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就要負擔起養兒育女的責任,這不僅僅是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更要照顧到孩子的精神世界。
如果父母在精神層面上沒有辦法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就會導致孩子和自己的親子關係出現裂痕。
因為在目前社會中,教養孩子的大部分責任都是媽媽在承擔,可想而知媽媽的壓力非常的大,這難免會導致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出現一些不利於孩子成長的行為,導致孩子在內心討厭自己的媽媽。
“康康,你今天的作業寫完了?怎麼又開始看電視了,不是説了看電視對眼睛不好嗎?誒,又吃冰淇淋,你説説你這幾天吃了多少個了?怎麼在這麼不讓人省心,你就不能好好聽我的話嗎?”
康康才剛剛坐下看電視沒多少久,就又被媽媽的嘮叨説得不耐煩了。“我作業已經寫完了,看會電視怎麼了?冰淇淋我也是一天一個哪有多吃啊?怎麼什麼你都要説我?”這下康康電視也看不進去了,徑直拿了冰淇淋會自己的房間裏吃。
“誒,你這孩子,説兩句話還不高興了?媽媽這不是關心你嗎?”媽媽推開康康房間的門,直接走了進來,然後繼續開始説教,“你房間怎麼這麼亂呀?你看看你,髒衣服都堆在一起了,拿去洗衣機這麼費勁嗎?還有你的被子,這麼亂糟糟的,都不捨得疊一下?我怎麼教出了你這樣的懶孩子?”
媽媽把康康的髒衣服拿了起來,一邊嘀嘀咕咕一邊出門去了,而且,她沒有關門。
康康感覺自己的忍耐實在是到了極限,他拿了自己的一點零花錢,趁着媽媽不注意,離家出走了。
在外面遊蕩了半天之後,康康就被警察叔叔和火急火燎的爸爸媽媽找到了。當警察叔叔問道他離家出走的原因時,康康説:“媽媽一直在我身邊嘮叨,我實在是受不了了,這才離家出走的。”
後來民警批評教育了康康的父母,讓他們知道,教育孩子一直唸叨並沒有多少用處,只有做到身體力行,才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健康成長。
①愛嘮叨的媽媽
就像康康的媽媽一樣,經常喜歡在孩子身邊嘮叨的媽媽,不招孩子的喜歡。雖然有的是因為媽媽想要通過重複強調在自己的話,讓孩子引起重視,但是這樣的行為和蚊子在耳邊嗡嗡叫一樣,讓人感覺很煩躁。
②控制慾極強的媽媽
有的媽媽把孩子視為自己的所有物,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必須要滿足自己的心意,如果孩子沒有做到,就會遭到媽媽的責罵。控制慾極強的媽媽把對孩子的控制看作是自己對孩子深深愛,卻不自知這樣的母愛讓孩子透不過氣。
③愛吼孩子的媽媽
有的媽媽脾氣比較暴躁,每當有不如意的事情時就會衝孩子發脾氣,吼孩子,認為這樣做會讓孩子長記性。其實這樣的媽媽只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媽媽的吼聲可能會成為孩子的成長陰影。
相信媽媽無論對孩子做出什麼行為,都是基於對孩子的愛,但是有的時候,不恰當的愛會給孩子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所以媽媽們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