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心理平衡”是長壽的基石!2個“養心方”,保養心氣,抵禦濕熱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健康

《黃帝內經》認為“恬虛無”,即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才是保養心氣和身體的重點。“和氣湯”與“快活無憂散” 意在宣揚一種清靜無為、逍遙自在的人生哲學。對保證心理平衡、身心健康,不受到濕熱的侵襲有益。

“養心”就是擁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黃帝內經》認為“恬虛無”,即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オ是保養心氣和身體的重點。如果一個人貪念慾望過多,雜念重生,心神動盪,就會消耗大量能量,氣血動盪不安,心神外馳,易耗散心氣,如此,外邪一旦侵襲人體時,人就易生病,尤其是侵襲心時,會因為心氣弱而招致疾病,比如濕熱之邪犯心,導致濕熱蒙心竅,出現神昏、胸悶等疾病。

所以人要養心,達到心理平衡。“心理平衡” 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臟淳厚,氣血勻和,陰平陽秘,所以能健康長壽。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説,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

那麼該如何養心呢?可以試試 “快活無憂散” 和 “和氣湯”。可以一起來學習一下。

快活無憂散

除煩惱,斷妄想,右二味等分,為極細末。用清靜湯調服……凡合此藥,先要灑掃一靜室,窗欞虛朗,前列小檻,栽花種竹,貯水養魚,室中設一幾一榻一蒲團,每日跌坐,瞑目調息,或展玩法貼名畫,或歌古詩膽日調息,將前藥服上至三炷香久,任意所適,或散步空庭,吟弄風月,或晨玩法帕名畫,或放古詩二二首,倦則啜苦茗一甌,就枕愜息,久久覺神清氣爽,天君泰然。”

翻譯過來就是:除去煩惱,斷絕妄想,這兩味藥等分,從細小處入手,以內心清靜為湯服下…凡服用此藥,先要清掃出一間靜室,窗明几淨,窗外闢出一塊地,圍上欄杆,養上蟲魚,室內擺上一張桌案、一張牀、一塊坐墊,每天盤腿而坐,閉目調息,接照前面的藥方,堅持點燃三炷香的時間,然後任意行動,或者在庭院中散步,吟風弄月,或者賞玩帖名畫,或者吟誦兩三首古詩,累了則喝上苦茶杯,躺下體息,久而久之,就會感到神清氣爽,心平氣和。

和氣湯

專治一切客氣、怒氣、怨氣、抑鬱不平之氣。先用一個“忍”字,後用一個“忘”宇,有二味相均,用不語唾送下。此方先之以忍,可免一朝之忿也;繼之以忘,可無終身之感也。服後更飲醇酒五七杯,使燻然半酣尤佳。

“心靜則息自調、靜久則息自定;精氣神為內三定,耳目口為外三寶,常使內三寶不逐物而流,外三寶不誘中而擾;毋勞汝形、毋搖汝精,毋使汝思慮營營,寡思慮以養神、寡嗜慾以養精、毋言語以養氣。”

翻譯過來就是:“和氣湯專治一切邪氣、怒氣、怨氣氣和一切抑鬱不平之氣。其配方是:先用一個“忍”字,再用一個“忘”字,將這兩味藥調和均勻,以默默不語為液送下。這一藥方“忍”字在前,忍耐克制,可以避免一時的怒;接着用一忘字,忘卻一切,可以避免終身的遺憾。服用之後再飲醇酒五至七杯,達到半醒半醉狀態更好。

“內心安靜,氣息自然得以調攝,長久安靜,氣息自然得以安定;精、氣、神為內三寶,耳、目、ロ為外三寶,經常保持內三寶不因追求外物而流失,外三寶不受內心引誘而遭到干擾;不要讓形體勞累、不要讓精神搖盪、不要整日苦心度慮,要減少思慮以養神,減少嗜好以養材,減少言語以養氣。”

這兩個“藥方”,看似寥寥數語,作者卻將“去憂”、“和氣”的方法作用,意義等闡述得詩意盎然,妙趣橫生,尤其是巧妙地運用中醫藥學形式,論述“藥”的性味、配藥法、服藥法,意在宣揚一種清靜無為、道遙自在的人生哲學。

如此美妙的寓意和建議,讓人快樂無憂的同時又促人深思細想,洞達人生真諦,可謂提升人生修養的絕妙小品。所以如果生活中我們能效仿,並積極去“服用”,當此“二方”深入到我們日常的品格修行中時我們也就會保證心理平衡,保煩憂盡去,心氣正常,邪不得以侵擾,人也就不會受到濕熱的侵襲。

本節養生要點提煉

① 知道保持心理平衡對養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