國際多項II期臨牀研究已經提示針對轉移灶的局部治療可以使部分寡轉移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獲益。復旦腫瘤的研究團隊參考國際權威臨牀試驗的入組標準,發現在早期去勢抵抗階段(內分泌治療失效),約51%的患者可以進行針對寡轉移灶的手術或放療,並可從中潛在獲益,改變了過去“只要轉移就無法手術治療”的常規認識,為這一部分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加精確影像學依據。
可喜的是,這項檢查已經在臨牀的診療中使得越來越多的上海前列腺癌患者獲益。以王大伯為例,通過精準影像檢查,發現了兩處早期轉移病灶。隨後,葉定偉教授在全身治療的基礎上,為他制定了:局部機器人手術治療外加轉移灶精準放療的綜合治療方式,最終病灶在治療後達到完全緩解。
據官方統計,目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為82.6%,優於國內69.2%的平均水平。葉定偉教授表示,在多學科團隊的科研和臨牀緊密推動之下,後續國內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診治會迎來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