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夏德鋭從故鄉出發到外闖蕩,如今,他又回到了這裏。他這麼做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一塊不起眼的巧家小碗紅糖。
每年到了臘月前後,金沙江邊的風都是甜的,大片大片的甘蔗,隨着江風搖曳着身姿。金沙江邊白鶴灘鎮的村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十幾年前,夏德鋭就是從這裏出發。開始了到外面世界的闖蕩之路,而如今,他又回到了這裏。讓他這麼做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一塊不起眼的巧家小碗紅糖。夏德鋭今年36歲。和同齡人相比,他的人生可能更豐富些:26歲以前玩過樂隊,出過唱片;曾騎着一輛價值310元的單車去西藏;之後進入雲南信息報。(圖/文 夏德鋭)
夏德鋭做了八年的社會新聞記者,曾多次和相關部門去查過一些製假窩點,比如加入橡膠做石花菜的,做假茅台酒的,用油漆漆椰子等等,這些觸目驚心的食品生產現場,讓他對國內的食品安全充滿了迷茫和困惑。三年前,他去了台灣,並在那裏收穫了愛情。與大陸高歌猛進的工業文明不同,台灣社會在食品方面自覺向後退了幾步,整個人羣對傳統的迴歸和尋求令人驚詫,其中也包括對食材的重新發現。
夏德鋭被傳統安全食材深深吸引。回望自己的故鄉,夏德鋭突然覺得,其實在雲南,一些山高路遠、少數民族聚居地,很多地方還少有人去,正是這種工業不發達的狀態讓許多傳統民間手藝得以完整保存。於是,夏德鋭與4個同道好友組建了一支尋味美食團隊,找尋和發現被急匆匆的生活所忽略的美好。
夏德鋭找到的第一個優質食材是西雙版納野排蜂蜜,這種至今也無法被馴化的大排蜂遠離人居,生活在熱帶雨林中,有經驗的採蜜人也要長途跋涉才能抵達,每一滴蜂蜜裏都保留了自然的味道。
夏德鋭把採蜜的過程拍成了視頻,希望把尋找美食的資料保存下來。
夏德鋭心裏清楚,這些傳統美食的尋找和製作方式,説不定哪天就消失了,現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去留住它們。
年前,當風掠過發黃的甘蔗枝頭,夏德鋭的家鄉昭通巧家縣金沙江邊的村莊就會飄蕩着甜蜜的味道。既然在尋找傳統食材的路上,家鄉里記憶中的味道自然也不能放過。是到了該返回故鄉的時候了,在這個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最親近的地方,夏德鋭開啓了尋找傳統食材的第二站。從昆明到昭通巧家三百五十公里, 經過五個小時的車程,夏德鋭來到巧家縣白鶴灘鎮。金沙江緩緩東流,江邊沙地上是連片的綠色甘蔗林。
回到巧家縣金沙江邊的家鄉,一切都還是那麼的熟悉,家鄉的人也讓夏德鋭覺得倍感親切。
每當臘月前後,金沙江邊會飄起甜甜的甘蔗味道,那是村民們開始收割地裏的甘蔗了。他們會用特製的工具,將甘蔗挑回去。
在這次尋找中,夏德鋭在金沙江邊遇到了巧家古法小碗紅糖傳人--57歲的王秀華。老人家身材偏瘦,個小不高,在甘蔗地裏仔細挑選每一根甘蔗。王秀華18歲開始學習做糖,23歲成為合格的糖匠,熬製巧家紅糖已40年,是巧家古法小碗紅糖傳承人之一,也是王氏家族第四代傳人。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白鶴灘鎮有七八十位糖匠,現在則只有六到七位仍然健在。
巧家最好的紅糖就出在臘月前後三個月內,早了晚了甘蔗含糖量都不足。砍下的甘蔗,王秀華老人再用肩膀一擔擔挑回去,把甘蔗榨成汁後,灶膛裏的柴火升起,便開始了紅糖的熬製。
在一片白色水霧之中,甘蔗汁中的水分快速蒸發,甘蔗中的糖分留在鍋中。
熬糖沒有用燃氣,而是把甘蔗皮曬乾後當柴燒,這麼多年,老人一直沒有改變。
將熬煮濃稠的紅糖汁,從沸騰的鍋中用勺子舀出,用極快的速度,把紅糖汁精巧地倒入準備好的小碗中。
等紅糖汁慢慢冷卻,就完成了從田地裏的甘蔗,轉變成一塊巧家古法小碗紅糖。雖然近幾年巧家小碗紅糖銷量節節上升,價格也逐年攀升,但老人的心情並不輕鬆。“現在賣的巧家紅糖,沒有幾家真的,可是便宜啊,就有人買,還賣到了全國各地。可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吃的糖摻了白糖,不真,營養不好,味道也不對。想到這個我不開心,這也壞了巧家紅糖的名聲。”
由於手工紅糖產量低、利潤微薄,所以年輕一代都去做工程、運輸等活計,不願意再繼承這門手藝。他的兒子也是在他再三説服下才留在糖坊的。
王秀華老人説,真正的巧家古法小碗紅糖是完全用甘蔗汁熬製成的,整個過程沒有任何工業助劑添加,甘蔗汁熬稠了,熬成糖稀,到顏色深紅,澆到小碗中,凝固後就成了。一聞,有甘蔗的清甜味。