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是這樣長大的,太真實了

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李玫瑾教授的時候,視頻説的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在視頻中説:情商不高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是這樣長大的,和父母脱不開關係。

如果父母是善惡分明、善解人意的人,那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孩子長大後也會變成一個聰明伶俐,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而那些整天負能量、喜歡抱怨孩子的父母,孩子會慢慢變得自卑和內向,性格也會越來越壞。

父母是孩子小時候接觸時間最久的人,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有些家長總抱怨孩子情商不高,為人處世不夠機靈,但他們想過沒有,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或許原因就出在家長身上。

李玫瑾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是這樣長大的,太真實

李玫瑾教授是研究兒童犯罪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對育兒領域也有着非常深的造詣,她的很多育兒觀念和想法,都獲得了父母們的認可和點贊。

她曾就孩子情商問題展開過研究,認為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存在以下幾種表現:

喜歡埋怨

有些孩子性格非常驕傲,做事情不如意或者失敗的時候,他們沒有想辦法去挽救,而是爭分奪秒地埋怨別人,想方設法把責任推卸出去。

通常來説,這些喜歡抱怨的孩子,身後大多都有同樣喜歡抱怨的家長。如果家長遇到事情就開始推卸責任的話,那從小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孩子,長大後又怎麼會有大出息呢?更別説成為高情商的人了。

説話特別難聽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説家長平常時説話難聽,在孩子面前都隨意“出口成髒”,久而久之,他的孩子自然也會養成這樣的壞習慣。

像那些喜歡説髒話,説話特別難聽的孩子,並不是因為他們變壞了,而是他們身後大多都站着同樣喜歡説髒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及時改正的話,那長大後就很難交到好朋友,也很難大有成就了。

容易與人起爭執

有些父母的性格比較暴躁,平常時容易和別人發生爭執,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大鬧不止。孩子從小耳濡目染,漸漸地性格也會變得暴躁,甚至扭曲極端。

等到孩子長大後,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想辦法去解決,而是使用暴力去解決。這樣的孩子,是很難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的。

都説“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平常時,父母更應該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相信在父母的培養和教育下,一定能教導出更優秀的孩子。

優秀孩子的背後,一定站着有見識、有眼光的父母

3-6歲是孩子的閲讀敏感期,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讓孩子從書中學習知識,自己幫助自己建立“行為習慣”。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01 字。

轉載請註明: 李玫瑾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是這樣長大的,太真實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