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的治療及預後

現如今胃潰瘍患者發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過大的生活壓力所引起。隨着發病人數的逐年增多,人們也開始留意關注相關的病理知識,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胃潰瘍的治療及預後的注意事項,希望通過介紹,您能有所收穫。

現在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不在為每天的温飽問題而發愁,但是人們卻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合理飲食,這導致胃潰瘍的發病率居高不下,成為了我國的常見病與高發病之一。它的治療問題也是患有這個疾病的人最關心的。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目標就是消除病因和控制症狀,促進潰瘍癒合,預防復發及避免併發症目前最常用的藥物分為以下幾類:

1、抑制胃酸分泌藥:目前臨牀上主要有H2受體拮抗劑(H2-RA)及質子泵抑制劑(PPI)。H2-RA可抑制基礎及刺激的胃酸分泌,常用的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PPI作用於壁細胞胃酸分泌終末步驟中的關鍵酶H -K ATP酶,使其不可逆失活,抑酸作用更強且作用持久。PPI促進潰瘍癒合的速度較快、癒合率較高,適用於各種難治性潰瘍或NSAID潰瘍患者不能停用NSAID時的治療,還可與抗生素的協同作用可用於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因此是胃潰瘍的首選用藥。常用的PPI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等。

2、粘膜保護劑:目前已不屬於治療潰瘍的一線用藥,但與抑酸藥聯用後,其可提高潰瘍癒合質量,減少潰瘍復發,常見的如硫糖鋁、膠體鉍,枸櫞酸鉍鉀、米索前列醇等。

3、胃腸動力藥:主要用於出現噁心、嘔吐、腹脹等症狀的患者以促進胃腸排空,緩解症狀。

手術治療

目前潰瘍病的治療已相當成熟,一般的潰瘍不需要經手術治療,只有在如下狀況下才需行手術治療:大出血藥物不能控制;穿孔;瘢痕性幽門梗阻;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潰瘍;高度懷疑癌變。

疾病預後治療後應複查幽門螺桿菌是否已被根除,複查一般在治療結束至少4周後進行。可採用非侵入性的C13呼氣試驗,也可通過胃鏡在檢查潰瘍是否癒合的同時取活檢做尿素酶及(或)組織學檢查。對未排除胃惡性潰瘍或有併發症的胃潰瘍應常規進行胃鏡複查。經過有效的治療,胃潰瘍的症狀可以得明顯緩解,其併發症發生也大大減少,因此胃潰瘍的預後相對較好。對於潰瘍的復發可能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控制,即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停用NSAIDs藥物及除去其他危險因素、低劑量PPI維持治療。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瞭解了治療胃潰瘍的幾種方法及預後的注意事項。生病不可怕,只要您能正確面對自己的病情,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調整好自己的生活習慣,牢記專家提出的幾點禁忌事項,相信您一定會盡早儘快的恢復健康的。祝您幸福。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7 字。

轉載請註明: 胃潰瘍的治療及預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