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小網紅吃播”佩琪事件
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年僅3歲的她
在父母的放縱餵養下
已經達到70斤重
而小佩琪的父母
為了拍視頻、圈流量、博眼球
完全不考慮孩子的健康
仍安排她每天“大吃大喝”
由此招來網民指責
把孩子當作“賺錢工具”
事實上
佩琪父母正是在迎合
不少陷入“餵養誤區”的大人們
他們喜歡看到
白白胖胖的小孩子
並潛意識認為這樣才是
“可愛”“健康”
↑ 一歲半時的佩琪圓滾滾粉嘟嘟,很是可愛
家中的長輩們
平日裏生怕孩子吃不飽
也希望孩子能像小佩琪一樣
吃得多、吃得香、不挑食
畢竟“能吃就是福”
殊不知
一味放任甚至鼓勵孩子
不加節制地進食
只會適得其反
最終
讓孩子離肥胖更近
離健康更遠
孩子吃多了會怎樣?很多家長總喜歡督促孩子吃飯,甚至當孩子已經明確表示吃飽的時候,還要強迫其繼續吃完剩飯甚至再來一碗。
↑ 一段視頻中,小佩琪用稚嫩的聲音反覆央求父母:“別弄了別弄了別弄了!”
於是,在父母的強制下,孩子的胃被迫塞入了無法消化的食物量。殊不知,過量飲食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初期過量飲食
如果只是稍微過量,那麼孩子的食慾會變差,不想吃飯,偶爾會説肚子痛,或肚子不舒服。
長期過量飲食
- 食慾減退
- 口臭(明顯的酸臭味)
- 腹脹腹痛
- 大便異常(大部分會便秘,小部分會腹瀉,每天拉好幾次,每次只拉一點點,有的還會帶有酸臭味或者食物殘渣)
- 長期積食甚至會導致孩子停止長高,極少數嚴重的會導致反覆高燒、咳嗽
長期過量飲食,還會把孩子喂成了“小胖子”。吃胖點,營養就會好嗎?
其實不然,從小就長得胖而且持續性胖,會危害孩子一生的健康。
中國營養學會2017年公佈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顯示:
與正常體重兒童相比,超重兒童發生高血壓的風險為3.3倍;發生高甘油三酯的風險為2.6倍;發生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的風險為3.2倍。
成年後,肥胖兒童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兒童的2.7倍,與體重持續正常人羣相比,兒童期至成年期持續肥胖的人羣發生糖尿病的風險為4.3倍,發生代謝綜合徵的風險高達9.5倍。
兒童期的“肥胖”甚至比“中年發福”危害更大:
1. 血管硬得早
2019年《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肥胖青少年的動脈血管,在十多歲時就已經開始變得僵硬。
該研究長期追蹤3423名兒童的肥胖趨勢,在受試者17歲時,研究人員評估了他們動脈血管的僵硬程度。在調整性別、血壓、血脂、體重等變量後,發現體脂總量與動脈僵硬度呈正相關;進一步分析肥胖趨勢變化,研究人員還發現,持續體脂過高的人羣動脈更為僵硬。而動脈僵硬度高是動脈粥樣硬化一個明顯的信號,會增加心梗、中風發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2. 導致性早熟
超重和肥胖是誘發兒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而性早熟的一大危害是孩子提前終止長個兒,結果導致成年身高較矮。
3. 兒童脂肪肝
兒童脂肪肝患者越來越多,並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小,尤其肥胖的兒童更易患脂肪肝。
首都兒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對1500名北京市中小學生的一項調查顯示,肥胖兒童中脂肪肝的檢出率達10.2%,是正常體重兒童的51倍,嚴重肥胖兒童中的檢出率則高達40%以上。
4. 影響生殖功能
體重嚴重超常的7至12歲兒童,由於正處在青春啓動期的初期,身體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自身內分泌失調,腦垂體脂肪化,並直接引起生殖系統的發育遲緩。肥胖男孩的發病率為90%以上,女孩為50%以上。
5. 骨關節過度負重
肥胖的兒童由於體重較高,膝關節負重過度。膝關節是股骨和脛腓骨骨骺的所在位置,也是身高生長的重要部位,膝關節過度負重對於身高生長是不利的。
↑ 視頻中佩琪走起路來搖搖晃晃,感覺下一秒就會摔倒
6. 引發心理問題
除了對身體健康的傷害外,超重兒童在成長期往往會承擔額外的心理壓力、遭受他人惡意中傷的情況也十分普遍。
比如,3歲的小佩琪如今便不敢出門,因為出門會感覺到各種異樣的眼光。
事實上,孩子們對於自己形體的敏感程度遠遠高出大人們的想象。
此前,天津有一位小朋友就因為被老師説疫情期間長胖了,立刻生氣到掛了視頻電話,然後一邊運動一邊哭起來。
這段視頻火了,大人們只看到孩子的童真可愛,但是細細想來,孩子們對於“胖”“醜”字眼其實非常敏感,脆弱的心靈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
孩子怎麼吃?父母該這樣做父母都希望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時代不同了,飲食育兒的觀念也應該有所改變。
千萬不要放縱孩子的飲食,這點主父母做得了!一方面,父母必須破除舊觀念:吃得多不代表營養足,長得胖也不代表有福氣。當孩子特別能吃,不愛運動,影響到身體健康甚至有形體困擾時,家長必須進行適當干預。
另一方面,父母不能助長、忽視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絕不能讓孩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吃得科學合理才最為關鍵。
千萬不要逼迫孩子吃飯,這點主孩子做得了!“有一種餓叫父母覺得你餓”。曾有多少孩子小時候被逼着吃飯,長大了仍心有餘悸,甚至有了挑食、厭食的傾向。
為人父母,能夠做的是提供營養全面,花樣多變的飯菜,並且儘量改正自己壞的飲食習慣以防影響孩子,卻不能逼着孩子吃飯,往他嘴裏硬塞不喜歡吃的東西。其實,當孩子有了吃飯的自主權,他的身心都會健康。
家庭的餐桌上需要營養、科學、健康以及尊重,這樣的飯菜飽含愛意,孩子吃了才會茁壯成長!
來源:生命時報 人民日報 家長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